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乡村教学点发展困境与改进建议——基于四川省N市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蒲大勇 帅旭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43,共4页
通过对四川省N市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乡村教学点面临多重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量小而分散、偏远而简陋、师弱而质低、教育教学效果差;同时这些乡村教学点未来将进一步萎缩并长期存在。建议通过优化管理体制、落实经费保障、规范办学行为... 通过对四川省N市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乡村教学点面临多重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量小而分散、偏远而简陋、师弱而质低、教育教学效果差;同时这些乡村教学点未来将进一步萎缩并长期存在。建议通过优化管理体制、落实经费保障、规范办学行为、创新办学方式等手段加强对乡村教学点的管理和扶持,以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乡村教学 乡村小规模学校 撤点并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学点教师资源配置的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1
2
作者 蒲大勇 李兴贵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3期14-17,共4页
办好乡村教学点对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实证调查和田野考察的方式研究发现,目前乡村教学点师资配置以低端供给为主,教师教育水平低下;师资供给结构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正常... 办好乡村教学点对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实证调查和田野考察的方式研究发现,目前乡村教学点师资配置以低端供给为主,教师教育水平低下;师资供给结构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成熟教师流失严重。供给机制不畅、供给功能异化和供给链不完善是制约乡村教学点教师资源配置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创新教师供给机制,破除教师供给体制障碍;实行定向培养教师供给制度,增加教师供给总量;实行“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提升已有教师供给质量;适度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优化教师供给结构,以实现乡村教学点教师资源的良性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学 教师资源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对乡村教学认同感现状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晶雨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4期55-56,共2页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在乡村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乡村教学的认同感进行调查,针对认同感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乡村教学 认同感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乡村学校教学变迁的历史轨迹——基于颐村学校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容中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8,共9页
通过对晚清至今颐村小学环境、教师、教学、学生四要素的系统历史人类学考察,可以发现百年中国乡村学校教学变迁呈现出如下历时态:在发展实况上,晚清时期作为传统儒家缩影的私塾几近常态、民国时期私塾的地位及功能与新式学堂并驾齐驱... 通过对晚清至今颐村小学环境、教师、教学、学生四要素的系统历史人类学考察,可以发现百年中国乡村学校教学变迁呈现出如下历时态:在发展实况上,晚清时期作为传统儒家缩影的私塾几近常态、民国时期私塾的地位及功能与新式学堂并驾齐驱并有僭越之势、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间是村小的蓬勃发展期、改革开放后村小逐步萎缩而被乡镇中心小学所取代;在发展趋势上,学校布点由大变小、传统师道由强变弱、教学内容由土变洋、教学形式由多变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学 变迁 历时态 颐村 历史人类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赛推动下的乡村规划教学改革探索——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栾峰 殷清眉 +1 位作者 孙逸洲 高邦妍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乡村发展开启了新时代,也对乡村规划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积极响应时代呼唤,尽快推进乡村规划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面向全国发起了“高等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乡村发展开启了新时代,也对乡村规划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积极响应时代呼唤,尽快推进乡村规划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面向全国发起了“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活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竞赛的组织方式和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探究其在推动乡村规划教学发展上以及推动高校师生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该竞赛在推动规划教学发展、引导教学对象内容与定位及规划方法、以及推动多元力量共助与反哺乡村发展的教学方式等方面为乡村规划教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教学 教学改革 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正义视角下乡村教育的优质化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建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23-27,共5页
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困境已基本解决,但仍长期面临着效果不佳、质量低迷、师生流失的困境。除了继续在配置正义视角下给予各种政策支持、加大帮扶力度外,还应当基于关系正义的理论视角,秉承"文化承认与自主发展"的理念... 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困境已基本解决,但仍长期面临着效果不佳、质量低迷、师生流失的困境。除了继续在配置正义视角下给予各种政策支持、加大帮扶力度外,还应当基于关系正义的理论视角,秉承"文化承认与自主发展"的理念,在资源配置的多元需求满足课程的乡土化重构与教学体系的适切化等方面,消解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提升乡村地区教育优质发展的能力,追求适合乡村地区现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优质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正义 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优质化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 课程乡土化 乡村教学体系适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认同的失落与回归 被引量:31
7
作者 马宽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1-206,共6页
乡土情怀认同是新时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成员必备的一种乡土文化意念,对乡村社会生活、乡村教育形成积极的价值认知与自信态度。乡土情怀认同有其内在意蕴要义,它既是形塑乡村教育文化认同的风向标,也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与治理的源泉,更... 乡土情怀认同是新时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成员必备的一种乡土文化意念,对乡村社会生活、乡村教育形成积极的价值认知与自信态度。乡土情怀认同有其内在意蕴要义,它既是形塑乡村教育文化认同的风向标,也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与治理的源泉,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与革新的核心力量。然而,受社会结构变迁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乡村教师与乡土情怀认同渐行渐远,衍生出文化空心化作用下的乡村教师疏离乡村教育、功利主义诱导下的乡村教师逃离乡村教学生活、责任虚化驱使下的乡村教师角色定位迷茫等疾症。为此,重塑乡村教师乡土情怀认同需要回归生活世界,需要政府、乡村社会以及乡村教师形成交往互动的共生对话机制,强化乡村教师的乡土存在感、依恋感与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乡村教学 乡土情怀认同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乡村教师”的高校师范生定向培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龚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7-50,共4页
指向“乡村教师”的高校师范生定向培养,是推进乡村教育优质师资建设、助推乡村教育发展、协同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重大课题。将乡土意蕴融入指向“乡村教师”的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构建创新性培养路径,主要包含以乡村理解教育为主体重塑... 指向“乡村教师”的高校师范生定向培养,是推进乡村教育优质师资建设、助推乡村教育发展、协同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重大课题。将乡土意蕴融入指向“乡村教师”的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构建创新性培养路径,主要包含以乡村理解教育为主体重塑通识教育,以乡村教学版块为补充完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以沉浸式体验为案例强化教学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以“回炉教育”优化学业评估与保障四个方面,高校应协同各方教育资源培养满足乡村真正需求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高校师范生 定向培养 通识教育 乡村教学 沉浸式体验 回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5
9
作者 汪建华 张鸿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4-38,共5页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形成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形成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乡村学生文化的高扬和乡村教师文化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 乡村学校教学文化 乡村学校学生文化 乡村学校教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