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鹏 王向清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 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在赋能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具体表征为乡村数字化治理需求显现脱节情形、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伴生缺失风险、乡村数字化治理专业人才短缺、乡村数字化治理泛起内源动力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愈加凸显等客观现象,从而阻滞了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进程。为消解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偏差,应实现治理内容的有效融合与治理需求的有效对接,助推数字设施的广泛普及与乡村资源的充分开发,推动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育与治理主体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内源动力的有效激活与公共合作精神的最终形成,提升新质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赋能发展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数字化治理 运作机理 实践悖论 风险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化治理中农民参与问题研究
2
作者 周源 丛林 冯佩然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33-138,共6页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农民作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在乡村数字化治理的“技术理性”视角下探究农民参与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探究乡村数字化治理中农民参与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农民作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在乡村数字化治理的“技术理性”视角下探究农民参与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探究乡村数字化治理中农民参与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民的个人特征、主观意愿、客观条件和政策特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对乡村数字化治理的了解程度、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等方面对农民参与乡村数字化治理有显著性影响。对此,分析乡村数字化治理中农民参与面临的困境:乡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相对羸弱、乡村地区数字人才储备不足、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仍不完善、基层数字化治理理念相对落后,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人才队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制度保障,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培养数字思维,转变乡村治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化治理 农民参与 二元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以福建省M镇H村为例
3
作者 吴涛 温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72-75,共4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效能直接决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存在效率低、起效慢等问题。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成为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效能直接决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存在效率低、起效慢等问题。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成为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提高治理效率、畅通信息渠道、优化服务流程、便利民众生活,从而提升农民幸福感和安全感。但受多种内外部因素制约,数字化在乡村治理实践中面临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数字化发展进程缓慢、村民数字化素养较低、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加大乡村数字培训力度,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完善制度规范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乡村治理 福建省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学理逻辑、评价与策略——以四川省为例
4
作者 马晨 李瑾 李泽欣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89-295,共7页
立足数字化视角,围绕数字化的核心要素及特征,阐述了数字化打破乡村治理壁垒、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学理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对其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进行指标... 立足数字化视角,围绕数字化的核心要素及特征,阐述了数字化打破乡村治理壁垒、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学理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对其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进行指标评价。经测算,四川省乡村治理数字化综合实现程度为71.73%,整体处于乡村治理数字化初级发展阶段;从维度来看,乡村党建数字化的实现程度最高,达74.94%;从区域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程度为74.81%,引领四川全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优化升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重视多元参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开展乡村数字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优化升级策略,助推四川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数字化 学理逻辑 评价指标 水平评估 推进路径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民主理论视角下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实践探索与路径探究
5
作者 马驰骋 董金秋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4期129-132,共4页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乡村治理数字化作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乡村治理数字化作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技术民主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实践基础,结合各地区进行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乡村治理数字化的理论框架,明确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的重点领域,提出乡村治理数字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数字化 技术民主 实践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县域推进、村庄卷入和效能提升——浙江省五个先行县(市、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仝志辉 刘传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52,共11页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的突出动向,其目标是在国家公共权力实施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的数字化协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对浙江省五个县(市、区)的比较研究发现,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有相同的政策背景,但推...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的突出动向,其目标是在国家公共权力实施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的数字化协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对浙江省五个县(市、区)的比较研究发现,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有相同的政策背景,但推进模式和平台建设具有县域特色,与各县的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基础等紧密相关,并已显示成效。县级政府倾向在县域所有村庄推行统一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村庄总体上呈现出被卷入的状态;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展示内容丰富,但相当部分功能不能契合乡村治理实际需求。只有加强村社共同体重塑,建立村庄和村民有效参与机制,推进线上平台与线下实践的融合创新,才能实现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数字化 县域推进 村庄卷入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和有效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党正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10期66-68,共3页
数字化乡村治理是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它是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一环,是农村产业赋能的重要活力来源。但数字化乡村治理存在着数字化建设缺少技术人才、技术应用推进缺乏便民性、执行过程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 数字化乡村治理是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它是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一环,是农村产业赋能的重要活力来源。但数字化乡村治理存在着数字化建设缺少技术人才、技术应用推进缺乏便民性、执行过程缺乏服务意识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主体赋能、技术赋能、政府赋能三方面解决现实问题,促进数字化乡村治理不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