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刘铭 杨槿 徐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139-146,共8页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研究,有助于认识不同类型区域乡村振兴示范村地域分异的规律性特征,并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以长江三角...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研究,有助于认识不同类型区域乡村振兴示范村地域分异的规律性特征,并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区,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31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分布呈现微弱聚集特征和不均衡态势;②乡村振兴示范村主要在沿河沿湖、临近交通干道以及城市中部郊区等地集聚,具有长江沿线地区分布最密,从沿江向南北延伸呈先疏后密的分布特征。总体呈现“一带两翼、两极三区”的空间分异格局;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单因子影响力看,人均GDP、与周边城市距离、路网密度、河网密度等因子的影响比较大;从因子交互作用看,区位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识别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规律,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村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富仙 王佑汉 +2 位作者 廖琴 曾琨 李谦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38-144,共7页
村庄是乡村地区最普遍的空间表征和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其示范村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 村庄是乡村地区最普遍的空间表征和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其示范村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地理联系率,对西南某地1 94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地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在市州内部表现为非均衡集聚,整体呈“东密西疏”,并在该地东部形成了“一带四点”的分布格局。自然环境、人口、社会经济、交通及资源禀赋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均有一定影响,经过因子探测分析发现,高程和坡度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及河流水系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村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最近邻指数 乡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邓俊 严浩怀 周晓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下一阶段乡村工作的重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贵州省推出“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做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研究通过ArcGIS 10.2和GeoDa等工具,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 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下一阶段乡村工作的重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贵州省推出“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做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研究通过ArcGIS 10.2和GeoDa等工具,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贵州省市域尺度内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并且分布不均衡;空间密度不均匀,整体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态势;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方向表现出点轴空间结构,呈“东北—西南”走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等方面是影响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关键在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海拔、坡度、河流、交通是影响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贵州省乡村振兴村庄空间分布格局,为指导村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村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发展建议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