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及数理表达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成 龙卓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543,共9页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其演化的逻辑起点(人地关系)、逻辑顺序(时间、空间和流三维分析)以及流驱动机理进行质性研究,探寻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内在本质;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变理论,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熵变模型并作出相关释义,为研究人地关系系统演化提供思路,以丰富和拓展乡村地理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 人地关系 逻辑认知概念模型 熵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耦合关联及空间表征——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2
作者 何焱洲 程梓彧 方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18-223,共6页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为研究时点,构建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交互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关联度与耦合度,揭示二者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为研究时点,构建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交互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关联度与耦合度,揭示二者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各要素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600 0,属于中度关联,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要素间的关系密切;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各综合指标交错作用的类型以中度关联和较高关联为主;乡村转型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耦合度呈“高值区东中西带状分布,低值区镶嵌其中”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其划分为衰退耦合型、协调耦合型、磨合耦合型、拮抗耦合型和低水平耦合型5种类型,其中处于拮抗耦合型和低水平耦合型的空间单元所占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 耦合关联 空间表征 重庆市巴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视角下的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焱洲 王成 +3 位作者 唐宁 李颢颖 周明茗 马小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模型测度系统熵值,探析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并将该系统状态划分为3种类型.研究表明: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值为-0.43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总体处于稳定状态,表现为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叠加;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稳定性在空间上以"T"字型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系统状态类型主要分为冲突矛盾型、临界警戒型与和谐共融型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状态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的村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小苏 王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6,共9页
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与新型经营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量表,并以重庆市凤凰镇7个行政村为实证,筛选出适合于村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类型.结果表明:胡南坝村(多功能性高值区)适合引进农业企业... 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与新型经营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量表,并以重庆市凤凰镇7个行政村为实证,筛选出适合于村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类型.结果表明:胡南坝村(多功能性高值区)适合引进农业企业,未来以打造农业企业示范片区为导向;皂桷树村、凤凰桥村和八字桥村(多功能性中值区)适合成立农民合作社,未来以农民合作社引导型为导向;杨家庙村、五福村和威灵寺村(多功能性低值区)适合扶持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未来适合营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集聚区.研究为村域尺度下新型经营主体的选择与培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多功能评价 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 重庆市凤凰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化分析--以2000—2020年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晨霞 邹滨 +2 位作者 梁玉 贺晨骋 林治家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9,共11页
基于现有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通过引入文教科研指标、优化气体调节指标,提出了湖南省本土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核算指标体系,集成构建了GEP格网化评估模型,在30 m×30 m格网尺度评估分析了全... 基于现有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通过引入文教科研指标、优化气体调节指标,提出了湖南省本土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核算指标体系,集成构建了GEP格网化评估模型,在30 m×30 m格网尺度评估分析了全省2000年、2010年和2020年GEP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时间维度,近20 a间湖南省GEP上升3.34×105亿元,增幅达40.28%;各生态系统类型对GEP贡献的排序为: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城市。②空间维度,湖南省GEP总体呈现出西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西部武陵山片区增长率高,北部洞庭湖区增长率低。③与已有10 km×10 km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高空间分辨率GEP结果在水域及城市生态系统呈现的空间分布细节信息更多。④各单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量对湖南省GEP的贡献度排序随时间呈现规律性变化,土壤保持功能价值量的贡献对武陵山片区和洞庭湖区GEP变化占据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省自然资源监管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空间分辨率 时空演化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演化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木子云 刘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1,共3页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耕地面积缩减、种粮收益偏低、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农田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并基于生产空间理论和空间行为理论,界定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和功能;再深入...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耕地面积缩减、种粮收益偏低、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农田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并基于生产空间理论和空间行为理论,界定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和功能;再深入剖析解读其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厘清粮食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逻辑,以期为保障我国粮食与生态“双安全”,实现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提供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空间系统 运行机制 演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以无锡市鸿山街道大坊桥旅游社区为例 被引量:23
7
作者 华章 周武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与社区社会演化是乡村旅游地社会空间变化过程的一体两面。本研究根据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空间方法论"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过程进行了解析。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包括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实践...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与社区社会演化是乡村旅游地社会空间变化过程的一体两面。本研究根据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空间方法论"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过程进行了解析。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包括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实践、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再现以及再现的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生产。现阶段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存在着乡土风貌危机、文化胁迫危机和秩序失衡危机。应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危机需要在物质空间生产上关照乡土化,在文化空间生产上强调文化自觉,在社会空间生产上维护空间协调有序。互利共赢的空间再现过程将为社区空间生产提供观念基础,和谐融洽的再现空间过程将为社区空间生产提供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空间生产 旅游影响 社会演化 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