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探鲁迅与《译文》月刊——以鲁迅书信及日记为中心
1
作者 葛文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4,共11页
对于中国第一份外国文学翻译杂志《译文》月刊的创办,鲁迅厥功至伟。在鲁迅私人书信及日记中,更可以多方面探及他与《译文》密切关系的细微之处。鲁迅不仅是《译文》前三期的主编,更在应对“审查”、插图制版、刊物销售等方面关注、指... 对于中国第一份外国文学翻译杂志《译文》月刊的创办,鲁迅厥功至伟。在鲁迅私人书信及日记中,更可以多方面探及他与《译文》密切关系的细微之处。鲁迅不仅是《译文》前三期的主编,更在应对“审查”、插图制版、刊物销售等方面关注、指导了具体的办刊工作。鲁迅为《译文》精心翻译稿件,统筹稿源,并借助刊物平台提携供稿人,培养了诸多优秀的进步青年译者。他又为《译文》译者群体争取到合理的稿费。鲁迅书信及日记私人语境中的《译文》记载,见证了他为进步文学翻译事业所做的奉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译文》 书信 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鲁迅全集·书信》之《致刘岘》文本的两处校正
2
作者 秦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5,共1页
1976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印行《鲁迅书信集(共两卷)》(下文简称“《书信集》”),将“收信人姓名不详的二封及散见于书刊的片断十六则”收于下卷《附录》,其中鲁迅致刘岘书信片断七则为首次入集。此七则之一至五为据刘岘作《〈阿Q... 1976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印行《鲁迅书信集(共两卷)》(下文简称“《书信集》”),将“收信人姓名不详的二封及散见于书刊的片断十六则”收于下卷《附录》,其中鲁迅致刘岘书信片断七则为首次入集。此七则之一至五为据刘岘作《〈阿Q正传〉画集》(未名木刻社1935年发行)之《后记》“所引抄存”。据笔者以《〈阿Q正传〉画集》原书对校,《书信集》所刊文本与原《后记》所引有两处不同——其后的1981版、2005版《鲁迅全集·书信》亦均沿袭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鲁迅全集 书信 收信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四篇骈文体书信
3
作者 胡为雄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就阅读过骈文,也写过骈文。据目前所见,毛泽东至少写了4篇骈文体书信。其中,学生时代3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末期1篇。它们分别是:1916年6月24日和26日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两封信,1917年春毛泽东与萧植蕃(萧三)联...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就阅读过骈文,也写过骈文。据目前所见,毛泽东至少写了4篇骈文体书信。其中,学生时代3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末期1篇。它们分别是:1916年6月24日和26日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两封信,1917年春毛泽东与萧植蕃(萧三)联笔致白浪滔天的信,1935年12月5日毛泽东与彭德怀联名致杨虎城的信。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两封信,内容主要是写景、叙事和抒情;致白浪滔天的信则表达致敬、尚贤和言志。毛泽东与彭德怀联名致杨虎城的信是一篇骈散结合之文,说理言志,文情并茂,重在晓以民族大义,表达团结抗日的愿望。毛泽东会写骈文,可能也直接受湖湘诗词文化,特别是满腹经纶的曾国藩的影响,曾国藩主张诗人必须学习写作骈文。但毛泽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种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毛泽东善于骈文写作,对他的诗词创作也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骈文体 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书信中的百年信仰》课程建设与实践
4
作者 银特妮拉 张智美 于向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本文在结合前人观点基础上根据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究红色书信中蕴含的精神内核,如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使命担当等。挖掘提炼红色书信与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相关联的切入点、知识点和结合点。以此作为确定《... 本文在结合前人观点基础上根据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究红色书信中蕴含的精神内核,如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使命担当等。挖掘提炼红色书信与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相关联的切入点、知识点和结合点。以此作为确定《红色书信中的百年信仰》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通过精准把握现实落点、精细设置阐释方式的课堂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覆盖教、学、考、评等全部环节以求课堂内与课堂外、线下与线上高度融合,进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思想共振,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红色书信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熙致劳乃宣长函关涉史事本末考——兼谈日记与书信的互补
5
作者 张剑 《北方论丛》 202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劳乃宣档”里所收宝熙致劳乃宣的一封长函,涉及逊清皇室成员与袁世凯的复杂关系,反映出宝熙作为遗老的复杂心境。解读此封书信,需要调用多种史料,其中宝熙手稿日记作用最为明显。日记与书信相互补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劳乃宣档”里所收宝熙致劳乃宣的一封长函,涉及逊清皇室成员与袁世凯的复杂关系,反映出宝熙作为遗老的复杂心境。解读此封书信,需要调用多种史料,其中宝熙手稿日记作用最为明显。日记与书信相互补充,可以使史实得以更多元的呈现,同时表明任何史料都有其相对性,只有掌握不同史料的特点,将包括日记、书信在内的各种史料综合起来运用,才能对相关史实有更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熙 劳乃宣 书信 日记 遗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书信交往的内涵要义与实践方略
