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摄影技术支持下的山地乡村实景三维模型建模——以黔江区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大利 李晗 曾一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70-173,共4页
本人分析了山地乡村实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旋翼无人机对黔江区4个乡镇集镇区进行了倾斜摄影及实景三维模型生产,详细论述了在乡镇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像控点布设、空中三角测量及实景三维模型后期处理优化等技术方法,最后总结了... 本人分析了山地乡村实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旋翼无人机对黔江区4个乡镇集镇区进行了倾斜摄影及实景三维模型生产,详细论述了在乡镇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像控点布设、空中三角测量及实景三维模型后期处理优化等技术方法,最后总结了山地乡村实景三维模型的成果和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乡村实景三维模型建模 Context Cap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拟合映射的女性腰腹臀部三维模型构建
2
作者 林熹妍 姜丽霞 +2 位作者 张倩云 李涛 邹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重构腰腹臀三维模型,提出分段拟合的映射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三维点云及正侧面照片信息,探究特征截面层数并提取射线距离表征三维截面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正侧面照片腰腹臀的宽度及厚度6个尺寸表征二维照... 为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重构腰腹臀三维模型,提出分段拟合的映射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三维点云及正侧面照片信息,探究特征截面层数并提取射线距离表征三维截面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正侧面照片腰腹臀的宽度及厚度6个尺寸表征二维照片轮廓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结合分段策略确定宽度、厚度与射线距离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映射模型。最后通过点坐标求解将射线距离集坐标化,采用点-线-面的建模方法,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映射的腰腹臀部三维模型构建。结果表明:15层特征截面能有效表征腰腹臀部形态,重构误差达6.45 mm。相较于整体拟合,分段策略能显著提升相关性,75.9%样本相关性达到0.85以上,映射模型误差在-1.5~2.5 mm之间。通过重构与实际模型的尺寸对比,发现模型重构误差在3%以内,证明该构建方法的可行性,这可为二维照片轮廓重构三维人体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腹臀部 二维照片轮廓特征 三维截面特征 映射模型 点-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航空摄影三维模型构建与优化
3
作者 刘金沧 袁磊 +1 位作者 马德富 夏进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0,共5页
垂直航空摄影一般用于获取影像数据并制作正射影像图,为进一步挖潜影像数据价值,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本文以垂直航空摄影获取的影像为基础,构建三维模型并探索模型效果优化的方法。具体包括:①分析基于垂直航空影像构建三维模型的可行... 垂直航空摄影一般用于获取影像数据并制作正射影像图,为进一步挖潜影像数据价值,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本文以垂直航空摄影获取的影像为基础,构建三维模型并探索模型效果优化的方法。具体包括:①分析基于垂直航空影像构建三维模型的可行性;②研究通过在不增加航摄成本的情况下,加大影像重叠度以增强三维模型效果的方法;③提出建筑物顶部信息约束的模型优化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重叠度对基于垂直航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的完整性影响较大,采用航向80%的重叠度采集数据,可在不增加航摄工作量的情况下大幅提升建模效果;建筑顶部信息约束建模方法对改善模型完整性非常有效,可在保留建筑顶部细节信息的前提下,大幅度优化建筑边缘形态,在城市规划、执法监测等领域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摄影 三维模型 重叠度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机载武器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
4
作者 胡丙华 晏晖 何红丽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3-669,共7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了弹体高精度几何与纹理建模、弹体三维模型与动态序列影像的自动配准,以及自动寻点、转点跟踪与高精度位姿解算等方法。最后,构建了地面试验验证系统,进行了静态测量数据准确性和动态测量数据有效可靠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与可靠性,实现了基于弹体模型运动过程的三维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武器 飞行试验 三维模型 几何与纹理 模型与影像配准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与隐式 地质统计 智能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层尖灭的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以广西北海市为例
6
作者 张永旺 庞世龙 +3 位作者 花卫华 张文 段剑超 宿紫莹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4-1186,共13页
【研究目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维地质模型是评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难度的基础工作之一。针对现有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中地层分区范围不准确的问题,从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影响因... 【研究目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维地质模型是评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难度的基础工作之一。针对现有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中地层分区范围不准确的问题,从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影响因素的地层尖灭位置合理计算方法。【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地层厚度、钻孔间距、地层埋深、单孔控制范围等因素,在追踪地层分区时确定尖灭位置,由此构建出精度更高的地层曲面。