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的未来图景——基于G省Q州104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调研
1
作者 杨秀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2,共5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的有效发挥是打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实证研究表明,由结构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变革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构成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五维”模型具有... 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的有效发挥是打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实证研究表明,由结构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变革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构成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五维”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当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规约性”困境。为此,亟须提升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的本体论认知,确立培育尺度,优化外在规约性领导力,将价值共识性领导力置于重要地位,实现外在规约性领导与价值共识性领导的统一,从而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领导力的整体提升,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校长领导力 外在规约 价值共识 乡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美育浸润的行动阻碍与优化策略
2
作者 韩闰轩 杨若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9-44,共6页
乡村美育浸润是乡村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更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乡村小规模学校美育浸润拥有宏观省市县乡阶梯统筹、中观资源端口机制协同、微观主体共育的内在结构。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美育浸润面临... 乡村美育浸润是乡村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更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乡村小规模学校美育浸润拥有宏观省市县乡阶梯统筹、中观资源端口机制协同、微观主体共育的内在结构。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美育浸润面临着政府嵌入细化不足、认知嵌入效度欠佳、认同嵌入屏障未破、经济嵌入适配较弱、教育嵌入主体缺失等行动阻碍。这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艺术知识普及、美育认同建构、合理适配的经济支持以及美育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予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浸润 乡村小规模学校 立德树人 嵌入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丹 范先佐 郭清扬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确保乡村儿童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但现实中,小规模学校布局仍存在诸多问题:布局分散程度高;决策中缺少科学的程序和技术;布局规划中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弱势学生... 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确保乡村儿童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但现实中,小规模学校布局仍存在诸多问题:布局分散程度高;决策中缺少科学的程序和技术;布局规划中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弱势学生入学机会不均等;校际空间隔离,跨校资源共享难以稳定持续等。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的逻辑理路:以教育规划理论引领布局优化的教育功能发挥;以“公平、效率、质量”框架重构布局规划目标;以“集中+分散”布局结构为乡村振兴奠定教育服务基础;以“入学可达性提升”促进乡村儿童入学机会均等;以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同时,围绕“空间可达、服务范围、学校规模、校际发展优质均衡程度、能否促进学校传承乡土文化”等维度因地制宜设置学校布局标准,并提供支持性策略,主要包括:综合区位因素,构建小规模学校布局与乡村振兴规划融合系统;以参与式GIS技术为基础,优化学校布局规划程序;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妥善处理好布局规划中的伴生问题;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小规模学校与县镇学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小规模学校 布局优化 优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负增长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9
4
作者 秦玉友 綦文惠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0,共9页
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农村学校的基本类型。从教育自身发展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主导性任务要求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看,人口质量提升“窗口期”需要及时促进农村教育高... 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农村学校的基本类型。从教育自身发展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主导性任务要求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看,人口质量提升“窗口期”需要及时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发展前景迷茫、规模效益衰减、资源效能不足和管理模式异化等现实困境,制约着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此,应主动适应人口质量红利期新形势,从前景规划、学制整合、标准多维、资源提效和管理赋权五个方面应对现实困境,积极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乡村小规模学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知识共享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动因、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丹 高杨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超越仅依靠外部资源补偿的传统思路,探索“集群知识共享”的有效路径,是克服小规模学校空间隔离、资源不足、发展依附性困境的关键。在集群知识共享理论视... 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超越仅依靠外部资源补偿的传统思路,探索“集群知识共享”的有效路径,是克服小规模学校空间隔离、资源不足、发展依附性困境的关键。在集群知识共享理论视域下,目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和教师等主体在集群知识共享中参与不足,集群学校共享知识范围狭窄且合作深度不够,知识共享中学校偏重自身利益,学校间竞争大于合作,知识共享方式比较单一。为此,应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优化小规模学校集群知识共享网络,强化“谁共享谁受益”的知识共享主体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各类知识有序共享,营造“合作共生”的集群知识共享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知识共享 乡村小规模学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转型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演进及其特征——基于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文本互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男 吴霓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90,共11页
在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和出生人口减少的实际现状、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推进的多重张力之间,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现有国家政策和31个省(... 在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和出生人口减少的实际现状、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推进的多重张力之间,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现有国家政策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政策演进理路与特征、政策文本的互动模式,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切入点。研究发现,乡村教育的政策体系直接受到国家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各个省份通过地方政策的制定,因地制宜地配套落实国家政策,彰显出地方政策的创造性。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在多重转型的背景下,政策文本的互动呈现出从效率与规模转向公平与质量的价值立场、从行政发包转向协调互动的央地互动模式、从职责同构转向有序超越的县级包干模式三大特征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转型 乡村小规模学校 政策演进 文本互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卓越教育的潜力、障碍与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帅 凡勇昆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61,共15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神经末梢”,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英国经验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有潜力通过卓越的领导、个性化教学和有想象力的课程、更安全的学校环境等提供卓越教育;但...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神经末梢”,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英国经验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有潜力通过卓越的领导、个性化教学和有想象力的课程、更安全的学校环境等提供卓越教育;但与此同时仍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尤其是师资与经费挑战对提供卓越教育构成的现实障碍。在探索消解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障碍上,英国主要围绕经费与资源支持、高质量人才供应链保障、学校治理方式变革三方面实践发力。借鉴英国经验,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有赖基于证据的政策干预、立足整个乡村社区进行有效规划与更广泛的对话,以探索适合本地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支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卓越教育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3-47,共5页
