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书写—印刷话语网络到数字话语网络——当代中国文论的话语构型机制
1
作者
单小曦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7,F0003,共12页
“话语网络”对应的是文论话语生成的“构型”机制和生产逻辑。借鉴福柯的“知识型”和基特勒的“话语网络”研究,可以将文论话语网络视为一个时代参与文论话语意义生产的媒介系统或网络整体性运作机制。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文论领域,...
“话语网络”对应的是文论话语生成的“构型”机制和生产逻辑。借鉴福柯的“知识型”和基特勒的“话语网络”研究,可以将文论话语网络视为一个时代参与文论话语意义生产的媒介系统或网络整体性运作机制。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文论领域,主要存在着书写—印刷话语网络和数字话语网络两大话语网络。当代中国文论的十多种代表性文论话语都以书写—印刷话语网络为构型“主导”,形成了客观物质实体性文本、条块分割的文艺与文论话语交流方式,现代性和建设性后现代性文论话语范式得以构建。新媒介文论话语以数字话语网络为“主导”,生产出了非实体性的数字文本、网络交互界面、灵活和互动性更强的数字化传播平台,而这一切正在推动中国新媒介文论走向数字现代性的文论话语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论
书写—印刷话语网络
数字
话语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书写—印刷话语网络到数字话语网络——当代中国文论的话语构型机制
1
作者
单小曦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7,F000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18ZDA28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介文艺的‘中国图像’研究”(22BZW196)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话语网络”对应的是文论话语生成的“构型”机制和生产逻辑。借鉴福柯的“知识型”和基特勒的“话语网络”研究,可以将文论话语网络视为一个时代参与文论话语意义生产的媒介系统或网络整体性运作机制。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文论领域,主要存在着书写—印刷话语网络和数字话语网络两大话语网络。当代中国文论的十多种代表性文论话语都以书写—印刷话语网络为构型“主导”,形成了客观物质实体性文本、条块分割的文艺与文论话语交流方式,现代性和建设性后现代性文论话语范式得以构建。新媒介文论话语以数字话语网络为“主导”,生产出了非实体性的数字文本、网络交互界面、灵活和互动性更强的数字化传播平台,而这一切正在推动中国新媒介文论走向数字现代性的文论话语范式。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论
书写—印刷话语网络
数字
话语
网络
Keywords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writing-printing discourse network
digital discourse network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书写—印刷话语网络到数字话语网络——当代中国文论的话语构型机制
单小曦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