6
作者 边景景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4,45,共7页
书信往来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递关怀、寄语希望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书信交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家国人民情怀、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文化自信自强的期盼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嘱托,蕴含马克思主义思想、工... 书信往来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递关怀、寄语希望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书信交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家国人民情怀、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文化自信自强的期盼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嘱托,蕴含马克思主义思想、工作和实践方法,深刻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书信交往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新时代要善于在回顾过去中总结经验,在观照时代中展望未来;在典型教育中发挥榜样力量,在崇德修身中涵育中国精神;在互利合作中求真务实,在薪火相传中守正创新;在殷切期盼中团结奋斗,在强国复兴中建功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书信选集 治国理政 人民情怀 内涵要义 实践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信体小说的英汉翻译策略研究——以《查令十字街84号》为例
7
作者 周麦青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查令十字街84号》为例,分析书信体小说的发展历程,研究书信体小说的特点和功能。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的直译、增译、意译等翻译策略理论,分析海莲·汉芙小说的人物性格,探究书信体小说翻译的具体方法,对书信体小说鉴... 以《查令十字街84号》为例,分析书信体小说的发展历程,研究书信体小说的特点和功能。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的直译、增译、意译等翻译策略理论,分析海莲·汉芙小说的人物性格,探究书信体小说翻译的具体方法,对书信体小说鉴赏和翻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令十字街84号》 书信体小说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书信笔误简析
8
作者 张礼智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117-119,共3页
2005年版《鲁迅全集》对鲁迅书信原文做了订正,其中一部分订正对应的鲁迅原文无误,还有一部分订正的内容确为鲁迅笔误。本文将鲁迅书信笔误分为讹、脱、衍三大类,试作简析。
关键词 鲁迅书信 笔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信的力量——运用故事角色书信辅导“爱说谎”学生的案例
9
作者 陈莲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6期50-53,共4页
一名小学四年级女生因经常“双向”说谎,令老师、家长头疼,同学们都不敢和她交往。心理教师通过多次往来的故事角色书信,快速明晰她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故事角色书信“削弱问题的情节,加强对抗策略”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实... 一名小学四年级女生因经常“双向”说谎,令老师、家长头疼,同学们都不敢和她交往。心理教师通过多次往来的故事角色书信,快速明晰她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故事角色书信“削弱问题的情节,加强对抗策略”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自我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角色书信 个别辅导 自我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嵌入情感深处的音乐意象——谈布莱特·迪恩小提琴协奏曲《消失的书信书写艺术》之《汉堡,1854》
10
作者 石峰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7期62-67,共6页
澳大利亚作曲家布莱特·迪恩是当今国际乐坛最为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作为第一位获得格文梅尔大奖的澳大利亚人,他的创作分外注重音乐意象之情感,即力求在音乐进程中呈现出富有自身个性情感诉求的鲜活音乐意象,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使作... 澳大利亚作曲家布莱特·迪恩是当今国际乐坛最为活跃的作曲家之一。作为第一位获得格文梅尔大奖的澳大利亚人,他的创作分外注重音乐意象之情感,即力求在音乐进程中呈现出富有自身个性情感诉求的鲜活音乐意象,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使作品深入人心。本文聚焦于布莱特·迪恩小提琴协奏曲《消失的书信书写艺术》,以第一乐章《汉堡,1854》作为切入点,走进布莱特·迪恩情感创作视角,探求构建具有丰富情感音乐意象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特·迪恩 小提琴协奏曲 《消失的书信书写艺术》 《汉堡 18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贸英文书信的文体特征试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兴国 《外国语文》 1997年第3期65-73,共9页
