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关系研究
1
作者
王建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69-72,共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中,有利于保障乡村民族群众的平等权利,维护乡村团结稳定,有利于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优良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中,有利于保障乡村民族群众的平等权利,维护乡村团结稳定,有利于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优良的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乡村治理法治化即乡村多元治理主体要规范权责,利用法治解决农民问题,保障乡村群众权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即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法治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路径即构建完善的法律法治制度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关系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保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团结意识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维护乡村安全稳定,保障群众权利的法律法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体现的都是基层群众的共同意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治理法治化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与行动导向;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
治理
乡村治理法治化
制度体系
民族团结
法治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德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路径——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为视角
被引量:
10
2
作者
凡超
李炳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正确认识、把握法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补关系及其实践逻辑具有重...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正确认识、把握法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补关系及其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制度基石,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价值等法治元素能够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法治化;德治是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价值根基,它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等载体形式承载着道德支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法治化
“三治融合”
道德引领
道德融合
道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促进法》视域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索——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泓浩
《广东蚕业》
202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以现代法治作为保障。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为契机,阐明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以现代法治作为保障。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为契机,阐明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做了一些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振兴
乡村治理法治化
路径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关系研究
1
作者
王建江
机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出处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69-72,共4页
基金
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法学联合项目(20220404025)。
文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中,有利于保障乡村民族群众的平等权利,维护乡村团结稳定,有利于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优良的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乡村治理法治化即乡村多元治理主体要规范权责,利用法治解决农民问题,保障乡村群众权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即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法治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路径即构建完善的法律法治制度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关系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保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团结意识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维护乡村安全稳定,保障群众权利的法律法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体现的都是基层群众的共同意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治理法治化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与行动导向;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
治理
乡村治理法治化
制度体系
民族团结
法治
保障
Keywords
cas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rural governance
legal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system
national unity
guarantee of the rule of law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德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路径——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为视角
被引量:
10
2
作者
凡超
李炳烁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江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18BFX018)。
文摘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正确认识、把握法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补关系及其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制度基石,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价值等法治元素能够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法治化;德治是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价值根基,它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等载体形式承载着道德支撑功能。
关键词
乡村治理法治化
“三治融合”
道德引领
道德融合
道德评价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92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促进法》视域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索——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泓浩
机构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广东蚕业》
202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基金
清远市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度规划课题“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清远经验’,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路径研究”(ZZH30)。
文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以现代法治作为保障。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为契机,阐明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做了一些经验介绍。
关键词
乡村
振兴
乡村治理法治化
路径
经验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法治化关系研究
王建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道德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路径——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为视角
凡超
李炳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乡村振兴促进法》视域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索——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陈泓浩
《广东蚕业》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