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时代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山东曹县“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纪小乐
石莹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在数字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促进了村民合作,形成众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淘宝村”,使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基于共同体思想,提...
在数字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促进了村民合作,形成众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淘宝村”,使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基于共同体思想,提出“乡村振兴共同体”理论框架。“乡村振兴共同体”包含精神共同体、人的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共同体,三者形成由内而外的逻辑架构。以人的振兴、组织的振兴和自然生态的振兴三个层面的“振兴”作为核心共识,形成“乡村振兴共同体”中的“精神共同体”;以精神共同体构建包含政府、企业家、村民等群体的“人的共同体”;“人的共同体”与村落所处自然环境构成更大维度上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由此构成“乡村振兴共同体”的三个维度。“乡村振兴共同体”立足中国人民对家乡和土地的深厚情感,充分发挥乡村熟人或半熟人社会的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以长远发展目标凝聚人心,形成乡村发展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人才吸引—共同富裕”正向循环,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共同体
数字经济
乡村
全面
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与人才回流吸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帆
曹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农村居民对于自我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将植根于社会整体收益的显著改善,而乡村振兴作为聚合多元要素力量而创新实施、加速发展的手段,为聚合多元要素和分散力量提供了有利渠道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就应强化基层党...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农村居民对于自我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将植根于社会整体收益的显著改善,而乡村振兴作为聚合多元要素力量而创新实施、加速发展的手段,为聚合多元要素和分散力量提供了有利渠道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就应强化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与组织功能,并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础上实现受益面扩展,以及完善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治理机制,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为加强共同体人才队伍建设,未来应采取“量”“质”政策、优化要素配置、拓展就业领域、强化职业培训、加大科技投入,使返乡回流人员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
富裕
乡村振兴共同体
人才回流
农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关乎高校内涵式发展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陷入服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内容适配性不强、多元主体联动服务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基于“共同体”概念及其典型特征,在政府助力下构建以地...
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关乎高校内涵式发展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陷入服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内容适配性不强、多元主体联动服务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基于“共同体”概念及其典型特征,在政府助力下构建以地方高校为核心主体的五重乡村振兴共同体,有助于突破困境并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服务乡村的路径将从二元耦联转向多重共同体共促、从单向嵌入转向多重共同体网络式推进、从外源驱动为主转向内发服务为主、从驻派式关联转向项目式运作。完成这些路径转向是地方高校突破服务困境走向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振兴
地方高校
共同体
乡村振兴共同体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民营企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731家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怀英
高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3,共8页
乡村民营企业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系统解构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据湖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千村调研”获得的731家乡村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WSR方...
乡村民营企业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系统解构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据湖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千村调研”获得的731家乡村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WSR方法论为理论基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乡村民营企业提升乡村振兴绩效的多重影响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财务基础、支持措施、企业信息化、机会识别能力及社会关系网络是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障和内在驱动力,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外部赋能推动型、主动作为推动型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型是乡村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种可行路径;无论乡村民营企业通过哪条路径提高乡村振兴绩效,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前因条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应通过加大政府精准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乡村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有效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等措施高效推动企业更好参与乡村振兴,开创共同富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民营企业
乡村振兴共同体
WSR方法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时代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山东曹县“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纪小乐
石莹
机构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出处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基金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重大课题“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数字金融的作用”(23Z08)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高校思政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20CSZJ42)。
文摘
在数字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促进了村民合作,形成众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淘宝村”,使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基于共同体思想,提出“乡村振兴共同体”理论框架。“乡村振兴共同体”包含精神共同体、人的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共同体,三者形成由内而外的逻辑架构。以人的振兴、组织的振兴和自然生态的振兴三个层面的“振兴”作为核心共识,形成“乡村振兴共同体”中的“精神共同体”;以精神共同体构建包含政府、企业家、村民等群体的“人的共同体”;“人的共同体”与村落所处自然环境构成更大维度上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由此构成“乡村振兴共同体”的三个维度。“乡村振兴共同体”立足中国人民对家乡和土地的深厚情感,充分发挥乡村熟人或半熟人社会的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以长远发展目标凝聚人心,形成乡村发展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人才吸引—共同富裕”正向循环,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共同体
数字经济
乡村
全面
振兴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munity
digit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与人才回流吸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帆
曹阳
机构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文摘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农村居民对于自我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将植根于社会整体收益的显著改善,而乡村振兴作为聚合多元要素力量而创新实施、加速发展的手段,为聚合多元要素和分散力量提供了有利渠道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就应强化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与组织功能,并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础上实现受益面扩展,以及完善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治理机制,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为加强共同体人才队伍建设,未来应采取“量”“质”政策、优化要素配置、拓展就业领域、强化职业培训、加大科技投入,使返乡回流人员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关键词
共同
富裕
乡村振兴共同体
人才回流
农业产业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文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金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编号:VAA230006)
2021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评估标准研究”(编号:JGY2021027)
2023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高中教师队伍优化建设研究”(编号:2023JD06)。
文摘
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关乎高校内涵式发展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陷入服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内容适配性不强、多元主体联动服务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基于“共同体”概念及其典型特征,在政府助力下构建以地方高校为核心主体的五重乡村振兴共同体,有助于突破困境并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服务乡村的路径将从二元耦联转向多重共同体共促、从单向嵌入转向多重共同体网络式推进、从外源驱动为主转向内发服务为主、从驻派式关联转向项目式运作。完成这些路径转向是地方高校突破服务困境走向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
振兴
地方高校
共同体
乡村振兴共同体
高质量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community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munity
high quality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民营企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731家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怀英
高欣
机构
吉首大学商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供需高度动荡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与应急响应机制研究——组织韧性视角”(72063008)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加快湖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XSP22ZDI013)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企业动态能力对组织脆弱性的影响机制研究”(CX20221097)。
文摘
乡村民营企业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系统解构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据湖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千村调研”获得的731家乡村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WSR方法论为理论基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乡村民营企业提升乡村振兴绩效的多重影响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财务基础、支持措施、企业信息化、机会识别能力及社会关系网络是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障和内在驱动力,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外部赋能推动型、主动作为推动型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型是乡村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种可行路径;无论乡村民营企业通过哪条路径提高乡村振兴绩效,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前因条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应通过加大政府精准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乡村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有效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等措施高效推动企业更好参与乡村振兴,开创共同富裕新格局。
关键词
乡村
民营企业
乡村振兴共同体
WSR方法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Keywords
rural private enterprise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munity
WSR methodology
fsQCA
分类号
F276.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时代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山东曹县“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纪小乐
石莹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与人才回流吸收
李帆
曹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
刘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民营企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731家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张怀英
高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