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建设行动中治理共同体的生成过程及运行机制——以Q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磊 孙瑗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目标,要求其向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模式转变。治理共同体依托于乡土社会长期孕育的共同情感,是一种富有弹性、可依情境变化而被灵活建构的治理样态。对Q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案例研究发现,乡村建... 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目标,要求其向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模式转变。治理共同体依托于乡土社会长期孕育的共同情感,是一种富有弹性、可依情境变化而被灵活建构的治理样态。对Q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案例研究发现,乡村建设行动中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遵循着“激活-形塑-行动”的整体过程。需求与资源两种要素的双向耦合刺激“共同意识”的生成,而通过共识汇集、规则筛选和约束吸纳三重维度,治理共同体得以形塑和明确行动边界。在具体行动中,民主协商、核心领导、行动激励和风险包容等四项机制保证了治理共同体的有序运行和效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人居环境整治 治理共同体 共同体形塑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对乡村建设行动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鹏 罗小龙 顾宗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发达地区综合性乡村建设行动的地方典型实践。文章通过对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历程和特征的梳理,从理念和机制层面总结江苏经验。在理念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基于价值挖掘的乡村地域功能重塑和基于集成行动...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发达地区综合性乡村建设行动的地方典型实践。文章通过对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历程和特征的梳理,从理念和机制层面总结江苏经验。在理念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基于价值挖掘的乡村地域功能重塑和基于集成行动的乡村地域系统重构,准确把握了乡村振兴的要义。在机制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构建起“组织+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专项+协同”的资金统筹机制、“规范+人才”的技术支撑机制以及“政府+市场”的主体参与机制,实现从要素叠加、维度累进到建设长效机制的结构性嵌入。基于江苏经验,认为乡村建设行动的要点在于塑造特色多元的乡村地域功能、构建系统高效的乡村建设体系、形成梯度有序的乡村建设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特色田园乡村 经验启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主体性参与: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侯同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农民主体性参与是推动乡村建设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其作用发挥不仅要以提高农民参与能力为基础,更要通过优化治理结构保障农民参与权利。基于鲁镇乡村建设行动案例,发现其陷入了农民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困境,表现为农民的被动参与、消极参... 农民主体性参与是推动乡村建设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其作用发挥不仅要以提高农民参与能力为基础,更要通过优化治理结构保障农民参与权利。基于鲁镇乡村建设行动案例,发现其陷入了农民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困境,表现为农民的被动参与、消极参与和牟利参与,违背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公益性参与的初衷。权利挤压是农民主体性参与缺失的生成逻辑:为了顺利开展高标准乡村建设行动,地方政府凭借与村庄精英和工商资本的目标合意形成利益共同体,并基于资源共注和收益分配强化利益整合。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村庄精英和工商资本分别以行政约制、有限动员和机会隔离的方式,排斥目标不同、资源不足的普通农民,这挤压了农民参与的权利,导致农民主体性参与缺失。破解农民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困境,需要适当给予基层自由裁量权、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强化农民参与的责任意识以激活村社集体,以保障农民参与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农民主体性参与 利益共同体 权利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农户参与的调查与分析——以盘州市东冲村为例
4
作者 吴万庆 周丕东 梁龙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农户是乡村建设行动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促进农户参与乡村建设,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真正搞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盘州市石桥镇东冲村农户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的现状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农户是乡村建设行动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促进农户参与乡村建设,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真正搞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盘州市石桥镇东冲村农户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的现状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当地农户参与乡村建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冲村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较高,占89.5%,没有参与意愿只有10.5%;性别、身体健康状况、乡村建设前景、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当地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增加农村健康投入、提高村民认知、完善农户参与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等促进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农户参与 调查与分析 盘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西藏自治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路径探究
5
作者 李国斌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乡村建设行动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随着我国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乡村建设也成为西藏“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平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 乡村建设行动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随着我国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乡村建设也成为西藏“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平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抉择;实施乡村建设必须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生态保护第一、高质量发展、乡村发展规律等价值原则。文章提出要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规划、人居环境、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路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振兴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乡村建设行动:路径及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法稳 胡梅梅 王广梁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共3页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应着力提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水平...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应着力提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为此,应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重点任务,坚持“两大原则”,遵循“一大规律”,加强“两大支撑体系”“三大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振兴战略 基本公共服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的优势与启示——以浙江省黄岩区乡村振兴实践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贵庆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1期10-18,共9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汇聚力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近年来我国各地相关实践综述,并结合笔者8年来组织同济师生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实证,提出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6大优势...