外贸英文书信的文体特征试探□王兴国外贸英文书信是国际贸易,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一种重要交流手段,也是各国商家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价格谈判、商品推销以及增进了解、建立友谊、树立公司形象的一种通讯媒介。它实际上代替了各国... 外贸英文书信的文体特征试探□王兴国外贸英文书信是国际贸易,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一种重要交流手段,也是各国商家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价格谈判、商品推销以及增进了解、建立友谊、树立公司形象的一种通讯媒介。它实际上代替了各国公司业务员之间面对面的洽谈。一封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书信 文体特征 商业书信 外贸业务 国际贸易 缩略 对外经济贸易 业务书信 信用证 商务英语函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的书信”到“书信的文学”--欧洲书信体小说的发展与流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敬巍 《外语教育研究》 2022年第4期53-59,共7页
欧洲书信体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信件。15—16世纪开始出现书信集,但彼时的书信仅仅因其具备某些文学特质而被归入文学范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信体文学。作为一种成熟的文体,书信体小说正式出现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理查逊的... 欧洲书信体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信件。15—16世纪开始出现书信集,但彼时的书信仅仅因其具备某些文学特质而被归入文学范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信体文学。作为一种成熟的文体,书信体小说正式出现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理查逊的书信体三部曲(《帕梅拉》《克拉丽莎》和《格兰迪森》)的问世获得巨大成功,标志着欧洲书信体小说的正式确立,继而在欧洲大陆掀起创作狂潮,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这一时期书信体小说的勃兴与启蒙运动倡导的主体建构与自我认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不无关联。18世纪末期,随着小说第三人称叙述模式的兴起,书信体小说走向衰落并在文坛销声匿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小说 文学的书信 书信的文学 发展与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劳伦斯的书信、书信观及其相关研究
13
作者 史惠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T.E.劳伦斯现存的五千多封书信大体分为家信、外交与军事、文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四类通信,它们展现了劳伦斯参与的军事、外交、文学、翻译、出版、考古、交游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西方对劳伦斯书信研究的历史较长... T.E.劳伦斯现存的五千多封书信大体分为家信、外交与军事、文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四类通信,它们展现了劳伦斯参与的军事、外交、文学、翻译、出版、考古、交游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西方对劳伦斯书信研究的历史较长,但还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果面世,因而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劳伦斯 书信 书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鲁迅书信的几则注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久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28,共5页
关键词 鲁迅 书信 注释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裳致杨苡书信系年重考——《来燕榭书札》考释之一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现代杰出记者、作家黄裳的书信集《来燕榭书札》,对于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写给好友、著名文学翻译家杨苡的书信,因为涉及文学界、出版界、翻译界众多事件,以及巴金、杨宪益、赵瑞蕻等重要文化人物,对于相关研究意义尤... 现代杰出记者、作家黄裳的书信集《来燕榭书札》,对于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写给好友、著名文学翻译家杨苡的书信,因为涉及文学界、出版界、翻译界众多事件,以及巴金、杨宪益、赵瑞蕻等重要文化人物,对于相关研究意义尤彰。但因二人关系切近、通信频密而不拘格套,原信常不缀详细日期,导致书中误系者不少,顺序编排多有错乱,无形中减损了书信的史料价值。本文对这批书信加以详细考校,确定各信的准确日期,重新编排顺序,力求恢复史料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燕榭书札 黄裳 杨苡 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骥伏枥 志在体育——韩丹先生(书信)访谈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军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韩丹先生是我国体育理论界的老前辈,学术研究成果颇丰,1986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26篇由国家知名刊物《人大复印资料G8体育》全文转载,27篇列入推荐篇目;8篇入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8篇获得各种奖励。韩先生学术观点鲜明,研... 韩丹先生是我国体育理论界的老前辈,学术研究成果颇丰,1986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26篇由国家知名刊物《人大复印资料G8体育》全文转载,27篇列入推荐篇目;8篇入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8篇获得各种奖励。韩先生学术观点鲜明,研究逻辑性强,乐于参加学术争鸣,在争鸣中不断追求真知。如今韩先生虽已届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2010年以来,笔者有幸与韩先生保持联系,对韩先生的学术思想有了更多了解。如下是近期笔者以通信的方式对韩先生进行的一次深入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访谈录 书信 学术研究成果 人大复印资料 学术争鸣 2010年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未公开书信中的蚤患书写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幸谦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71,共12页
