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作心得点滴
1
作者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气的时代距离我们太遥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 书法用笔 骨法用笔 绘画表现 写意画 水墨写意 迁想妙得 墨情趣 中锋用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心得点滴
2
作者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气的时代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 绘画表现 书法用笔 骨法用笔 写意画 迁想妙得 中锋用笔 水墨写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韵生动”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三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年第4期34-38,82,共6页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的实质。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骨法用笔 姚最 书法用笔 谢赫 郭若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韵生动”刍议
4
作者 陈三弟 《南艺学报》 1981年第4期34-38,82,共6页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的实质,对发展我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指导现代的绘画创作,无疑是重要的。本文并不打算全面探讨从顾恺之到近代黄宾虹、潘天寿等人的所有理论,只想截取从谢赫到宋代的郭若虚,提出自己的若干观点。《古画品录》开头就说:"虽画有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谢赫 郭若虚 荆浩 骨法用笔 书法用笔 姚最 《古画品录》 应物象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虞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介绍到欧洲去。因而,他在中外美术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有不少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绘画艺术 绘画理论 六法论 中国绘画 美术史论 气韵生动 绘画美学思想 郭若虚 张彦远 书法用笔 骨法用笔 士大夫画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6
作者 虞复 《南艺学报》 1980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介绍到欧洲去。因而,他在中外美术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有不少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六法论 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 美术史论 气韵生动 绘画美学思想 郭若虚 张彦远 骨法用笔 书法用笔 文人画 士大夫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10-16,共7页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什么叫“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六条不但是中国画,其他各种画都可以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在创作上来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就批判角度说,“气韵生动”也是最好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粉碎“四人帮” 黄山 骨法用笔 书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六法论 绘画理论 谢赫 意到不到 断意连 传移模写 任伯年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