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汇聚力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近年来我国各地相关实践综述,并结合笔者8年来组织同济师生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实证,提出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6大优势,即:以研究为先导汇聚科研力量精准施策;以文化为视角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导乡建适用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决策咨询;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再指导实践;持续跟进的在地化服务。展望“十四五”,以校地合作更好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提出6点启示,即:明确中央提出乡村建设行动的特定目标;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以邻近原则开展校地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知识技能培训;组织保障给予可持续校地合作政策支撑;加强专业化指导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行动 校地合作 黄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山西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邢宇 常甜甜 +1 位作者 张明如 夏庆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9期236-238,共3页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加快农产品特色资源优势转化。在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背景下,优先发展生产,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省为例,系统整理了山西农产品品牌市场情况...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加快农产品特色资源优势转化。在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背景下,优先发展生产,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省为例,系统整理了山西农产品品牌市场情况与注册数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农产品市场品牌培育情况。对于存在的不足,从品牌文化内涵、产品技术研发、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农产品区域品牌 培育路径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参与:从阶梯到框架 被引量:34
9
作者 邓大才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7,F0002,共13页
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农民参与,而农民参与的有效性则由参与框架决定。通过对8个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乡村建设行动作为一个行动单元,其参与有着治理的共性,也有着建设行动的治理特性。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参与由政府、村庄和农... 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农民参与,而农民参与的有效性则由参与框架决定。通过对8个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乡村建设行动作为一个行动单元,其参与有着治理的共性,也有着建设行动的治理特性。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参与由政府、村庄和农民共同促成,缺一不可。机会-赋权、意愿-责任、规则-程序3个维度决定的农民参与程度构成了农民的参与框架。农民参与框架的3个维度又可分解为8个要素。由3个维度和8个要素构成的参与框架共同决定着农民参与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参与框架 参与阶梯 参与要素 参与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2035的乡村建设行动:何谓、为何与何为?——基于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 被引量:37
10
作者 萧子扬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既是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对百年乡村建设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确保我国能够基本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可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既是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对百年乡村建设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确保我国能够基本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可见,及时运用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对乡村建设行动进行系统剖析,具有高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因而必须重点把握我国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建设行动的百年发展脉络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基本原则、主要路径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振兴战略 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农民声音的有效表达与责任效力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利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8,共10页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国家进行积极干预的同时,也要充分倾听基层心声,重视农民的声音。在理论层面上,有效的声音表达有利于了解农民需求偏好、形成集体共识、提升基层责任、改善公共物品供给。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声音的有...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国家进行积极干预的同时,也要充分倾听基层心声,重视农民的声音。在理论层面上,有效的声音表达有利于了解农民需求偏好、形成集体共识、提升基层责任、改善公共物品供给。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声音的有效表达需要一定的条件,取决于村庄横向上的“反弹效应”和政府纵向上的“反馈效应”。横向的“反弹效应”遵循“便利性”和“承认性”两大标准,由此形塑“责任农民”;纵向的“反馈效应”要求政府及时、有效回应农民声音,由此形塑“责任政府”。两大效应根据强弱程度的不同分别形成“理想类型”“弱效应表达”“杂乱无章表达”“无声与沉默”四种表达类型。乡村建设行动的推进需要建立多层次、制度化的声音表达体系,提升农民声音表达的有效性,在建设过程中促进声音表达与责任效力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行动 农民声音 有效表达 责任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文成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11期24-30,共7页
乡村建设行动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先后部署开展了乡村改造、乡村重建、乡村改革和乡村振兴,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建设发展道路。但是,当前我国乡村发展还是短板弱项、薄弱环... 乡村建设行动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先后部署开展了乡村改造、乡村重建、乡村改革和乡村振兴,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建设发展道路。但是,当前我国乡村发展还是短板弱项、薄弱环节,必须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把握"八大关键",坚持规划先行,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房建设质量改善、数字乡村建设、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做好政策衔接配套,坚持久久为功;同时,需要强化政策保障,满足人才、用地、资金需求,加强法治建设和监督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传统脉络 关键举措 政策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卫军 冯芊芊 《河南农业》 2021年第30期50-52,55,共4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部分农民道德水准下降、部分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部分农民道德水准下降、部分村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有些乡村公共文化事业滞后等。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具体的对策:进一步发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加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度、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提升乡村公共文化事业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文化建设 困境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视角下的乡村建设行动:转型、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敏钰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3期117-120,共4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治理理论的不断成熟,数字乡村建设成为现阶段乡村建设行动的最新方向。