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风险省思与调适进路 被引量:8
1
作者 卢光辉 周福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路径依赖等非意图性后果,锚定“机会均等”的调适进路,加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中的发展性、支持性政策工具,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培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新生长点,开辟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新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机会均等 差异补偿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赋能: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区域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清昆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多元路径进行有效破解。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市级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多元培训机构协同供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落实推进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依...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多元路径进行有效破解。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市级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多元培训机构协同供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落实推进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依托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全员教师在地化培训、领军型教师精准化培养,形成覆盖全体乡村教师的序列化培训体系;三是通过建立动态补充机制、建构差异化补助体系等,建立惠师赋能的乡村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改革有效助推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乡村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培训 乡村教育 在地化学习 乡村领军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55,共3页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民生工程,它关联到社会结构、财政投入、人事政策等诸多问题。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还不成熟,需要政府、高校、乡村...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民生工程,它关联到社会结构、财政投入、人事政策等诸多问题。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还不成熟,需要政府、高校、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乡村民众多个教育主体共同努力,携手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 被引量:19
4
作者 邓亮 赵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42-46,共5页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和乡村学校逻辑的互动过程中,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形塑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中央政府在信息不完全下的“政策失衡”...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和乡村学校逻辑的互动过程中,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形塑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中央政府在信息不完全下的“政策失衡”和政策目标多元下的“失范容忍”;城方政府在零和博弈下的“机会主义”和自由裁量权下的“道德风险”,乡村学校在多重压力下的“责任逃避”和关系网络下的“政策变通”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困境的具体表现。突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执行困境,可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变革以实现多元主体的价值协同,加强程序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的监控机制,吸纳系统外力量的参与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多重制度逻辑冲央政府 地方政府 乡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协同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玲 李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4,共12页
基于政策协同理论,建立政策协同度量模型,评价1978-2018年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历时协同、部门协同、措施协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题型"政策成为其主要政策类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制定逐渐由单一... 基于政策协同理论,建立政策协同度量模型,评价1978-2018年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历时协同、部门协同、措施协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题型"政策成为其主要政策类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制定逐渐由单一部门为主向相关部门联合为主转变,呈现出"间接性协同"的特点;在2012年之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政策措施的协同度增长趋势明显,且"增减方向"基本保持一致;补充性政策措施与其它政策措施的相互协同度明显高于评价性、待遇性、培训性政策措施相互之间的协同度。基于此,建议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支持的精准性,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乡村教师资源配置的权限,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政策措施的运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政策协同 历时协同 部门协同 措施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资配给制: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现实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红 罗小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6,共12页
乡村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与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因此,亟需探寻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可行路径。鉴于乡村地区在师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获得充足的优质师资,需要政府通过师资配给进行调配... 乡村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与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因此,亟需探寻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可行路径。鉴于乡村地区在师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通过自身力量获得充足的优质师资,需要政府通过师资配给进行调配与引流。长期以来,政府出台的师资配给政策举措在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当前由于乡村师资供给“主渠道”不清晰,乡村教师队伍规模与质量仍难以稳定。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需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将政府主导的师资配给作为乡村师资主要来源渠道。通过师资配给优化乡村教师队伍,要“以省为主”前瞻规划乡村师资配给计划,强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教师的主责主业,赋予乡镇中心学校分配乡村师资的权力以及优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配给制度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育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思考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68
7
作者 庞丽娟 金志峰 +1 位作者 杨小敏 王红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4,共10页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队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专业素养不足、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仍...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队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专业素养不足、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仍比较明显,影响了乡村教育发展,加速了乡村生源向城性流失,进而从人才、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影响了乡村振兴。在以上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制约。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重点加强教师综合待遇、编制、职称、培养、培训等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切实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政策制度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岗教师“留不住”的影响因素与纾解路径——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的分析
8
作者 付东兵 程红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8,共14页
