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收缩背景下青冈县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1
作者 徐亚彩 姜鸿涛 +3 位作者 于吉鹏 姜明伟 齐爽 于美玲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54-58,共5页
伴随国内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乡村居民点发展面临各种挑战。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青冈县行政辖区内165个行政村所辖864个乡村居民点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乡村发展潜力分为低、... 伴随国内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乡村居民点发展面临各种挑战。文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青冈县行政辖区内165个行政村所辖864个乡村居民点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乡村发展潜力分为低、中、高三级,依据乡村发展潜力等级提出乡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策略,助力青冈县乡村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乡村居民点 潜力评价 环境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明收缩视角的温岭市乡村居民点空间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玉娟 吴洋阳 +1 位作者 林姗姗 洪燕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64,共8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发展成为必然。基于精明收缩的视角,以温岭市为例,从自然、区位、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4个维度来构建乡村居民点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乡村居民点发展潜力等级划分,然后运用核密度分析和加权V...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收缩发展成为必然。基于精明收缩的视角,以温岭市为例,从自然、区位、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4个维度来构建乡村居民点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乡村居民点发展潜力等级划分,然后运用核密度分析和加权Voronoi图等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乡村居民点的优化集聚方向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集聚型、内部整理型、拆迁合并型和特色保护型4类乡村居民点提出了不同的空间优化模式与策略,最终实现空间的“精明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明收缩 乡村居民点 核密度分析 加权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明收缩”的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以湖北省宜昌市龙泉镇为例 被引量:40
3
作者 周洋岑 罗震东 耿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1,共6页
长期以来,山地地区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乡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村民生活品质不高,因此有必要对部分乡村空间进行收缩集聚。然而,当前关于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的理念滞后、手段简单及实施机制缺乏,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的... 长期以来,山地地区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乡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村民生活品质不高,因此有必要对部分乡村空间进行收缩集聚。然而,当前关于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的理念滞后、手段简单及实施机制缺乏,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的基本要求。文章针对当前规划困境,提出基于"精明收缩"的山地乡村居民点集聚规划方法体系,并以湖北省宜昌市龙泉镇为例,指出需在"精明收缩"理念的指导下,以发展为基本导向,从村民的真实需求出发,构建多规协调的系统性规划方法体系,同时通过精细化的实施机制设计,保障规划有效实施,从而助推山地乡村居民点的主动收缩,实现乡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乡村居民点 集聚 精明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一体化下乡村居民点合理集聚的方式——以吴江黎里镇浦南片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银波 蓝祧彪 毕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59,共5页
通过分析目前发达地区乡村居民点"撤并"存在的问题,整合城镇化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以及乡村特质三方面因素与发展目标,确定了乡村居民点集聚合理度评价因子,构建了集聚合理度评价体系,提出了几种可能的集聚模式。将该方... 通过分析目前发达地区乡村居民点"撤并"存在的问题,整合城镇化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以及乡村特质三方面因素与发展目标,确定了乡村居民点集聚合理度评价因子,构建了集聚合理度评价体系,提出了几种可能的集聚模式。将该方法应用于吴江黎里镇浦南片区,确定了其乡村居民点撤并方向、集聚形态,提出了木桶效应集聚能力建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 乡村居民点 特质 维育 集聚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晓燕 《福建建设科技》 2019年第5期5-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面临着重构和优化,以适应快速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本文试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对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重构模式进行研究。运用学科类比思想,借鉴计算机科学中重构理念,界...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居民点体系面临着重构和优化,以适应快速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本文试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对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重构模式进行研究。运用学科类比思想,借鉴计算机科学中重构理念,界定了乡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概念。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乡村居民点类型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四种空间重构模式分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乡村居民点体系 重构 模式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思路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爱军 《山西建筑》 2005年第21期53-54,共2页