一、引言:身体病痛的"灾难"与"隐喻"从张爱玲长年抱恙蚤子/皮肤病痛,以及她临终前用日光灯自行治疗而死于治疗过程中的事实来看,研究张爱玲的蚤子/皮肤病不但是重构张爱玲生平/传记的重要工作,也是研究张爱玲疾病书写及其创伤叙事... 一、引言:身体病痛的"灾难"与"隐喻"从张爱玲长年抱恙蚤子/皮肤病痛,以及她临终前用日光灯自行治疗而死于治疗过程中的事实来看,研究张爱玲的蚤子/皮肤病不但是重构张爱玲生平/传记的重要工作,也是研究张爱玲疾病书写及其创伤叙事的重要参考。而在张爱玲的文本中,也有很多人物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痛;(1)现实生活中的张爱玲,更是常年遭受着感冒、伤风等病痛的折磨,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让她产生蚤子啮噬感受的皮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研究 夏志清 书信 王德威 恐惧意识 现实生活 文美 陈子善 天才梦 周芬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书信之文的继承与新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凤玲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23,共4页
书信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文体。从作品、作者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来看,唐代书信数量众多,但分布不均,初盛唐书信数量较少,中唐书信数量激增,晚唐又有所回落;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唐人书信以散文为主,只在初、晚唐有少量的骈体之作;从题材内容来... 书信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文体。从作品、作者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来看,唐代书信数量众多,但分布不均,初盛唐书信数量较少,中唐书信数量激增,晚唐又有所回落;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唐人书信以散文为主,只在初、晚唐有少量的骈体之作;从题材内容来看,唐人书信,寄托友情、亲情的题材减少,而言仕进、论事功、谈学问的内容增多,书信抒发闲情逸致的作用减退,言事说理的实用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书信 继承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信、文化与文学史——关于《彭燕郊陈耀球往来书信集》的相关话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彬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61,共8页
彭燕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代,有着超长的写作生涯,随着包括口述、书信在内的更多文献的开掘,其文化身份与文化抉择,其文学史效应,以及历史语境与个体作家的复杂纠葛,文献发掘与文学史叙述的互动等等,已迎来新的讨论契机。厚达数十万字... 彭燕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代,有着超长的写作生涯,随着包括口述、书信在内的更多文献的开掘,其文化身份与文化抉择,其文学史效应,以及历史语境与个体作家的复杂纠葛,文献发掘与文学史叙述的互动等等,已迎来新的讨论契机。厚达数十万字的《彭燕郊陈耀球往来书信集》,不仅可激活文化与文学史层面的诸多话题,也涉及文献(主要是书信)搜集与整理方面的技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 陈耀球 往来书信 文化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信的力量——解读台湾叙事治疗的书信疗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盛 林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6期21-22,共2页
在科技和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替代了书信传递,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叙事心理治疗中,书信被广泛使用,成为沟通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桥梁,成为来访者探索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信件的神奇力量在于,来... 在科技和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替代了书信传递,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叙事心理治疗中,书信被广泛使用,成为沟通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桥梁,成为来访者探索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信件的神奇力量在于,来访者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在信件中找到治疗的线索,找到过去治疗中的经验,重新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最终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治疗 书信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