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教师文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华锦 叶正茂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时代的乡村及乡村教育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职业环境也逐渐改善,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一项针对乡村教师文化现状的田野调查中,教师群体的文化发展陷入了公共性失落、社会角色认知困惑...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时代的乡村及乡村教育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职业环境也逐渐改善,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一项针对乡村教师文化现状的田野调查中,教师群体的文化发展陷入了公共性失落、社会角色认知困惑、校园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缺失的困境。这对未来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积极发挥乡村教师的关键作用,需要在新时代重新建构乡村教师文化体系。从切实贯彻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入手,着力构建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积极拓宽乡村教师的社会支持网络,努力重塑乡村教师的专业性素养和公共性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教师文化 田野调查 困境 出路 文化发展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文化人”的乡村教师何为——一个文献对话中的学术反思与建构
2
作者 刘铖 陈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作为“文化人”而存在的乡村教师对城乡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乡村教师研究的热度持续高涨,但是以文化为切入点的乡村教师研究在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上似乎出现了“路径依赖”,需予以反思。借助“结构—主体—实践”的框架反思... 作为“文化人”而存在的乡村教师对城乡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乡村教师研究的热度持续高涨,但是以文化为切入点的乡村教师研究在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上似乎出现了“路径依赖”,需予以反思。借助“结构—主体—实践”的框架反思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逻辑,发现研究者对城乡文化结构与现代性问题、乡村教师的身份与资本特征、乡村教师的文化再生产与生产等方面的无意识立场是展开相关研究的起点性假设。在上述维度上,已有研究分别有着“冲突—回归”或“共生—发展”的结构假设、“问题主体”或“优势主体”的主体假设、文化传承或文化创新的实践假设等潜在假设。面向新型城乡关系的政策逻辑,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需突破“学术无意识”,并回到现实逻辑本身,把握城乡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主体的问题与优势、实践的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文化 乡村教师文化 学术无意识 新型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建华 张鸿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4-38,共5页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形成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形成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乡村学生文化的高扬和乡村教师文化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 乡村学校教学文化 乡村学校学生文化 乡村学校教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