【研究结果】以广西北海市为研究区,利用该区域的钻孔、剖面等实际地质数据,首先建立了统一的地层层序并生成了地层.分区约束,随后成功构建了北海市精细化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通过钻孔数据回代验证和剖面对比分析对模型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显示,该方法构建的模型在关键区域的地层形态与实际钻孔揭露情况吻合度更高,地层接触关系处理更为合理。【结论】提出的基于影响因素的地层尖灭位置计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尤其在处理含复杂地层(如尖灭、不整合接触等)的地质结构时表现出明显优势。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构建的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更为吻合,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质建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可靠的解决思路,对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三维地质 统一地层层序 地层尖灭 地层分区 模型质量评价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点云的树木三维建模方法
7
作者 万里红 曹振宇 +1 位作者 田志林 施艳丽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更好地获取树木三维几何结构信息,解决高精度、高还原度的树木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点云数据的树木三维建模方法。针对TLS扫描存在树叶间隙的遮挡,充分考虑叶片聚集,结合叶片和... 为更好地获取树木三维几何结构信息,解决高精度、高还原度的树木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点云数据的树木三维建模方法。针对TLS扫描存在树叶间隙的遮挡,充分考虑叶片聚集,结合叶片和枝干的形态特征,采用Delaunay三角网和Alpha-shape算法分别对树木叶片和枝干进行模型拟合重建,有效克服了过去树木三维建模枝干结构不真实、器官建模不精细等问题,较好实现了对单棵树木叶片和细小枝干的三维重建。所提方法可为森林结构参数获取和资源经营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能为典型树木的部件级实景三维建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点云 枝叶分离 实景三维 树木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绘草图三维建模自动化算法研究和应用
8
作者 汪伟 郑丹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252,共11页
与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相比,基于草图的三维(3D)模型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更直观的生成方式,可满足手绘草图的设计愿景。然而,由于手绘草图中的信息通常较为稀疏且模糊,从中创建准确的3D形状设计成为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与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相比,基于草图的三维(3D)模型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更直观的生成方式,可满足手绘草图的设计愿景。然而,由于手绘草图中的信息通常较为稀疏且模糊,从中创建准确的3D形状设计成为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手绘草图3D建模自动化算法并应用于汽车模型设计。该系统充分利用用户提供的手绘草图输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估计目标3D模型的无符号距离字段(UDF)。采用行进立方体算法(Marching Cubes),系统从估计的UDF字段中提取汽车模型网格。为增加用户的定制灵活性,还引入了模型编辑功能,允许用户对生成的网格进行灵活修改。通过对汽车模型生成和编辑的定量评估,并与当前领先方法的比较表明:该系统在生成高质量汽车模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仅使用单一草图就成功生成了不同类型的汽车模型,且这些模型具有复杂的局部特征。与其他机器学习结构相比,此方法展现出更高的性能水平,为智能处理手绘草图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强大工具,突显了深度学习在手绘草图3D建模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草图 三维 三维汽车模型 深度学习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磁法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9
作者 罗姣 陈炳锦 +6 位作者 郭文波 熊伯全 王备战 王伟 陈靖 冯凡 徐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提高地质认识与展示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化作用明显,位于区内的金子山金铜多金属矿区多见含磁铁矿角砾状蛇纹岩,与围岩... 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提高地质认识与展示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化作用明显,位于区内的金子山金铜多金属矿区多见含磁铁矿角砾状蛇纹岩,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磁性、电性差异。笔者通过对磁法三维数据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功率谱计算,计算各阶细节异常的场源深度,利用Voxler平台建立三维磁性体模型,推断出岩浆通道与矿体的相对位置,经地质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分解法 磁法 Voxler 三维地质体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技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弼皇 李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实景三维技术逐渐成为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工具。为探讨实景三维技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详细阐述其在数据采集、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技术细节,并分析其在规划设计与优化、公众参与与沟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具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实景三维技术逐渐成为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工具。为探讨实景三维技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详细阐述其在数据采集、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技术细节,并分析其在规划设计与优化、公众参与与沟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实景三维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景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数据采集 模型 乡村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范围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建设及应用研究——以重庆市实景三维模型建设为例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2期61-64,共4页