人口规模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少子化特征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权的功能更加凸显,并为开展小班小校教育形态的探索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少子化和城镇化导致生源减... 人口规模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少子化特征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权的功能更加凸显,并为开展小班小校教育形态的探索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少子化和城镇化导致生源减少和学校数量减少,生源减少导致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和公用经费紧张,教学质量低下导致群众对小规模学校失去信心等。新形势下要实现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单纯依靠人口数据为依据的学校撤并方案,设置多维度的学校撤并方案;合理运用政策工具,优化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政策供给;开展小班小校的办学探索,实现特色发展;吸纳社会力量,形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教育 人口发展新形势 生源减少 学校撤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立艳 刘肖 张翔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0-44,共5页
依据全视角学习理论,学生学习包含“互动”与“获得”两个过程,涉及“动机”“内容”和“互动”三个维度。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支持体系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三方主体,支持方式则涉及情感支持、智力支持和环境支持。据此观之,乡村小... 依据全视角学习理论,学生学习包含“互动”与“获得”两个过程,涉及“动机”“内容”和“互动”三个维度。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支持体系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三方主体,支持方式则涉及情感支持、智力支持和环境支持。据此观之,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学校的基本形态,其学生的学习存在家庭情感支持不足、学校智力支持乏力、社区环境支持式微,直接影响其学习质量。为此,需要强化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习支持的“温度”;做实学校对学生的智力支持,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习支持的“效度”;盘活乡村社区环境育人功能,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习支持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学生 学习支持体系 全视角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吉珍 梁妍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乡村教育能否实现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 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乡村教育能否实现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表明,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婚姻、学历、教龄、职称、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减轻乡村女性教师的工作压力;给予乡村未婚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才能;多渠道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采取适合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的办法;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教育良好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小规模学校 教师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忠琴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9,共4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有着丰富的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可用于学校教育生产。从空间社会学视角审视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空间环境与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物理空间位置不合理,办学空间封闭,与乡村融合不足,学校特色不明... 乡村小规模学校有着丰富的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可用于学校教育生产。从空间社会学视角审视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空间环境与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物理空间位置不合理,办学空间封闭,与乡村融合不足,学校特色不明显;课程与教学设置方面未能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和教学空间场所;学校师生并未与学校、村落形成紧密的人际空间。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需要充分审视学校与乡村的关系,充分开发乡村学校的特有空间资源,增强乡村师生与乡村学校以及乡村的亲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空间社会学 空间生产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建设及其启示
12
作者 尹向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72-76,共5页
联盟发展模式是美国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动因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倒逼,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合力推动。美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运行建立了以乡村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组... 联盟发展模式是美国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动因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倒逼,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合力推动。美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运行建立了以乡村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组织目标、信任合作的组织成员关系、共同治理和赋权的治理方式、与外界合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旨在持续提升质量的评估机制。美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起到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话语权与影响政策制定,促进资源共享与降低办学成本,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乡村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美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组建经验对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建设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乡村小规模学校 学校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表征与发挥
13
作者 赵丽娟 王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9,共4页
在振兴乡村教育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正视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空间挑战。从空间的视角切入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乡村场域中发挥着独特的空间价值,在教育性上表征为突破常规的教育空间使用策略,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势利导;在文化性上表征为... 在振兴乡村教育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正视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空间挑战。从空间的视角切入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乡村场域中发挥着独特的空间价值,在教育性上表征为突破常规的教育空间使用策略,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势利导;在文化性上表征为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少年;在社会性上表征为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和保障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双重意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表现出“向城性”“离土化”和“边缘化”等表征。为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发挥,在尊重城乡教育空间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性上的空间优势;树立文化自觉观念,在正确认知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激活乡村少年的“空间想象力”,实现文化性空间的发展;重建社会关系,构筑共生共享空间,促进社会性空间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空间价值 教育性空间 文化性空间 社会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调查报告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共12页
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五周年后,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生活画像、职业境遇、从教心态和留任意愿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发现:本土化和附近性特征明显、六成教师上班通勤时间在半小时内、任教本校前乡土经历丰富、学... 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五周年后,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生活画像、职业境遇、从教心态和留任意愿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发现:本土化和附近性特征明显、六成教师上班通勤时间在半小时内、任教本校前乡土经历丰富、学历层次变化中有大进步、身份类型多元中有主力军、职称结构提升中有改善空间、职龄成熟度最高、收入增长中有新期待、职业印象变化总体稳定、职业满意度总体良好但有改善刚需、未来留任选择高于城区镇区同类学校教师但存有隐忧、事实流动率高于观念流动率等。建议要持续优先解除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塑造他们真正的成就动机和原创价值,使其在乡村振兴的大田野中真正成长为“大先生”“新乡贤”和“人民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 乡村大先生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振兴的国际经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福平 邬志辉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6,共13页
