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耦合关联及空间表征——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1
作者 何焱洲 程梓彧 方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18-223,共6页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为研究时点,构建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交互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关联度与耦合度,揭示二者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为研究时点,构建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交互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关联度与耦合度,揭示二者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各要素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600 0,属于中度关联,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要素间的关系密切;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各综合指标交错作用的类型以中度关联和较高关联为主;乡村转型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耦合度呈“高值区东中西带状分布,低值区镶嵌其中”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其划分为衰退耦合型、协调耦合型、磨合耦合型、拮抗耦合型和低水平耦合型5种类型,其中处于拮抗耦合型和低水平耦合型的空间单元所占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 耦合关联 空间表征 重庆市巴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及数理表达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成 龙卓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543,共9页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健康有序运行是实施乡村振兴、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精准控制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是关键。综合社会学、哲学、系统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建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概念模型,对其演化的逻辑起点(人地关系)、逻辑顺序(时间、空间和流三维分析)以及流驱动机理进行质性研究,探寻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内在本质;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变理论,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熵变模型并作出相关释义,为研究人地关系系统演化提供思路,以丰富和拓展乡村地理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 人地关系 逻辑认知概念模型 熵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视角下的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焱洲 王成 +3 位作者 唐宁 李颢颖 周明茗 马小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 在一定时空特征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即时表现,既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结果,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前提.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乡村生产活动无序度和乡村生产空间承载力2个维度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模型测度系统熵值,探析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并将该系统状态划分为3种类型.研究表明: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值为-0.43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总体处于稳定状态,表现为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叠加;各区(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的稳定性在空间上以"T"字型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系统状态类型主要分为冲突矛盾型、临界警戒型与和谐共融型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状态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的村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小苏 王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6,共9页
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与新型经营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量表,并以重庆市凤凰镇7个行政村为实证,筛选出适合于村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类型.结果表明:胡南坝村(多功能性高值区)适合引进农业企业... 在剖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多功能与新型经营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量表,并以重庆市凤凰镇7个行政村为实证,筛选出适合于村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类型.结果表明:胡南坝村(多功能性高值区)适合引进农业企业,未来以打造农业企业示范片区为导向;皂桷树村、凤凰桥村和八字桥村(多功能性中值区)适合成立农民合作社,未来以农民合作社引导型为导向;杨家庙村、五福村和威灵寺村(多功能性低值区)适合扶持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未来适合营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集聚区.研究为村域尺度下新型经营主体的选择与培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多功能评价 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 重庆市凤凰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评价——基于江口县3个典型村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 汪发勇 胡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218-221,224,共5页
本文以贵州省江口县的坝梅村、峰坝村、鱼粮溪村3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2个方面区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农业生产功能、产业发展功能以及休闲旅游功能。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空间下的农业生产功能得分依次为坝梅村>... 本文以贵州省江口县的坝梅村、峰坝村、鱼粮溪村3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2个方面区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农业生产功能、产业发展功能以及休闲旅游功能。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空间下的农业生产功能得分依次为坝梅村>峰坝村>鱼粮溪村,非农业生产空间下的产业发展功能得分依次为鱼粮溪村>坝梅村>峰坝村、休闲旅游功能得分依次为鱼粮溪村>坝梅村>峰坝村;乡村生态空间系统的功能数值大小与村域耕地分布关系明显,而耕地利用方式与功能指向有关,进一步表明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是人们利用耕地方式的间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乡村生产空间 功能评价 熵权法 贵州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