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区域路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李金铮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88,共4页
-
基金
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革命权力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中共政权下的华北乡村>(06JA770022)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1937-1949年的华北根据地
解放区>(07BDJ008)
-
文摘
本文以区域路径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区域的选择与定位、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运用区域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观照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内在联系,避免有意无意地过分渲染某一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从总体上提升对乡村社会经济史的认识,庶几更可接近"总体史"的目标。
-
关键词
区域路径
乡村社会经济史
方法论
-
Keywords
regional approach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rural areas
methodology
-
分类号
K0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郗德才
-
机构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67,共2页
-
文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四个伟大”的内在要求,关乎乡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组织困境、物质困境、社会困境等诸多困境。不走出这些困境,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
-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的建设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
分类号
D267.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
- 3
-
-
作者
孙会芳
-
机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97-99,共3页
-
文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既能提高当地经济收益,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章从乡村旅游的兴起背景入手,探讨了乡村旅游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并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为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有效策略。
-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有效衔接
淄博市博山区
有效策略
文化振兴
具体作用机制
乡村社会经济
-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体育旅游开辟乡村振兴新赛道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庆寅
刘毅
-
机构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2期46-48,共3页
-
文摘
体育旅游因其独特的区域性和集体性特征,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现代体育旅游结合了体育活动与旅游观光,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文章就体育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模式与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体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乡村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经济多元化
新引擎
旅游观光
现代体育
全面可持续发展
体育旅游带
乡村经济社会
-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农”墨重“采” 绘就乡村振兴图
- 5
-
-
作者
刘焱
-
机构
中共界首市委党校
-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
文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当下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人居生活环境差、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部发展水平偏低、乡村群众收入不高等问题。因此,文章以界首市为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界首市乡村现状进行了思考及分析。现在的乡村:乡村振兴的基点乡村振兴的动力分析乡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乡村整体衰败的内在动因是农业的收益低。
-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经济发展不平衡
界首市
内在动因
乡村经济社会
动力分析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