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子病历中护理书写模式的创建与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薛美华
刘静
吕友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1期2328-2329,共2页
关键词
电子病历
护理系统
书写模式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长期医嘱执行单
医院职能部门
质量控制系统
医院信息化
护理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碑志文的盛世情结及书写模式——以初盛唐文本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海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唐代碑志文的盛世情结起于文士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而帝唐大一统政权的发展更促进了这种思考,使得文士最终形成强烈的盛世期待心理。这在碑志创作中表现突出。具体书写模式表现为弘扬儒道精神、塑造时代典型、追求宏大壮丽的行文体式等...
唐代碑志文的盛世情结起于文士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而帝唐大一统政权的发展更促进了这种思考,使得文士最终形成强烈的盛世期待心理。这在碑志创作中表现突出。具体书写模式表现为弘扬儒道精神、塑造时代典型、追求宏大壮丽的行文体式等,目的是为大一统政权寻找理论依据,推进帝唐强国盛世建设。唐代碑志的盛世书写具有相当的文化构建和历史传承功能,并对后人的碑志文写作颇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碑志文
盛世
书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语汇进入近代旧体诗的两条途径及其书写模式变迁
3
作者
周明初
谢文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7-126,159,共11页
进入近代旧体诗的新语汇主要有表示具体物体的“新名物语汇”和表示抽象知识的“新概念语汇”两种。前者主要通过“从下至上”的路径进入中国诗歌,开始主要在下层文人的诗中作为被介绍的主题出现,后来则能在革新派诗人笔下作为诗歌文本...
进入近代旧体诗的新语汇主要有表示具体物体的“新名物语汇”和表示抽象知识的“新概念语汇”两种。前者主要通过“从下至上”的路径进入中国诗歌,开始主要在下层文人的诗中作为被介绍的主题出现,后来则能在革新派诗人笔下作为诗歌文本的构成单位,也可在传统诗人的作品中充当背景。后者则主要通过“从上至下”的路径,最早在少部分能够接触到相关知识的中上层知识分子的正式作品中被使用,而后来却被作为各种以普及为目的的通俗诗体的主题。这种不同是由语汇性质、诗体特征、创作者的认知程度以及主观态度共同决定的。两类新语汇的进入让近代旧体诗有了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也对此后的白话新诗及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语汇
近代诗歌
书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参数统计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应用--智能ABC汉字提取模式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邱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7-100,共4页
文本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对汉文化圈学习者和非汉文化圈学习者自体书写汉字的需求差别,以及非汉文化圈学习者电脑提取模式和自体书写模式测试成绩的差别进行检验分析,并将两项检验结果引入《基于智能ABC平台的汉字提取教学模式》课题...
文本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对汉文化圈学习者和非汉文化圈学习者自体书写汉字的需求差别,以及非汉文化圈学习者电脑提取模式和自体书写模式测试成绩的差别进行检验分析,并将两项检验结果引入《基于智能ABC平台的汉字提取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为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保证,从而确定该研究在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统计
汉字提取
模式
自体
书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道生物学综合计算试题答案书写的探讨
5
作者
唐传瑞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7期51-52,共2页
本文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计算中一个答案的书写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综合计算
答案
书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宏大时代里的个人传奇:《戴花》的工业劳模再叙事
6
作者
刘传霞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8,共8页
水运宪的《戴花》突破了1950—1970年代工业题材文艺的集体/个人、先进/保守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通过莫正强、杨哲民师徒两代劳模的个人传奇经历,深入开掘了劳模精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有效地建立起劳模精神与工人阶级身份认同、个...
水运宪的《戴花》突破了1950—1970年代工业题材文艺的集体/个人、先进/保守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通过莫正强、杨哲民师徒两代劳模的个人传奇经历,深入开掘了劳模精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有效地建立起劳模精神与工人阶级身份认同、个人成长之间的联系。《戴花》拓展了劳模叙事的空间,宏大工业生产空间和琐碎日常生活空间相交叉,时代精神与个体情感相互补充,在多维空间中塑造既有时代性又有个性的立体劳模形象。《戴花》以现代人文精神取代1950—1970年代劳模叙事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性价值,正视文化激进、物质匮乏年代劳模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对劳模的行为和心理做出人性化的理解与关怀,创造了生动真实、丰富立体的工业劳模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运宪
《戴花》
工业题材
劳模形象
书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十年代台湾散文现象与理论走向
被引量:
11
7
作者
林幸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3-73,共11页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台湾散文
书写模式
九十年代
叙述观点
现代散文
叙述者
叙述视角
散文批评
女性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青小说中的男性世界——苏青叙事艺术谈片(之二)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兴阳
《理论月刊》
2001年第10期35-37,共3页
苏青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借助于对男性/父亲形象的书写而突显出来的。其男性/父亲无论是缺席还是出场,在形体上,优化多于丑化;在精神上,理想范型比照出弱质型与劣质型的精神残障,从而打碎男性/父亲权威,由此呈现出苏青的反...
