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环境主义视角下中国乡村生态建设
1
作者 陆薇薇 甘靖超 孙师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乡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该文运用环境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从生活者的视角出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日本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 乡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该文运用环境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从生活者的视角出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日本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小型社群论与多层次共有资源管理论,提出乡村生态建设的新路径,包括构建共识、提升地方意识、践行共同体理念等,旨在将环境保护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 乡村生态建设 环境民俗学 日常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作孚乡村生态建设的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金 卢春天 李一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6-232,共7页
近代中国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以孝悌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社会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显得孱弱不堪。在"救国"还是"建国"的路径选择之下,仁人志士们纷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卢作孚、晏阳初和梁漱溟为代表的&qu... 近代中国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以孝悌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社会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显得孱弱不堪。在"救国"还是"建国"的路径选择之下,仁人志士们纷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卢作孚、晏阳初和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就是其中之一。卢作孚倡导的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生态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再造自然和社会生态的过程。本文以卢作孚乡村生态建设的思想和内容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卢作孚的乡村生态建设思想包括注重改变当地卫生习惯、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市镇功能重新规划和社会伦理重构等四个方面,其实现路径包括以集约资源开发为导向、以北碚中心治理为范例、以社会运动开展为抓手、以乡村现代化为根本目的等四个部分,总结了历史对当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作孚 乡村生态建设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建设的三重逻辑
3
作者 张维让 许晓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乡村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进度与质量,其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上,乡村振兴建设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价值逻辑上,体现着生... 乡村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进度与质量,其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上,乡村振兴建设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价值逻辑上,体现着生态为民的民生情怀和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实践逻辑上,乡村生态建设需要基层政府、社会、农民三方共同努力,携手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建设 理论逻辑 价值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