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及其历时性建构
被引量:
5
1
作者
陶玉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4-72,共9页
本文运用语义学、完形心理学等原理分析了乡村旅游形象的发生历史、结构特征与构成要素、生成过程与层次、认知维度与认知变迁及其主体意识形态化的历时性建构特征。结论认为:乡村形象是一种极富于人性与温情的家园性召唤结构,可以从5...
本文运用语义学、完形心理学等原理分析了乡村旅游形象的发生历史、结构特征与构成要素、生成过程与层次、认知维度与认知变迁及其主体意识形态化的历时性建构特征。结论认为:乡村形象是一种极富于人性与温情的家园性召唤结构,可以从5个维度去认知;陶渊明和王维为后人演绎了田园与园林两种乡村栖居模式,并影响着今天大众乡村旅游的形象建构取向;乡村旅游形象是由乡村旅游相关大众与媒体共同参与建构的旅游性乡村形象,其建构正在促使旅游乡村由生命起源与生产化育的根性空间向观光度假性消费空间的转换;乡村旅游形象的历时性建构表现出深刻的主体意识形态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诗性建构、政治性建构、多媒体旅游性建构等3个阶段的历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形象
结构层次
认知维度
认知变迁
历时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研究
2
作者
渠小玉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2期55-57,共3页
在强调乡村振兴的当下,乡村旅游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要想使乡村旅游发挥出应有作用,关键是要塑造良好旅游形象,以旅游形象既有结构为基础,对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媒体还有传统媒体,对所塑造旅游形象进行传播。文章以此为背...
在强调乡村振兴的当下,乡村旅游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要想使乡村旅游发挥出应有作用,关键是要塑造良好旅游形象,以旅游形象既有结构为基础,对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媒体还有传统媒体,对所塑造旅游形象进行传播。文章以此为背景,围绕乡村旅游形象展开了讨论,首先介绍旅游形象的结构特点与构成要素,其次阐述了塑造思路,指出乡村旅游形象包含MI、BI还有VI等诸多要素,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传播策略,包括确定形象定位、增加传播渠道等,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形象
塑造思路
结构生成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构建研究--以河南省博爱县于庄村为例
3
作者
张晓恰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9期116-120,共5页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产品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文旅融合,笔者以于庄村为例,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构研究。在品牌定位的...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产品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文旅融合,笔者以于庄村为例,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构研究。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于庄村的具体情况,以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为出发点,通过本能层——于庄村品牌形象视觉识别设计;行为层——于庄村旅游服务产品设计;反思层——重视游客的反馈和分享三个层面层层深入进行研究。以于庄村的竹文化、手工艺术、非遗工艺等为核心,设计了品牌IP形象、品牌标志、品牌口号,策划了旅游活动、文创产品和各类景点,提出了构建于庄村情感化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具体策略。本研究为于庄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思路,进一步促进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乡村
旅游
品牌
形象
乡村
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及其历时性建构
被引量:
5
1
作者
陶玉霞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4-72,共9页
基金
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3TAAG015)资助
文摘
本文运用语义学、完形心理学等原理分析了乡村旅游形象的发生历史、结构特征与构成要素、生成过程与层次、认知维度与认知变迁及其主体意识形态化的历时性建构特征。结论认为:乡村形象是一种极富于人性与温情的家园性召唤结构,可以从5个维度去认知;陶渊明和王维为后人演绎了田园与园林两种乡村栖居模式,并影响着今天大众乡村旅游的形象建构取向;乡村旅游形象是由乡村旅游相关大众与媒体共同参与建构的旅游性乡村形象,其建构正在促使旅游乡村由生命起源与生产化育的根性空间向观光度假性消费空间的转换;乡村旅游形象的历时性建构表现出深刻的主体意识形态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诗性建构、政治性建构、多媒体旅游性建构等3个阶段的历时形态。
关键词
乡村旅游形象
结构层次
认知维度
认知变迁
历时性建构
Keywords
rural tourism image
structural hierarchy
cognitive dimension
cognitivechange
diachronic construction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研究
2
作者
渠小玉
机构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2期55-57,共3页
文摘
在强调乡村振兴的当下,乡村旅游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要想使乡村旅游发挥出应有作用,关键是要塑造良好旅游形象,以旅游形象既有结构为基础,对不同要素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媒体还有传统媒体,对所塑造旅游形象进行传播。文章以此为背景,围绕乡村旅游形象展开了讨论,首先介绍旅游形象的结构特点与构成要素,其次阐述了塑造思路,指出乡村旅游形象包含MI、BI还有VI等诸多要素,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传播策略,包括确定形象定位、增加传播渠道等,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形象
塑造思路
结构生成
传播策略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构建研究--以河南省博爱县于庄村为例
3
作者
张晓恰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出处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9期116-120,共5页
基金
2021年河南省本科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全域乡村旅游视角的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以于庄村为例”(S202110460046)。
文摘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产品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文旅融合,笔者以于庄村为例,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构研究。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于庄村的具体情况,以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为出发点,通过本能层——于庄村品牌形象视觉识别设计;行为层——于庄村旅游服务产品设计;反思层——重视游客的反馈和分享三个层面层层深入进行研究。以于庄村的竹文化、手工艺术、非遗工艺等为核心,设计了品牌IP形象、品牌标志、品牌口号,策划了旅游活动、文创产品和各类景点,提出了构建于庄村情感化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具体策略。本研究为于庄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思路,进一步促进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乡村
旅游
品牌
形象
乡村
振兴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及其历时性建构
陶玉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研究
渠小玉
《农村科学实验》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构建研究--以河南省博爱县于庄村为例
张晓恰
《南方农机》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