苏青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借助于对男性/父亲形象的书写而突显出来的。其男性/父亲无论是缺席还是出场,在形体上,优化多于丑化;在精神上,理想范型比照出弱质型与劣质型的精神残障,从而打碎男性/父亲权威,由此呈现出苏青的反父权意识及其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青
小说
男性人物
书写模式
反父权意识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被引量:
6
9
作者
罗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
《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事上的联系。这股潮流在南北朝至唐初所修诸史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一种星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占",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事件与之对应,即"应"。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增添对观测技术、宇宙构成讨论的记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家们逐渐抛弃了关于"占"、"应"的部分。只留下天体客观的运动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宋以后的朝代,都是以征服前一王朝而建立,与中古时期的禅让政治有所不同。较之以前,各开国君主减少了用天命、德运、星象、符瑞等神秘事物来确立自己的权威的需要。《天文志》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其在诸志中所占份额自然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由于史书编撰方法、思想学风发生改变,政府对星占之术的打压、天文官僚的前途变窄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天文志》中逐渐剔除了"占"、"应"之内容,变得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志》
书写模式
征
占
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听雨诗探论
被引量:
2
10
作者
曹世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听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事。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听雨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类型。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有一个绵长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听雨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类型,不仅是因为写到听...
"听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事。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听雨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类型。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有一个绵长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听雨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类型,不仅是因为写到听雨的诗词数量多,更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书写模式。这个模式包括选择特定的意象,如芭蕉、荷叶、梧桐、台阶、屋檐、船篷等;也包括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如夜长不寐、羁旅思乡。至宋代,听雨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闲适心态与书斋趣味,而元代以后大量出现的"听雨图""听雨图题诗"表明"听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雨诗
书写模式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病历中护理书写模式的创建与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薛美华
刘静
吕友红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1期2328-2329,共2页
基金
常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立项基金资助。
关键词
电子病历
护理系统
书写模式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长期医嘱执行单
医院职能部门
质量控制系统
医院信息化
护理记录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碑志文的盛世情结及书写模式——以初盛唐文本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海容
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W010)
文摘
唐代碑志文的盛世情结起于文士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而帝唐大一统政权的发展更促进了这种思考,使得文士最终形成强烈的盛世期待心理。这在碑志创作中表现突出。具体书写模式表现为弘扬儒道精神、塑造时代典型、追求宏大壮丽的行文体式等,目的是为大一统政权寻找理论依据,推进帝唐强国盛世建设。唐代碑志的盛世书写具有相当的文化构建和历史传承功能,并对后人的碑志文写作颇多影响。
关键词
唐代
碑志文
盛世
书写模式
Keywords
Tang Dynasty
the inscriptions
age of prosperity
writing modes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语汇进入近代旧体诗的两条途径及其书写模式变迁
3
作者
周明初
谢文韬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7-126,159,共11页
文摘
进入近代旧体诗的新语汇主要有表示具体物体的“新名物语汇”和表示抽象知识的“新概念语汇”两种。前者主要通过“从下至上”的路径进入中国诗歌,开始主要在下层文人的诗中作为被介绍的主题出现,后来则能在革新派诗人笔下作为诗歌文本的构成单位,也可在传统诗人的作品中充当背景。后者则主要通过“从上至下”的路径,最早在少部分能够接触到相关知识的中上层知识分子的正式作品中被使用,而后来却被作为各种以普及为目的的通俗诗体的主题。这种不同是由语汇性质、诗体特征、创作者的认知程度以及主观态度共同决定的。两类新语汇的进入让近代旧体诗有了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也对此后的白话新诗及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新语汇
近代诗歌
书写模式
Keywords
new vocabulary
poems in recent history
writing modes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参数统计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应用--智能ABC汉字提取模式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邱军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副院长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7-100,共4页
基金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号:A200604)的资助
文摘
文本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对汉文化圈学习者和非汉文化圈学习者自体书写汉字的需求差别,以及非汉文化圈学习者电脑提取模式和自体书写模式测试成绩的差别进行检验分析,并将两项检验结果引入《基于智能ABC平台的汉字提取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为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保证,从而确定该研究在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非参数统计
汉字提取
模式
自体
书写模式
