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老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坤口村为例
1
作者 姜逸涵 李浩钏 +1 位作者 黄子君 汤文奇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6期193-195,共3页
乡村旅游开发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居民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乡村老人。该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坤口村为实证地,采访调查了93位乡村老人对乡村旅游开发后的生活感知程度,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 乡村旅游开发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居民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乡村老人。该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坤口村为实证地,采访调查了93位乡村老人对乡村旅游开发后的生活感知程度,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开发在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和基础设施3个方面对乡村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物流状况的改变未对乡村老人的生活幸福感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老人 生活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探讨 被引量:74
2
作者 许黎 曹诗图 柳德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1,124,共7页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二者有着共同目标。乡村旅游开发成果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乡村旅游活动可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践行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可为乡村旅游开发提...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二者有着共同目标。乡村旅游开发成果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乡村旅游活动可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践行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可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科学指导,能够培育和创造旅游吸引物,并为乡村旅游营造有利环境。二者存在着天然契合与互动关系,应融合发展。但乡村旅游开发侧重市场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侧重公益行为,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矛盾和局部冲突。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其融合发展,可在主辅嵌入式融合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融合矩阵,分析融合点,从旅游生态化、生态旅游化两方面探索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生态文明建设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燕 吴再英 +2 位作者 陆仙梅 陈洪智 石贤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燕 陆仙梅 +2 位作者 吴再英 陈洪智 石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73-7975,7978,共4页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旅游发展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较少、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益无法挂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应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增加群众受益;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俗实物博物馆;营造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尽量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创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肇兴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磊 杨晓霞 +1 位作者 向旭 樊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但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也存在风险。文章以处于乡村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的城口县河鱼乡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但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开发也存在风险。文章以处于乡村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的城口县河鱼乡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乡村旅游开发风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鱼乡乡村旅游开发总体风险等级属于一般风险;风险最高的是市场风险,其次是经济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和经济风险,最后是自然灾害与环境风险、政策风险、乡村旅游资源风险、社会风险。河鱼乡乡村旅游开发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方面注意风险防范:成立旅游开发风险管理小组,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提高交通通达度,优化整合资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城口县河鱼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空间生产——基于对三圣乡红砂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凌 王志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以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法,对红砂村乡村旅游开发使其文化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市场、传统三方主体力量的空间消长决定了乡村文化的走向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2.旅游... 以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与文化分析法,对红砂村乡村旅游开发使其文化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市场、传统三方主体力量的空间消长决定了乡村文化的走向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2.旅游开发成为乡村文化的一种"现实生产方式";3.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依恋"、行动主体的资本斗争、现代化的整合力量是乡村文化的空间生产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文化 空间生产 文化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被引量:22
7
作者 康杰 杨欣 《农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的旅游产品供给多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的旅游产品供给多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突破解决产品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首要难题。笔者从文化创意的视角,在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创意设计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创意旅游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文化创意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衡东县吴集古镇的保护及其乡村旅游开发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天曌 杨载田 刘沛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572-10574,共3页
吴集古镇凭借其位于五岳名山衡山之东、古代湘中南地区东西水运大动脉洣水河畔的优越地理位置,特有的历史机遇使其在一个历史时期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的工商重镇和洣水中下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该镇旅游资源具有山水古镇相融、... 吴集古镇凭借其位于五岳名山衡山之东、古代湘中南地区东西水运大动脉洣水河畔的优越地理位置,特有的历史机遇使其在一个历史时期发展成为商贾云集的工商重镇和洣水中下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该镇旅游资源具有山水古镇相融、风景名胜高度集中,市井繁荣、店铺作坊鳞次栉比,祠堂庙宇众多、重大节庆活动不断的历史旅游资源环境特征。笔者认为要保护吴集古镇并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行科学规划、采取整体保护手段,依托于名山名城进行区域组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东县 吴集古镇 乡村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的现实困境、不足及其化解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美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脱贫、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础上,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的种种不足,提出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化解困境与问题的措...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脱贫、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础上,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的种种不足,提出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化解困境与问题的措施,为乡村旅游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现实困境 不足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谢莉 杨载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7-633,共7页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的旅游开发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行为时,应对作为历史遗产文化承载体的古镇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使其发挥潜能,突出特色...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的旅游开发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行为时,应对作为历史遗产文化承载体的古镇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使其发挥潜能,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成为乡村旅游发展新动力。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成群分布,且富有鲜明地域特色,应抓住湖南创建特色旅游名镇的契机,对周边古镇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有序开发,重点开发古镇乡村生态休闲产品,探索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岳衡山景区 周边古镇 乡村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郁成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3,共2页
