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撤并时代”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存德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24-27,共4页
“后撤并时代”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即:缺失家庭教育,寄宿学生缺乏关爱;低龄化倾向明显,寄宿学生生活不适;课余生活方式与内容相对单调,寄宿学生发展受阻。究其原因,财政投入短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不健全,学校宿... “后撤并时代”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即:缺失家庭教育,寄宿学生缺乏关爱;低龄化倾向明显,寄宿学生生活不适;课余生活方式与内容相对单调,寄宿学生发展受阻。究其原因,财政投入短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不健全,学校宿舍服务水平较低以及寄宿制学校相关师资配置不足。因此,要加强财政投入,努力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及其附属设施,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提供相关制度保障,合理配置学生生活指导教师,提高寄宿学校宿舍服务水平,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点并校 乡镇寄宿制学校 寄宿学生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破解乡镇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困境?——基于学校资源投入与寄宿生学业发展关系的视角
2
作者 钱佳 李青青 郭清扬 《教育与经济》 2025年第4期3-13,共11页
乡镇寄宿制学校资源投入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真空的养育环境”使得当前寄宿生普遍面临“寄而难育”困境。基于903名初中寄宿生调查数据,探究乡镇寄宿制学校资源对寄宿生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 乡镇寄宿制学校资源投入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真空的养育环境”使得当前寄宿生普遍面临“寄而难育”困境。基于903名初中寄宿生调查数据,探究乡镇寄宿制学校资源对寄宿生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师资资源和课外活动资源均能显著促进寄宿生学业发展,但硬件资源未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整体呈现“师资>课外活动>硬件”的特征;第二,在课外活动资源方面,呈现“课外活动丰富度>课外作业时长”的特征;第三,只有在硬件、师资资源跨越投入最低门槛后,课外活动资源的投入对寄宿生学业发展才能实现高效益;第四,课外活动资源投入更有助于提升相对贫困寄宿生学业发展水平,师资资源投入能显著促进家校沟通少的寄宿生学业发展。基于此,应在进一步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以师资投入为重点,提升学校课外活动丰富性,同时重点关注寄宿生中的弱势群体,发挥学校资源的补偿作用,缩小群体学业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寄宿制学校 学校资源 寄宿 学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动下县域“三类学校”建设的困境分析与破解思路 被引量:5
3
作者 秦玉友 王玉姣 高凯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当前,我国儿童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学龄人口向城流动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巨大,与之相应,全国绝大多数县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这一人口变动背景下,县域“三类学校”面临不同程度的建设困境:乡村小规模... 当前,我国儿童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学龄人口向城流动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巨大,与之相应,全国绝大多数县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这一人口变动背景下,县域“三类学校”面临不同程度的建设困境: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资源使用效率窘境,乡镇寄宿制学校面临标准化建设压力,县域普通高中面临“被掐尖”塌陷难题。这些独特的建设困境与他们共同面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困境相遇,严重阻碍了县域“三类学校”的有序建设。为破解县域“三类学校”建设困境,必须科学研判县域人口变动趋势,尊重规模效益差异配置教育资源,保留必要小规模学校;充分考虑学校多元功能要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建好寄宿制学校;积极推动县中振兴发展,进一步拓宽县域学生上升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镇寄宿制学校 县中 “三类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