在分析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的大范围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并以重庆市实景三维模型建设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对大范围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倾斜摄影技术 实景三维 多源遥感影像 CONTEXT CAP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实景建模的无人机航拍参数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焱松 王长君 +1 位作者 郑金子 褚宇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201,共8页
在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实景建模的图像采集过程中,针对无人机(UAV)航拍参数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设置,导致模型测量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航拍关键参数自动计算方法。首先,确认单镜头无人机环绕事故现场航拍的关键参数为航拍高... 在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实景建模的图像采集过程中,针对无人机(UAV)航拍参数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设置,导致模型测量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航拍关键参数自动计算方法。首先,确认单镜头无人机环绕事故现场航拍的关键参数为航拍高度、云台角度和拍摄间隔角,并分析其与成像范围、成像精度以及重叠度的数值关系;然后,构建无人机航拍关键参数计算模型,以给定事故现场场景、无人机技术参数、图像长宽比以及重叠度要求为输入,在事故现场处于有效成像范围且无成像盲区的前提下,以提高图像利用率保障模型精度和呈现效果为目标,自动计算得到航拍参数;最后,结合实例,应用该方法计算无人机航拍参数完成事故现场的图像采集,经测算,构建的事故现场三维实景模型的平均测量误差为1.72%,测量精度为3.54 cm,相较于人工经验法平均误差降低47.56%,精度提高48.40%。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实景建模的航拍参数自动计算,构建厘米级误差的三维实景模型,可提升无人机航拍的参数化和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现场 三维实景 无人机(UAV) 航拍参数 倾斜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地理实体工程化建模技术
13
作者 张元杰 田海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4,共6页
自然资源部提出国家、省、市协同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制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开展全国范围内多类型、多尺度、多粒度基础地理实体建模是实景三维中国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 自然资源部提出国家、省、市协同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研制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开展全国范围内多类型、多尺度、多粒度基础地理实体建模是实景三维中国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基础测绘实际,提出了开展全国基础地理实体工程化、规模化建模的技术思路,对基础地理实体的概念内涵、内容与分类、尺度与粒度、数据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并介绍了工程化实现的3种主要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中国 基础地理实体 工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炜 颜雅涵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0,共9页
【目的】在空间信息模型、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绿地植被作为生命体,其分枝形态和生长过程有别于其他基础设施类型,基于构件的传统信息模型并不能满足绿地的数字... 【目的】在空间信息模型、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绿地植被作为生命体,其分枝形态和生长过程有别于其他基础设施类型,基于构件的传统信息模型并不能满足绿地的数字化需求。针对绿地特征,提出城市绿地信息模型构建方法,用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评估实践。【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数字信息模型标准中绿地相关部分的总结和分析,结合不同应用需求,从模型组成部分、数据逻辑和评估应用途径3个方面,探讨适用于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表达方式。【结果】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空间几何模型和属性关联模型,模型各部分需要基于不同绿地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数据结构化表达。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数据逻辑包含细节层级划分、三维模型构建和生长过程模拟3个部分。在评估分析方面,城市绿地信息模型可以满足三维绿量指标计算、三维景观格局分析和三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实践需求。【结论】基于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构建需求,可以建立相应的框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途径,包括建模标准构建、共享平台开发和生成算法研究3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维绿量 筑信息模型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语法的城市场景建模
15
作者 熊风光 李文清 +3 位作者 朱新杰 谢帅康 宋宁栋 王廷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3-681,共9页
