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近代江南乡镇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小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人口迁移是乡镇化的外在发展机制。从人口统计、乡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诸方面,可以显示近代以来江南乡镇化的走势。以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考察,江南乡村现代工业的成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乡镇化的主要拉力;人口压力和土地制度是乡镇... 人口迁移是乡镇化的外在发展机制。从人口统计、乡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诸方面,可以显示近代以来江南乡镇化的走势。以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考察,江南乡村现代工业的成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乡镇化的主要拉力;人口压力和土地制度是乡镇化的主要推力。江南乡镇化的历程呈现了这样一些明显特征:密集的中小乡镇是乡镇化的基础;江南中观区域内部的乡镇化存在着水平差异,但没有性质的不同;外来移民是江南乡镇化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人口迁移 乡镇化 推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 被引量:18
2
作者 俞宪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90,共5页
对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导向 :一是城市化 ,二是城镇化。由于“城镇化”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城镇化” =“城市化” +“乡镇化” ,其框架所明含的“乡镇化”倾向必然存在下述显著弊端 :选择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对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导向 :一是城市化 ,二是城镇化。由于“城镇化”模型的基本结构是 :“城镇化” =“城市化” +“乡镇化” ,其框架所明含的“乡镇化”倾向必然存在下述显著弊端 :选择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农村化乡镇框架 ;将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压力产生短期缓解而长期困扰的不良后果 ;将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 ;将会导致后果严重的长期环境污染 ;违背了农村人口的最优化理性选择 ;乡镇企业存在和发展主要理由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理性发展的战略框架是 :必须和只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尽快理智而清晰地确立城市化的惟一发展战略 ;尽快建构“教育化 +城市化”的提升国民素质的社会发展框架 ;尽快把县级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空间选择和主要社会载体。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广阔的制度创新空间 ,应尽快通过制度现代化而开辟出一条农民市民化和人口现代化的制度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镇 乡镇化 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 二元结构 新型城市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现实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学忠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46,共5页
乡村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的国情,要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更多的是依托乡镇企业,借助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小城镇,当前小城镇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小城镇的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重视环境保... 乡村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的国情,要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更多的是依托乡镇企业,借助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小城镇,当前小城镇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小城镇的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重视环境保护,有偿使用环境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城镇 必然性 对策 中国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