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土地革命时期湖南革命根据地的乡村社会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继平 张晶宇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5期54-60,共7页
乡村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进行的重要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建设是服务于革命的。湖南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乡村教育、妇女解放以及移风易俗、医疗卫生、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 乡村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进行的重要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建设是服务于革命的。湖南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乡村教育、妇女解放以及移风易俗、医疗卫生、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工作,对于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建设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 湖南革命根据地 乡村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社会建设参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阎占定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共5页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不仅参与乡村经济政治建设,而且也参与乡村社会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性质、发展需要和实力是其乡村社会参与的主客观条件;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是其乡...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不仅参与乡村经济政治建设,而且也参与乡村社会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性质、发展需要和实力是其乡村社会参与的主客观条件;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是其乡村社会参与的基本内容;捐资捐物、投资建设、扶贫帮带、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是其乡村社会参与的方式和路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扩大规模、提高组织化水平、培养和提高负责人及社员的综合素质,借助政府支持、引领的政策外力,提高其乡村社会建设参与能力,规范其参与乡村社会参与的行为,实现其由单纯的"经济人"向"经济——社会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乡村治理 乡村社会建设 乡村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乡村社会建设——以侗寨占里的乡村权威“寨老”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曹端波 李亚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86-91,共6页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乡村社会建设就是使乡村社会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主要是建立乡民对乡村事务的参与意识。在侗寨占里,"寨老"通过处理乡村事务来确立权威,在不断叠加声望的过程中运营权威,在乡民与政府的磨合过程中蜕变权...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乡村社会建设就是使乡村社会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主要是建立乡民对乡村事务的参与意识。在侗寨占里,"寨老"通过处理乡村事务来确立权威,在不断叠加声望的过程中运营权威,在乡民与政府的磨合过程中蜕变权威,完成乡村社区的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借鉴社区营造的经验,提升乡民对乡村事务的参与度,让乡村内部发展起来,关键还要借助像乡村权威"寨老"这样的内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乡村社会建设 寨老 占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及乡村振兴实践研究
4
作者 曹鹏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67-172,共6页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环节,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乡村社会建设既是维持乡村和谐稳定,又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乡村社会...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环节,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乡村社会建设既是维持乡村和谐稳定,又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乡村社会建设内容丰富、理论精深,从整体上看,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进行全面的认识与把握,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该文从习近平有关乡村社会建设思想的现实背景出发,从其核心要义、鲜明特征到实施途径3个方面进行逐一剖析,力图从整体上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社会建设思想的时代内涵与实践指引。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可以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社会建设的理论阐释,并对推动新时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论述 乡村社会建设 乡村振兴 乡村社会结构 乡村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理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2,共8页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在近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断衰败凋敝,这跟近百年来我国所选取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无关系,更与人们对于"乡村"和"乡村发展"的认识紧...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在近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断衰败凋敝,这跟近百年来我国所选取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无关系,更与人们对于"乡村"和"乡村发展"的认识紧密相关。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人们简单地将"乡村"与"农业"、"乡村发展"与"农业发展"相提并论。如果不能将乡村视为一个社会的概念,并着力乡村社会建设,即便在经济发展上用尽全力,也将事倍功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 乡村振兴 乡村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