为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笔...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治理理论的不断成熟,数字乡村建设成为现阶段乡村建设行动的最新方向。为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数字治理的视角出发,对现阶段乡村建设行动的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集中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乡村建设行动必将以乡村居民为核心,以人才和技术为重要驱动,朝着数字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积极引入数字化人才,明确村民主体地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以期为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现代化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贤举能:新乡贤嵌入乡村建设行动的机制完善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巧艳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2期20-21,共2页
新乡贤是新时代辅助乡村治理主体的社会贤达,是管理乡村公共事务的“好帮手”,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同时也是突发应急管理事件的“应对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乡村建设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因其制度保障机制... 新乡贤是新时代辅助乡村治理主体的社会贤达,是管理乡村公共事务的“好帮手”,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同时也是突发应急管理事件的“应对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乡村建设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因其制度保障机制的缺失、多元年轻主体的缺乏以及新乡贤自身能力不足,致使新乡贤嵌入乡村建设行动受到了阻碍,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完善乡村建设行动的选贤机制、健全新乡贤队伍的吸纳机制以及优化乡村建设行动的整合机制,克服新乡贤嵌入乡村建设行动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建设行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广西农村厕所革命的困境与破解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品品 陈会方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厕所是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厕所卫生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厕所革命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切入点,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环节。广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设轻管理等困境。因此需要针对... 厕所是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厕所卫生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厕所革命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切入点,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环节。广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设轻管理等困境。因此需要针对问题,采取结合区域特性差异推进、加大财政的转移力度、加强宣传强化管理等措施,以保障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乡村有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广西农村 厕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7
作者 刘景芝 耿晓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6-47,共2页
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三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要开好局、起好步,由顶层设计到具体政策举措的全面实施,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三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要开好局、起好步,由顶层设计到具体政策举措的全面实施,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为农民而建设”的理念,始终体现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要坚持统筹规划,避免大拆大建,重视农民主体地位,注重生态保护,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县乡功能衔接,并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乡村建设行动有效衔接的机制创新——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例
18
作者 陈伯仁 吴纪树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5期156-159,共4页
万达开区域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减贫治理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衔接困难。对此,可以延续在脱贫攻坚阶段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协同发展的前... 万达开区域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减贫治理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衔接困难。对此,可以延续在脱贫攻坚阶段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探索万达开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域的适度分离,通过政策、人才、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机制创新,推进万达开区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达开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乡村建设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下村容村貌规划问题研究
19
作者 张丽莹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7期59-61,共3页
国家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需要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的建设。村容村貌规划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部分乡村在建设实施中,村容村貌规划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刀阔斧”开发导致资源破坏严重、盲目复制,从而忽略了自... 国家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需要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的建设。村容村貌规划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部分乡村在建设实施中,村容村貌规划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刀阔斧”开发导致资源破坏严重、盲目复制,从而忽略了自身乡村特色风貌与优势资源的开放和利用。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村容村貌规划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建设中,充分体现村庄特色和乡土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振兴战略 村容村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的政策嵌入、空间重构与技术赋能 被引量:33
20
作者 武小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2,共14页
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借鉴世界乡村复兴的成功经验有着内在的必要性。文章以"嵌入性"为分析视角,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空间—技术"三大维度重点考察了法国乡村建... 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借鉴世界乡村复兴的成功经验有着内在的必要性。文章以"嵌入性"为分析视角,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空间—技术"三大维度重点考察了法国乡村建设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法国乡村建设主要遵循三条规律:在本原性层次上,通过多元化的"政策嵌入"营造积极的乡村复兴环境,进而达到清除弊害政策、破解建设壁垒以及增强乡村复兴内在动力的目的;在实践性维度上,通过产业集中、中小企业转型、地域功能分类的"空间嵌入"策略,推进乡村要素资源的重组与优化,进而增强乡村空间的整体性治理能力;在方法论层次上,通过多类"技术嵌入"乡村空间,以达到再造乡村复兴手段与"主体赋能"的根本目的。因此,营造网络化的乡村政策环境,推进乡村的"分类振兴"与"适度集中",以及强化技术驱动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嵌入性 空间重构 技术赋能 数字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