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再生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以苏中D村为例
1
作者 田鹏 赵小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4,共12页
乡村全面振兴要在激发农民主体性的同时,协同优化村社环境并推动产业发展。反思性借鉴地域再生理论,构建“主体-环境-产业”分析框架,以苏中D村个案考察乡村振兴实践逻辑。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地域再生理论的“多元价值叠加”... 乡村全面振兴要在激发农民主体性的同时,协同优化村社环境并推动产业发展。反思性借鉴地域再生理论,构建“主体-环境-产业”分析框架,以苏中D村个案考察乡村振兴实践逻辑。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地域再生理论的“多元价值叠加”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因我国独特制度优势与村社结构差异而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D村通过多重社会动员机制、“软硬”环境营造和“政府+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创新,迅速唤起村民荣誉感和归属感,盘活闲置资源,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健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激励相容体系、强化“主体-环境-产业”三要素的循环互动,并注重农民主体意识与荣誉感的长期维系。综上,本文将地域再生理论启示与我国本土实践相结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思考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域再生 乡村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