Keywords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Chinese character selection pattern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pattern
分类号
O212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道生物学综合计算试题答案书写的探讨
5
作者
唐传瑞
机构
浙江省淳安中学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7期51-52,共2页
文摘
本文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计算中一个答案的书写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综合计算
答案
书写模式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大时代里的个人传奇:《戴花》的工业劳模再叙事
6
作者
刘传霞
机构
济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劳模文学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2BZW15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水运宪的《戴花》突破了1950—1970年代工业题材文艺的集体/个人、先进/保守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通过莫正强、杨哲民师徒两代劳模的个人传奇经历,深入开掘了劳模精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有效地建立起劳模精神与工人阶级身份认同、个人成长之间的联系。《戴花》拓展了劳模叙事的空间,宏大工业生产空间和琐碎日常生活空间相交叉,时代精神与个体情感相互补充,在多维空间中塑造既有时代性又有个性的立体劳模形象。《戴花》以现代人文精神取代1950—1970年代劳模叙事中占主导地位的工具性价值,正视文化激进、物质匮乏年代劳模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对劳模的行为和心理做出人性化的理解与关怀,创造了生动真实、丰富立体的工业劳模形象。
关键词
水运宪
《戴花》
工业题材
劳模形象
书写模式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十年代台湾散文现象与理论走向
被引量:
11
7
作者
林幸谦
机构
香港浸会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3-73,共11页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台湾散文
书写模式
九十年代
叙述观点
现代散文
叙述者
叙述视角
散文批评
女性散文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青小说中的男性世界——苏青叙事艺术谈片(之二)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兴阳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1年第10期35-37,共3页
文摘
苏青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借助于对男性/父亲形象的书写而突显出来的。其男性/父亲无论是缺席还是出场,在形体上,优化多于丑化;在精神上,理想范型比照出弱质型与劣质型的精神残障,从而打碎男性/父亲权威,由此呈现出苏青的反父权意识及其焦虑。
关键词
苏青
小说
男性人物
书写模式
反父权意识
焦虑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被引量:
6
9
作者
罗亮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文摘
《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事上的联系。这股潮流在南北朝至唐初所修诸史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一种星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占",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事件与之对应,即"应"。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增添对观测技术、宇宙构成讨论的记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家们逐渐抛弃了关于"占"、"应"的部分。只留下天体客观的运动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宋以后的朝代,都是以征服前一王朝而建立,与中古时期的禅让政治有所不同。较之以前,各开国君主减少了用天命、德运、星象、符瑞等神秘事物来确立自己的权威的需要。《天文志》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其在诸志中所占份额自然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由于史书编撰方法、思想学风发生改变,政府对星占之术的打压、天文官僚的前途变窄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天文志》中逐渐剔除了"占"、"应"之内容,变得更为客观。
关键词
《天文志》
书写模式
征
占
应
Keywords
Astronomical Records
writing mode
Zheng (征)
Zhan (占)
Ying 应)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听雨诗探论
被引量:
2
10
作者
曹世瑞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57,共6页
文摘
"听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事。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听雨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类型。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有一个绵长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听雨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类型,不仅是因为写到听雨的诗词数量多,更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书写模式。这个模式包括选择特定的意象,如芭蕉、荷叶、梧桐、台阶、屋檐、船篷等;也包括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如夜长不寐、羁旅思乡。至宋代,听雨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闲适心态与书斋趣味,而元代以后大量出现的"听雨图""听雨图题诗"表明"听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关键词
听雨诗
书写模式
意象
Keywords
poems of listening to the rain
writing mode
imag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子病历中护理书写模式的创建与应用
薛美华
刘静
吕友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碑志文的盛世情结及书写模式——以初盛唐文本为考察中心
徐海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语汇进入近代旧体诗的两条途径及其书写模式变迁
周明初
谢文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参数统计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应用--智能ABC汉字提取模式分析
邱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道生物学综合计算试题答案书写的探讨
唐传瑞
《生物学教学》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宏大时代里的个人传奇:《戴花》的工业劳模再叙事
刘传霞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九十年代台湾散文现象与理论走向
林幸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苏青小说中的男性世界——苏青叙事艺术谈片(之二)
李兴阳
《理论月刊》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罗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听雨诗探论
曹世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