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贫困山区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关系——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何田
廖和平
+3 位作者
孙平军
师满江
刘愿理
青丽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2020年脱贫摘帽的贵州省望谟县161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运用耦合协调评判模型,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县域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整体偏低,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地域...
以2020年脱贫摘帽的贵州省望谟县161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运用耦合协调评判模型,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县域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整体偏低,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受县城经济辐射越强、环境资源及交通区位条件越好的村庄,乡村振兴潜力越高;(2)劳动力资源水平因自然禀赋较差以及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就业而相对较低,表现出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特点;(3)县域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以中度耦合为主,呈现基本协调的态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县域南部产业经济发展较好及区位交通较便捷的地区;(4)县域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关系包括劳动力资源滞后型、乡村振兴滞后型和同步型,其中以同步型为主,该类型将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难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潜力
劳动力资源
耦合协调
空间格局
西南山区
望谟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丘陵山区村域乡村振兴潜力评价及类型识别——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凯星
余敦
+3 位作者
王检萍
赵琪琛
王春刚
罗恬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90,423,共11页
[目的]科学开展村庄类型识别,为江西省兴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南方丘陵山区村庄类型识别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以村域为研究单元,分别构建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乡村振兴潜力评...
[目的]科学开展村庄类型识别,为江西省兴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南方丘陵山区村庄类型识别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以村域为研究单元,分别构建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和CRITIC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兴国县村庄类型。[结果]①兴国县村庄布局适宜性总体水平一般,以中适宜性等级为主,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中心城区向四周阶梯式递减”的分布特征;②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有待提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和各镇区驻地;③村庄布局适宜性与乡村振兴潜力耦合度较高,协调性有待提高,耦合协调度一般,初级耦合协调村庄最多;④将兴国县村庄类型识别为城郊融合类、集聚发展类、存续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5类。[结论]村庄布局与当地的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乡村振兴潜力与布局适宜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应针对不同村庄类型提出不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布局适宜性
村庄类型
CRITIC法
乡村振兴潜力
耦合协调
江西省兴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贫困山区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关系——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何田
廖和平
孙平军
师满江
刘愿理
青丽波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省绵阳中学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908475)
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项目(cstc2020jsyj-zzysbAX0077)。
文摘
以2020年脱贫摘帽的贵州省望谟县161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运用耦合协调评判模型,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县域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整体偏低,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受县城经济辐射越强、环境资源及交通区位条件越好的村庄,乡村振兴潜力越高;(2)劳动力资源水平因自然禀赋较差以及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就业而相对较低,表现出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特点;(3)县域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以中度耦合为主,呈现基本协调的态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县域南部产业经济发展较好及区位交通较便捷的地区;(4)县域乡村振兴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协调关系包括劳动力资源滞后型、乡村振兴滞后型和同步型,其中以同步型为主,该类型将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难点区域。
关键词
乡村振兴潜力
劳动力资源
耦合协调
空间格局
西南山区
望谟县
贵州省
Keywords
potenti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abor resources
coupling coordination
space distribution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Wangmo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K901.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丘陵山区村域乡村振兴潜力评价及类型识别——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凯星
余敦
王检萍
赵琪琛
王春刚
罗恬欣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90,423,共11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鄱阳湖平原粮食主产区的耕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及调控研究”(20GL08)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L19128)
+1 种基金
南昌市社科规划项目(GL202006)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10453)。
文摘
[目的]科学开展村庄类型识别,为江西省兴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南方丘陵山区村庄类型识别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以村域为研究单元,分别构建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和CRITIC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兴国县村庄类型。[结果]①兴国县村庄布局适宜性总体水平一般,以中适宜性等级为主,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中心城区向四周阶梯式递减”的分布特征;②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有待提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和各镇区驻地;③村庄布局适宜性与乡村振兴潜力耦合度较高,协调性有待提高,耦合协调度一般,初级耦合协调村庄最多;④将兴国县村庄类型识别为城郊融合类、集聚发展类、存续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5类。[结论]村庄布局与当地的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乡村振兴潜力与布局适宜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应针对不同村庄类型提出不同发展策略。
关键词
村庄布局适宜性
村庄类型
CRITIC法
乡村振兴潜力
耦合协调
江西省兴国县
Keywords
village layout suitability
village type
CRITIC method
rural revitalization potential
coupling coordination
Xingguo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F319.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贫困山区乡村振兴潜力与劳动力资源耦合关系——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
何田
廖和平
孙平军
师满江
刘愿理
青丽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丘陵山区村域乡村振兴潜力评价及类型识别——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
雷凯星
余敦
王检萍
赵琪琛
王春刚
罗恬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