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时代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山东曹县“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纪小乐 石莹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在数字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促进了村民合作,形成众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淘宝村”,使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基于共同体思想,提... 在数字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促进了村民合作,形成众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淘宝村”,使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基于共同体思想,提出“乡村振兴共同体”理论框架。“乡村振兴共同体”包含精神共同体、人的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共同体,三者形成由内而外的逻辑架构。以人的振兴、组织的振兴和自然生态的振兴三个层面的“振兴”作为核心共识,形成“乡村振兴共同体”中的“精神共同体”;以精神共同体构建包含政府、企业家、村民等群体的“人的共同体”;“人的共同体”与村落所处自然环境构成更大维度上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由此构成“乡村振兴共同体”的三个维度。“乡村振兴共同体”立足中国人民对家乡和土地的深厚情感,充分发挥乡村熟人或半熟人社会的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以长远发展目标凝聚人心,形成乡村发展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人才吸引—共同富裕”正向循环,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共同体 数字经济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与人才回流吸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帆 曹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农村居民对于自我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将植根于社会整体收益的显著改善,而乡村振兴作为聚合多元要素力量而创新实施、加速发展的手段,为聚合多元要素和分散力量提供了有利渠道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就应强化基层党...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农村居民对于自我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将植根于社会整体收益的显著改善,而乡村振兴作为聚合多元要素力量而创新实施、加速发展的手段,为聚合多元要素和分散力量提供了有利渠道路径。推进乡村振兴共同体建设就应强化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与组织功能,并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础上实现受益面扩展,以及完善乡村振兴共同体的治理机制,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为加强共同体人才队伍建设,未来应采取“量”“质”政策、优化要素配置、拓展就业领域、强化职业培训、加大科技投入,使返乡回流人员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共同体 人才回流 农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关乎高校内涵式发展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陷入服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内容适配性不强、多元主体联动服务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基于“共同体”概念及其典型特征,在政府助力下构建以地... 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关乎高校内涵式发展与乡村现代化进程。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陷入服务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内容适配性不强、多元主体联动服务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基于“共同体”概念及其典型特征,在政府助力下构建以地方高校为核心主体的五重乡村振兴共同体,有助于突破困境并推动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共同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服务乡村的路径将从二元耦联转向多重共同体共促、从单向嵌入转向多重共同体网络式推进、从外源驱动为主转向内发服务为主、从驻派式关联转向项目式运作。完成这些路径转向是地方高校突破服务困境走向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 共同体 乡村振兴共同体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营企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731家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怀英 高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3,共8页
乡村民营企业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系统解构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据湖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千村调研”获得的731家乡村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WSR方... 乡村民营企业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系统解构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据湖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千村调研”获得的731家乡村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WSR方法论为理论基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乡村民营企业提升乡村振兴绩效的多重影响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财务基础、支持措施、企业信息化、机会识别能力及社会关系网络是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障和内在驱动力,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外部赋能推动型、主动作为推动型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型是乡村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种可行路径;无论乡村民营企业通过哪条路径提高乡村振兴绩效,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前因条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应通过加大政府精准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乡村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有效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等措施高效推动企业更好参与乡村振兴,开创共同富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营企业 乡村振兴共同体 WSR方法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