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前工业社会城市商业对乡村改良的贡献
1
作者
金锋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共2页
城市的兴起为乡村产品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同时引进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给乡村带来了制度和文明。当前,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体制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大周边城市对乡村经济的带动...
城市的兴起为乡村产品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同时引进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给乡村带来了制度和文明。当前,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体制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大周边城市对乡村经济的带动和扶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
新农村建设
前工业社会
乡村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被引量:
10
2
作者
申端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3-65,共13页
乡村建设技术化源于乡村改良,并在当代乡村建设中进一步扩散,日益成为乡村建设的新范式。民国乡村建设的主流是乡村建设实验,但乡村建设实验中蕴含着隐性技术化的传统,在民国乡村改良派那里乡村建设实验与乡村建设技术是混合在一起的。...
乡村建设技术化源于乡村改良,并在当代乡村建设中进一步扩散,日益成为乡村建设的新范式。民国乡村建设的主流是乡村建设实验,但乡村建设实验中蕴含着隐性技术化的传统,在民国乡村改良派那里乡村建设实验与乡村建设技术是混合在一起的。而当前乡村建设的市场化倾向改变了乡村建设的生态,理顺了乡村建设派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正是在乡村建设市场化的推动下,技术派与实验派分离开来,技术派成为乡村建设的主流。乡村规划、社区营造、农村电商以及农业技术等成为当前乡村建设中的热门技术,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推崇。然而,当乡村建设技术越来越专业化、并且只能从市场上购买的时候,农民自身所拥有的乡村建设技术也就失去了价值,这就造成了小农的去技能化。小农失能之后,便成为廉价劳动力,乡村建设也就越来越依赖技术派;同时乡村建设技术化加剧了乡村建设的“去农民化”,这是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乡村建设技术化应该走群众路线,为小农赋能,让小农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强调群众参与的实质是,依靠当地人的技术来建设乡村,这不仅是价值问题,而且事关乡村建设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改良
乡村
建设
技术化
“去农民化”
群众路线
乡村
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弹性结构”对乡村革命、改良绩效的制约——以1927至1937年江西为例
3
作者
万振凡
吴赘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97,共6页
1927至1937年,江西乡村社会在革命、改良的冲击之下,其变迁都具有明显的迁延性。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不易改变的"弹性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张巨型的弹性之网,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和消减农...
1927至1937年,江西乡村社会在革命、改良的冲击之下,其变迁都具有明显的迁延性。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不易改变的"弹性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张巨型的弹性之网,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和消减农村革命与改良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结构”
乡村
革命与
改良
绩效
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音与改良:英国浸礼会在华农村社会改良活动考略
4
作者
张德明
《古今农业》
2011年第3期81-90,共10页
英国浸礼会来华传教后,为改变活动地区农村的贫困面貌,兴办棉纺织、花边发网等实业,并借乡村建设热潮,与教会大学合作开展乡村改良,以提高教徒经济收入与中国文明程度;英浸会传教士从维护基督教教义角度出发,投身于禁烟与反缠足运动,以...
英国浸礼会来华传教后,为改变活动地区农村的贫困面貌,兴办棉纺织、花边发网等实业,并借乡村建设热潮,与教会大学合作开展乡村改良,以提高教徒经济收入与中国文明程度;英浸会传教士从维护基督教教义角度出发,投身于禁烟与反缠足运动,以帮助民众改变生活陋俗;英浸会设立广智院等教会博物馆,通过展览西方文明以启迪民智,并开办识字班、乡村学校,帮助广大民众扫除文盲,尤其重视妇女阶层的思想解放。英浸会在华的农村社会改良活动,虽带有传播福音的功利动机,但却给活动地区带来了急需的西方现代文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社会面貌。然而英浸会企图通过改良来改变中国社会面貌是不现实的,在不变革当时社会体制的现状下,中国农村社会的积贫积弱也无法根本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浸礼会
社会福音
乡村改良
济南广智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前工业社会城市商业对乡村改良的贡献
1
作者
金锋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共2页
基金
2006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文摘
城市的兴起为乡村产品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同时引进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给乡村带来了制度和文明。当前,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体制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大周边城市对乡村经济的带动和扶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商业
新农村建设
前工业社会
乡村改良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被引量:
10
2
作者
申端锋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3-65,共13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机制创新研究”(JUSRP1702XNC)
文摘
乡村建设技术化源于乡村改良,并在当代乡村建设中进一步扩散,日益成为乡村建设的新范式。民国乡村建设的主流是乡村建设实验,但乡村建设实验中蕴含着隐性技术化的传统,在民国乡村改良派那里乡村建设实验与乡村建设技术是混合在一起的。而当前乡村建设的市场化倾向改变了乡村建设的生态,理顺了乡村建设派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正是在乡村建设市场化的推动下,技术派与实验派分离开来,技术派成为乡村建设的主流。乡村规划、社区营造、农村电商以及农业技术等成为当前乡村建设中的热门技术,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推崇。然而,当乡村建设技术越来越专业化、并且只能从市场上购买的时候,农民自身所拥有的乡村建设技术也就失去了价值,这就造成了小农的去技能化。小农失能之后,便成为廉价劳动力,乡村建设也就越来越依赖技术派;同时乡村建设技术化加剧了乡村建设的“去农民化”,这是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乡村建设技术化应该走群众路线,为小农赋能,让小农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强调群众参与的实质是,依靠当地人的技术来建设乡村,这不仅是价值问题,而且事关乡村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
乡村改良
乡村
建设
技术化
“去农民化”
群众路线
乡村
振兴战略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弹性结构”对乡村革命、改良绩效的制约——以1927至1937年江西为例
3
作者
万振凡
吴赘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97,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弹性结构与传统乡村社会变迁"(06ls02)
文摘
1927至1937年,江西乡村社会在革命、改良的冲击之下,其变迁都具有明显的迁延性。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不易改变的"弹性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张巨型的弹性之网,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和消减农村革命与改良的绩效。
关键词
“弹性结构”
乡村
革命与
改良
绩效
制约
Keywords
the elastic structure
rural revolution and reform
performance
restiction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音与改良:英国浸礼会在华农村社会改良活动考略
4
作者
张德明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古今农业》
2011年第3期81-90,共10页
文摘
英国浸礼会来华传教后,为改变活动地区农村的贫困面貌,兴办棉纺织、花边发网等实业,并借乡村建设热潮,与教会大学合作开展乡村改良,以提高教徒经济收入与中国文明程度;英浸会传教士从维护基督教教义角度出发,投身于禁烟与反缠足运动,以帮助民众改变生活陋俗;英浸会设立广智院等教会博物馆,通过展览西方文明以启迪民智,并开办识字班、乡村学校,帮助广大民众扫除文盲,尤其重视妇女阶层的思想解放。英浸会在华的农村社会改良活动,虽带有传播福音的功利动机,但却给活动地区带来了急需的西方现代文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社会面貌。然而英浸会企图通过改良来改变中国社会面貌是不现实的,在不变革当时社会体制的现状下,中国农村社会的积贫积弱也无法根本改观。
关键词
英国浸礼会
社会福音
乡村改良
济南广智院
Keywords
English Baptist Mission
Social Gospal
Rural Improvement
Tsinan Institute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前工业社会城市商业对乡村改良的贡献
金锋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改良与乡村建设的技术化困境
申端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弹性结构”对乡村革命、改良绩效的制约——以1927至1937年江西为例
万振凡
吴赘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音与改良:英国浸礼会在华农村社会改良活动考略
张德明
《古今农业》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