城乡统筹发展,一般的理解是中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乡村的同步发展,以城市发展拉动乡村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很明显,乡村并没有与城市一起得到同步发展,无论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还是各... 城乡统筹发展,一般的理解是中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乡村的同步发展,以城市发展拉动乡村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很明显,乡村并没有与城市一起得到同步发展,无论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还是各种物质资源都在向城市集中,乡村反而出现空心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发展 城市发展 乡村发展 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 财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26
12
作者 崔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3-45,共3页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逐渐与乡村旅游融合,指引了乡村旅游的新风向。全域旅游强调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围绕"行、游、住、食、购、游",寻找乡村旅游的特色定位,对其现有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开发,实现乡村旅游的效益最...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逐渐与乡村旅游融合,指引了乡村旅游的新风向。全域旅游强调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围绕"行、游、住、食、购、游",寻找乡村旅游的特色定位,对其现有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开发,实现乡村旅游的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理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旅游开发 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以云南省石林县大糯黑村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继元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生态博物馆"模式是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个村寨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博物馆,它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作为保存了一种文化和自然的生态博物馆,也是可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采用多元化、综合型... "生态博物馆"模式是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个村寨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博物馆,它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作为保存了一种文化和自然的生态博物馆,也是可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采用多元化、综合型方式是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维度的乡村旅游开发要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桂拉旦 翟玉洁 周小芳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5期90-95,共6页
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激发了对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需求。面对乡村旅游"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趋势,重新考量适合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和战略选择刻不容缓。本文选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发展阶段、旅游时间、开发时序、... 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激发了对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需求。面对乡村旅游"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趋势,重新考量适合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和战略选择刻不容缓。本文选取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发展阶段、旅游时间、开发时序、资源禀赋、产业升级、市场边界等多要素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序和结构进行辨识和分析,提出依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市场边界的差异化、特色化、共享化三大乡村旅游开发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时间要素 空间要素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洪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1,共2页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旅游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农村资源优化组合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经济社会作用。然而,正是由于乡村旅游短时...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旅游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农村资源优化组合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经济社会作用。然而,正是由于乡村旅游短时内能够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违背乡村资源自身发展规律的过渡开发现象,对乡村资源产生了严重破坏。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资源破坏 经济成本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衡山县白果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载田 邓运员 刘沛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615-1617,1717,共4页
从交通区位条件、建设大南岳旅游的发展契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方面分析了白果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认为其旅游资源的特点在于乡村田园山色与丹霞风光交相辉映;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且多具传奇色彩;三大红色旅游资源品牌交相辉映... 从交通区位条件、建设大南岳旅游的发展契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方面分析了白果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认为其旅游资源的特点在于乡村田园山色与丹霞风光交相辉映;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且多具传奇色彩;三大红色旅游资源品牌交相辉映。强调了白果古镇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定位,塑造品牌,突出乡村主题,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山后山 白果古镇 乡村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开发土地流转模式实证研究——对山东省三个典型案例的评析与建议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德刚 田芸 《山东经济》 201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农业、乡村社区与旅游业交叉渗透的新业态旅游方式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其深化发展受到了土地制度的制约,体现出农村土地使用的分散性与旅游经营的集中性要求的矛盾。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关于土地流转模式和利...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农业、乡村社区与旅游业交叉渗透的新业态旅游方式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其深化发展受到了土地制度的制约,体现出农村土地使用的分散性与旅游经营的集中性要求的矛盾。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关于土地流转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在指导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实践的三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理论探讨,试图总结出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流转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土地流转 合作社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亚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0,共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路。在秦皇岛市旅游市场趋热的今天,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路。在秦皇岛市旅游市场趋热的今天,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旅游休闲场所,而且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为促进秦皇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乡村特色的统一规划,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 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乡村旅游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丽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102,共1页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农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与发展。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就是农业结构优化的一种表现。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于农业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而开发出的产业模式。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学习的压力使人们在旅游时更倾向...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农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与发展。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就是农业结构优化的一种表现。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于农业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而开发出的产业模式。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学习的压力使人们在旅游时更倾向于亲近大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陶怡性情、愉悦身心。这种思想观念无疑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而乡村旅游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乡村旅游开发与设计》一书对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与设计》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以湖南新化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伍慧玲 《绿色大世界》 2007年第6期48-50,共3页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的旅游活动。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适应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应运而生的。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旅游网络 旅游吸引物 湖南新化 乡村旅游 农业生产 农村旅游 乡村资源 国内旅游市场 地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