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特岗教师“留不住”增加了城乡师资差距扩大的风险。为探明其原因,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调研了“特岗计划”在县域的执行过程。数据分析发现,多元执行主体的差异化行为、目标群体的被... 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特岗教师“留不住”增加了城乡师资差距扩大的风险。为探明其原因,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调研了“特岗计划”在县域的执行过程。数据分析发现,多元执行主体的差异化行为、目标群体的被动应对和政策环境的失衡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生的张力导致了“特岗计划”政策目标发生偏移;相关部门监督缺位、“城市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关系主导”的执行结构,是政策目标偏移的内在原因。对此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执行主体要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理念,从而不断改善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确保“特岗计划”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岗计划 特岗教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史密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善槐 朱秀红 赵垣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6,46,共8页
乡村教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构建完善的补充机制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培养、编外临聘、交流轮岗等多种方式并存的乡村教师补充格局。不同的补充方式有... 乡村教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构建完善的补充机制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培养、编外临聘、交流轮岗等多种方式并存的乡村教师补充格局。不同的补充方式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新形势下,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应包含三层结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流转通畅的群体特征,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学习的素质结构,具有乡土情怀、创新精神、现代理念的职业人格。为形成吻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结构的新补充格局,应建立精准化、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补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结构 补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16省乡村教师调查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彩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74,共6页
乡村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影响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全国16省1736个样本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乡村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在课堂管理能力的三个子维度上,营... 乡村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影响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全国16省1736个样本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乡村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在课堂管理能力的三个子维度上,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维度上得分最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专业学习频率、年龄、学历、教师发展需求、学校支持需求、教师工作满意度对乡村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具有显著正影响。提高乡村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要加强乡村教师解决学生问题行为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问题行为预防和干预技巧;构建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课堂管理能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及其培育 被引量:20
11
作者 戴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102,共11页
乡村教师是建设乡村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抓手。唤醒和培育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是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抉择。主体自觉是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对自身存在、实践活动和责任担... 乡村教师是建设乡村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抓手。唤醒和培育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是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抉择。主体自觉是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对自身存在、实践活动和责任担当的自觉把握和自我意识,又是乡村教师在实现自由自觉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认识状态和精神境界,它是乡村教师主体性、自主性、意向性和创造性的有机融合和辩证统一。主体自觉具有意识自觉、认同自觉、信仰自觉和实践自觉等层次结构,它是对乡村教师能动性的期望和要求,体现的是乡村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所秉承的一种行动理念。乡村教师主体自觉的真正实现,需要乡村教师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博大情怀和理性精神,又要有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心态和凿险缒幽的勇气。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可通过加强乡村社会文化资本培植、践行乡村教师自我教育行动、推进乡村教师队伍集体善治、创新乡村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以及夯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实践理路来培育乡村教师主体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主体自觉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乡村教师激励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
12
作者 陈玉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建党百年来,乡村教师激励历经嬗变。经历了起步与萌芽、探索与过渡、改革与发展、持续发展以及深化与创新五大阶段。乡村教师激励呈现四大演进逻辑:激励政策由笼统逐渐成系统;激励目标由注重乡村教师数量扩张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兼顾;激励... 建党百年来,乡村教师激励历经嬗变。经历了起步与萌芽、探索与过渡、改革与发展、持续发展以及深化与创新五大阶段。乡村教师激励呈现四大演进逻辑:激励政策由笼统逐渐成系统;激励目标由注重乡村教师数量扩张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兼顾;激励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综合;激励方法由表面多样化转变为多渠道兼顾。未来乡村教师激励应进一步精细激励政策,重点关注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靶向乡村教师意愿,实施精准差异化激励以及充分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乡村教师激励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师专项计划的实施现状、面临困境与优化进路
13
作者 孙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3,共9页
优师专项计划是国家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精准培育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8所首批优师专项计划高校的招生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优师专项计划以考试分数选拔人才、以师德育人为培养原则、以多方利益主体权责... 优师专项计划是国家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精准培育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8所首批优师专项计划高校的招生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优师专项计划以考试分数选拔人才、以师德育人为培养原则、以多方利益主体权责保障就业环节、以政策支持确保优师生的职后发展。为深入了解其开展现状,进一步选取6所培养高校的16名不同专业优师生深入访谈,发现优师专项计划初步执行阶段面临着精准选拔的招生困境、服务面向的培养困境、利益主体的协调困境、政策约束的服务困境。因此,提出加强高中生涯教育、强化过程管理、明晰利益主体权责、探索动态调整机制等优化建议,从而为优师专项计划后期执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专项计划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招生文本 强师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
14
《新疆农垦科技》 2020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2.4万亿元2014年,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6年来,中科院科技成果“含金量”超2.4万亿元。700亿元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十三五... 2.4万亿元2014年,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6年来,中科院科技成果“含金量”超2.4万亿元。700亿元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安排700亿元,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领导小组 中央财政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率先行动”计划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含金量 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