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作心得点滴
1
作者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气的时代距离我们太遥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
书法用笔
骨法
用笔
绘画表现
写意画
意
笔
画
水墨写意
迁想妙得
笔
墨情趣
中锋
用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作心得点滴
2
作者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气的时代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
绘画表现
书法用笔
骨法
用笔
写意画
意
笔
画
迁想妙得
中锋
用笔
水墨写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韵生动”刍议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三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年第4期34-38,82,共6页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的实质。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骨法
用笔
姚最
书法用笔
谢赫
郭若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韵生动”刍议
4
作者
陈三弟
《南艺学报》
1981年第4期34-38,82,共6页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的实质,对发展我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指导现代的绘画创作,无疑是重要的。本文并不打算全面探讨从顾恺之到近代黄宾虹、潘天寿等人的所有理论,只想截取从谢赫到宋代的郭若虚,提出自己的若干观点。《古画品录》开头就说:"虽画有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谢赫
郭若虚
荆浩
骨法
用笔
书法用笔
姚最
《古画品录》
应物象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虞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介绍到欧洲去。因而,他在中外美术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有不少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绘画艺术
绘画理论
六法论
中国绘画
美术史论
气韵生动
绘画美学思想
郭若虚
张彦远
书法用笔
骨法
用笔
士大夫画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6
作者
虞复
《南艺学报》
1980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介绍到欧洲去。因而,他在中外美术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有不少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六法论
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
美术史论
气韵生动
绘画美学思想
郭若虚
张彦远
骨法
用笔
书法用笔
文人画
士大夫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海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10-16,共7页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什么叫“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六条不但是中国画,其他各种画都可以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在创作上来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就批判角度说,“气韵生动”也是最好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粉碎“四人帮”
黄山
骨法
用笔
书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六法论
绘画理论
谢赫
意到
笔
不到
笔
断意连
传移模写
任伯年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作心得点滴
1
作者
周京新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八四届国画专业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年第4期28-33,共6页
文摘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气的时代距离我们太遥远了.
关键词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
书法用笔
骨法
用笔
绘画表现
写意画
意
笔
画
水墨写意
迁想妙得
笔
墨情趣
中锋
用笔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作心得点滴
2
作者
周京新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八四届国画专业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4期28-33,共6页
文摘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的。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气的时代距.
关键词
画家
美术家
顾恺之
绘画表现
书法用笔
骨法
用笔
写意画
意
笔
画
迁想妙得
中锋
用笔
水墨写意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韵生动”刍议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三弟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年第4期34-38,82,共6页
文摘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的实质。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骨法
用笔
姚最
书法用笔
谢赫
郭若虚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韵生动”刍议
4
作者
陈三弟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艺学报》
1981年第4期34-38,82,共6页
文摘
"气韵生动"系"六法"中的一法,为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六朝谢赫提出后,为历代的画家和画论家们所注意。他们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对其作这样那样的阐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弄清"气韵生动"的实质,对发展我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指导现代的绘画创作,无疑是重要的。本文并不打算全面探讨从顾恺之到近代黄宾虹、潘天寿等人的所有理论,只想截取从谢赫到宋代的郭若虚,提出自己的若干观点。《古画品录》开头就说:"虽画有六法。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谢赫
郭若虚
荆浩
骨法
用笔
书法用笔
姚最
《古画品录》
应物象形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虞复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介绍到欧洲去。因而,他在中外美术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有不少功绩。
关键词
刘海粟
绘画艺术
绘画理论
六法论
中国绘画
美术史论
气韵生动
绘画美学思想
郭若虚
张彦远
书法用笔
骨法
用笔
士大夫画
文人画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6
作者
虞复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艺学报》
1980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在六、七十年长时期中进行艰苦艺术劳动的刘海粟,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和美术运动诸方面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丰富和充实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其中,也包括他的美术史论著述工作,他不但介绍了外国美术思潮来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还把祖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介绍到欧洲去。因而,他在中外美术文化交流工作上也有不少功绩。
关键词
刘海粟
六法论
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
美术史论
气韵生动
绘画美学思想
郭若虚
张彦远
骨法
用笔
书法用笔
文人画
士大夫画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海粟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摘
讲中国画,我想讲讲中国画的标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在谢赫以前,没有人讲过“六法”,但“六法”的思想已有端倪,是谢赫把它综合归纳提出来的,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赏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受到重视。什么叫“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六条不但是中国画,其他各种画都可以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在创作上来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就批判角度说,“气韵生动”也是最好的准则。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粉碎“四人帮”
黄山
骨法
用笔
书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六法论
绘画理论
谢赫
意到
笔
不到
笔
断意连
传移模写
任伯年
创新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作心得点滴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创作心得点滴
周京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韵生动”刍议
陈三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气韵生动”刍议
陈三弟
《南艺学报》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虞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读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虞复
《南艺学报》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78年1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刘海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