以阳曲县为例,通过分析其居民点布局现状特征,提出了乡村居民点布局调整的具体思路,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全县范围内实行迁村并点,有效地促进了人口与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
关键词 乡村居民点 中心村 乡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山区县域乡村空间发展引导的探索和实践——以岷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沈婕 王瑾 马远航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近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乡村的关注持续升温,乡村地区发展开启新的局面。然而我国西北山区乡村发展面临生态系统脆弱、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乡村的无序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人口、贫困、环境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词 西北山区 村庄布局 乡村空间 人居环境建设 乡村发展 环境承载能力 乡村居民点 乡村地区 适宜性评价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上海郊区乡村规划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璐茜 张劭祯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5期36-41,86,共7页
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一波乡村建设的浪潮,各地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乡村居民点的规划设计工作,这是我国乡村规划的开端。本文从乡村居民点的总体布局、空间规划和集体住宅设计三个层面,解读了1959—1960年间上海地区乡村居民点的规划... 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掀起了一波乡村建设的浪潮,各地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乡村居民点的规划设计工作,这是我国乡村规划的开端。本文从乡村居民点的总体布局、空间规划和集体住宅设计三个层面,解读了1959—1960年间上海地区乡村居民点的规划设计实践。研究发现,建国初期的乡村规划尚在探索阶段,许多方法借鉴了同时期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因而脱离了乡村的实际情况。但随着认识的深入,规划设计的方法也不断地转变和发展,在该过程中,上海地区的规划设计实践亦体现出强烈的地方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居民点 总体布局 空间规划 住宅设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居住环境的综合改善
9
作者 苏沙 《住宅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38-42,共5页
1979年至1987年,全国兴建乡村住宅56亿平方米,约8千万户迁入新居。全国平均每个乡村居民的住宅建筑面积由1979年11平方米增加到1987年的19平方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已经解决了居住问题。
关键词 居住环境 乡村居民点 住宅建筑面积 乡村发展 村镇规划 规划设计 空间层次 建设规划 物质要素 空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多地开展“智能乡村”建设
10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3期39-39,共1页
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创新、数字开发和信息通信技术部日前宣布,将试行“智能乡村”一体化服务项目。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北临北冰洋,气候严寒,境内广泛分布山地与苔原,陆地几乎全部是永久冻土。这里农村地区人口稀少、分散,居民在... 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创新、数字开发和信息通信技术部日前宣布,将试行“智能乡村”一体化服务项目。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北临北冰洋,气候严寒,境内广泛分布山地与苔原,陆地几乎全部是永久冻土。这里农村地区人口稀少、分散,居民在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方面存在许多不便。2019年,当地政府宣布,覆盖全共和国人口99.3%的512个乡村居民点都已接通互联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永久冻土 一体化服务 人口稀少 乡村居民点 北冰洋 互联网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规划的思考与探索
11
作者 吴文媛 《住区》 2015年第5期72-81,共10页
一直以来,乡村都在规划编制区以外,也缺少相应的建设规范,因为规划编制是公共投资的重要指导依据,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就是对外部性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所以,突然大量涌现的乡村规划中的问题除了缺少可依赖常识性知识,还呈现出方法论上的... 一直以来,乡村都在规划编制区以外,也缺少相应的建设规范,因为规划编制是公共投资的重要指导依据,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就是对外部性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所以,突然大量涌现的乡村规划中的问题除了缺少可依赖常识性知识,还呈现出方法论上的文艺化和面对问题的无措。一、有必要厘清的乡村规划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关于生态系统在乡村,之所以不说农村的生态,是因为生态本是一个系统,不存在城市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 建设规范 公共投资 外部性 乡村居民点 民俗旅游 生物动力学农业 环境品质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部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及问题探讨——以滕州市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青 赵瑾 +1 位作者 姜兆瑞 李红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2-47,共6页
以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南部地区县级市滕州为例,探讨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在位于交通廊道、人口密集、远离特大城市且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滕州市也具有半城市化特征。同时分析了这种半... 以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山东南部地区县级市滕州为例,探讨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在位于交通廊道、人口密集、远离特大城市且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滕州市也具有半城市化特征。同时分析了这种半城市化地区存在的问题,指出在该地区进行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关注乡村居民点的整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加强对这类地区乡村居民点建设和用地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乡村居民点 滕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