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湖南乡村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继平 孙延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乡村社会组织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出现了小型化、经济功能消解的趋向;宗族具有的管理、教化族人以及承揽地方公共事务的职能,逐步为乡村政权的国家职能所取代;现代政党分支机构进入... 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乡村社会组织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出现了小型化、经济功能消解的趋向;宗族具有的管理、教化族人以及承揽地方公共事务的职能,逐步为乡村政权的国家职能所取代;现代政党分支机构进入乡村,国民党逐步建立了县乡党部;农会作为纯粹的经济组织在乡村获得普遍的发展,合作社成为复兴农村经济的手段得到强化,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组织显现了向现代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湖南 乡村社会组织 转型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45,共3页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社会组织是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渊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在认可度...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社会组织是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渊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在认可度、发展现状、参与度、服务形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大力发展内生型乡村社会组织、引导外生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大力推进乡村志愿服务发展等手段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乡村治理 内生型乡村社会组织 外生型乡村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疏化视域下农村自组织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笑菡 钟夏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发挥村民主体性与能动性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然而,过疏化的乡村因社会联结减弱而面临村民组织化程度降低的困境。在过疏化的乡村社会实现农村自组织的建构需以村民共同利益为动力,以基层党组织引领为引力,并以现代组织管理... 发挥村民主体性与能动性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然而,过疏化的乡村因社会联结减弱而面临村民组织化程度降低的困境。在过疏化的乡村社会实现农村自组织的建构需以村民共同利益为动力,以基层党组织引领为引力,并以现代组织管理技术为助力,在“动力、引力、助力”的合力作用下充分将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推进农村自组织赋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依靠农村自组织整合乡村各种社会资源、再造新乡土公共性并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从而使乡土社会真正实现由“地域振兴”到“乡村振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自组织 过疏化 乡村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银行培力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的机理及路径思考
4
作者 周鹏飞 喻河川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银发浪潮”的严峻挑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帮扶对接不足、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等问题凸显。构建系统化的乡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培力乡村社区社会组织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扎实推进乡村养... 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银发浪潮”的严峻挑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帮扶对接不足、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等问题凸显。构建系统化的乡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培力乡村社区社会组织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扎实推进乡村养老事业靶向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时间银行为切入视角,探讨了时间银行助力乡村社区社会组织完善的机理和相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社会组织 时间银行 乡村社区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力量何以可为——基于晋南地区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柴书毓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5,192,共9页
基于晋南P村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考察,从外部资源获取、活动空间拓展、主体性获得等方面对乡村老年协会的快速发展做了系统解释,并基于嵌入理论,从“环境嵌入—组织嵌入—双边嵌入”三个层次分析了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行动逻辑。结果显示... 基于晋南P村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考察,从外部资源获取、活动空间拓展、主体性获得等方面对乡村老年协会的快速发展做了系统解释,并基于嵌入理论,从“环境嵌入—组织嵌入—双边嵌入”三个层次分析了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行动逻辑。结果显示,老年协会良性发展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对传统礼俗的发掘与利用获取外部资源;二是在合法性认同、组织价值与意义建构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三是依托礼俗活动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进而获得组织的自主性。老年协会依循政策变化与老人自觉意识觉醒成立组织;通过嵌入地方组织和乡村政府,构建起组织认同、扩大组织对外的影响力;同时与村两委实现双边嵌入,获得持续不断的行动力,促进老年协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提出乡村社会组织培育的三个基本条件,即获得组织合法性和经济独立性、实现社会公益和互益、有持续的行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组织 老年协会 礼俗实践 行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