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学校必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表征之一,又是乡村振兴的实质内容所在。现阶段,乡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新发展阶段遇到了较多新问题,成为我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痛... 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学校必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表征之一,又是乡村振兴的实质内容所在。现阶段,乡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新发展阶段遇到了较多新问题,成为我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在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部分西方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走资源依赖型发展之路、内生创新型发展之路、合作联盟型发展之路和领袖治理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乡村小规模学校自身的质量提升,同时也改变了乡村社区落后、凋敝的面貌,不断将乡村社区向特色、现代、文明的方向推进。具体做法包括:利用加权公式资助学生,精准投入教育经费;充分发掘学校自身优势,成立特色品牌学校、开发混龄教育方法;学校之间实现校际联盟,共享学校资源;激发校长各方面领导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等。借鉴国际经验,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可构建以学生需求为标准,辅以专项补助计划作为补充的拨款机制;挖掘地方和学校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促进校际的有效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施差别化教师补偿机制,补充、留住和发展乡村教师。在制定乡村小规模学校振兴的战略中,应根据各地小规模学校的实际生存状况做好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逐步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小规模学校振兴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之困向度分析——基于H省C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实地调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汤颖 邬志辉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大量存在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小规模学校应然的优势功能成为其“留得住”“发展好”的合理理由。但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机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生存和发展中存在来自教育者质量之贫、发...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大量存在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小规模学校应然的优势功能成为其“留得住”“发展好”的合理理由。但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机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生存和发展中存在来自教育者质量之贫、发展之困,教育对象学力基础薄弱、其家庭教养功能失范,以及教育媒介之伤弊的现实困境。厘清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活动要素维度的运行困境,对于改变这一存在群体的既有命运具有“现实之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教育者 教育对象 教育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江宏 王纬虹 李志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39-43,共5页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影响乡村教育质量。通过对重庆市697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调查,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乡村较大规模学校教师以及乡村小规模学校中的村小和教学点教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影响乡村教育质量。通过对重庆市697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调查,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乡村较大规模学校教师以及乡村小规模学校中的村小和教学点教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少培训进修和信息相对闭塞,教学点教师面临的障碍最多;最主要的激励因素是职称和津贴,教学点教师更需要培训进修;支持保障总体不足,教学点教师保障条件更弱。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保障,补足教师发展的短板;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保障,注入教师发展的持续动力;改善教师专业发展条件保障,提高教师发展的同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教师质量 培训进修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集群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英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路径与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丹 范先佐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7,共12页
基于小规模学校隔离程度高、资源匮乏、效益低下等办学困境,英国率先提出并推行集群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校际资源共享,达到共享知识经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业发展成就、推动管理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等目的。在分阶段建立集群、基... 基于小规模学校隔离程度高、资源匮乏、效益低下等办学困境,英国率先提出并推行集群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校际资源共享,达到共享知识经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业发展成就、推动管理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等目的。在分阶段建立集群、基于学校背景划分集群类型的基础上,英国小规模学校在实践中探索校际人力、物力、财力、课程、管理等各类资源的共享路径,包括教师定期跨校交流、教师走教、支教,开展教学发展活动;共享教学设施设备、场地、图书资料等物力资源;共同购买教学设备、开发乡土资源;共享优质课程、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指导类课程等;共同规划集群学校发展,定期开展管理例会、共享管理信息等。同时,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如因地制宜创建集群、优化管理策略、拓宽经费渠道等措施促进学校集群可持续发展。上述实践路径有效促进了英国小规模学校的优质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和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我国小规模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以集群发展突破教育质量困境;多元协同治理促进集群学校平等高效合作;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提供资源支持;找准集群发展核心要素,持续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集群发展模式 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师资难题及其治理——基于共享发展的思路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卫安 岳丹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92,共11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自然减少,乡村学校出现小型化趋势。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缺失等难题,影响了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实现。传统小规模学校独立配置教师的思路面临多重障碍,难以有效解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自然减少,乡村学校出现小型化趋势。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缺失等难题,影响了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实现。传统小规模学校独立配置教师的思路面临多重障碍,难以有效解决课程开设问题。共享发展模式打破了师资配置的学校边界,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依据共享发展的思路,在治理路径上要以“一专多能”培养的教师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基石,完善区域内教师交流、走教制度,并把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同时,通过建立教师“县管校用”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健全促进教师共享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和强化考核监督机制,为学校教师交流共享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共享发展 课程“开齐开足开好” 教师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进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46,共7页
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是集边疆性、民族性、乡村性于一体的独特场域,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教育环境的民族地域复杂性与教育对象行为群体的特殊性二重属性。基于广西边疆县(市、区)... 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是集边疆性、民族性、乡村性于一体的独特场域,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教育环境的民族地域复杂性与教育对象行为群体的特殊性二重属性。基于广西边疆县(市、区)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心理辅导室建有率较低且设施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家校社协同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面对这些困境,需要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并规范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建设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切实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乡村小规模学校 民族文化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