为提高虚拟城市场景建模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语法的过程式城市场景建模方法。该方法作用于初始大小的网格图形,使初始网格经由一系列形状规则的递推过程和路径规划等,完成路网生成和道路分级规划;实施原创性设计策略,通... 为提高虚拟城市场景建模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语法的过程式城市场景建模方法。该方法作用于初始大小的网格图形,使初始网格经由一系列形状规则的递推过程和路径规划等,完成路网生成和道路分级规划;实施原创性设计策略,通过定义不同模型生成的形状语法规则,过程式自动生成城市场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形状语法的过程式城市场景建模方法可以灵活、高效构建城市场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式 形状语法 网格细分 路网生成 路径规划 三维模型生成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的水下隧道地质建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凯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2,共7页
研究目的:工程地质模型的构建主要依赖大量钻孔资料和地质测绘成果,而由点状信息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易出现数据分布不均匀、盲区大的特点,水域桥隧工程勘察工作以二维线状勘探为主,严重依赖钻探,存在成本高、周期长、作业风险大等问题,... 研究目的:工程地质模型的构建主要依赖大量钻孔资料和地质测绘成果,而由点状信息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易出现数据分布不均匀、盲区大的特点,水域桥隧工程勘察工作以二维线状勘探为主,严重依赖钻探,存在成本高、周期长、作业风险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精细化、快速、高效地质建模需求。本文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水域三维高精度地震反射波法对宁波端潜山发育区进行探测,充分利用地震反射地层解释、构造分析成果结合钻探数据通过井约束地质建模技术精确构建工区三维构造、属性地质模型,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工程实体与地质模型的融合分析,把复杂的地质构造与工程实体的空间关系表达出来,精确、立体地分析隧道洞身与地层、构造的接触情况,有效解决水域交通工程地质建模存在制约的问题。研究结论:(1)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勘探可以有效查明隧址区水底、第四系地层、下伏基岩(潜山)与不良地质构造(构造、破碎带)空间分布信息,为水域交通工程线状地质勘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三维地震反射勘探可以有效解决水域交通工程地质建模基础数据不充分、空间分布不均匀以及数据盲区问题,通过井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模精度,构建完整的水下空间地质模型,精确模拟地层、构造的形态、位置和空间接触关系,获得工区地层、构造和属性地质模型;(3)通过工程结构模型与精细三维地质模型融合分析,可以把复杂的地质构造与工程实体的空间关系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准确展示出来,直观分析隧道洞身岩土地质条件,为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方案优化、BIM设计、施工运维、风险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力保障;(4)本研究结论可为水域工程勘察与地质建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水域三维地震反射 地震解释 三维地质 隧道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的面部模型插值构建算法
17
作者 庞敏 张元 +2 位作者 熊风光 焦世超 霍昕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4-881,共8页
针对传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难以获取连续维度的高质量面部模型问题,提出一种以不同表情的多面部模型为数据源基于共形几何的面部模型插值构建技术。利用准共形映射算法将面部模型降维到二维平面;提出一种插值算法对多模型形状特征进行线... 针对传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难以获取连续维度的高质量面部模型问题,提出一种以不同表情的多面部模型为数据源基于共形几何的面部模型插值构建技术。利用准共形映射算法将面部模型降维到二维平面;提出一种插值算法对多模型形状特征进行线性插值,为构建过渡模型定义几何约束,同时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选择算法在数据源中自适应选择基础模型;通过几何约束引导准共形迭代改变基础模型形状;将变化后的二维模型转化到三维空间,构建具有过渡表情的三维面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运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面部模型 插值 降维 几何约束 共形几何 准共形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 被引量:19
18
作者 明镜 潘懋 +3 位作者 屈红刚 刘学清 郭高轩 吴自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地质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对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决策,首次建立了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由于原始资料精度的差别,将新生界模型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构建:第四系建模采用基于网状含拓扑剖面的三维地质...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地质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对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决策,首次建立了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由于原始资料精度的差别,将新生界模型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构建:第四系建模采用基于网状含拓扑剖面的三维地质多体建模方法,利用拉伸策略改进了对多值问题的处理局限;新近系和古近系建模采用DEM垂向叠加的方法。模型的建立深化了地质研究者对北京市新生界地质情况的认识,为提高北京市的地下水开发效率、合理规划北京市的工程部署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新生界 三维结构模型 多值 三维地质 DEM垂向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姜勇彪 罗建群 侯曼青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375,共13页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层面、地层界面、岩体界面等4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尤其对褶皱构造、地层界面的断层效应、复杂岩体界面等的构建进行了重点阐述按模型边界面(模型的底界面和四周边界面)、DEM面、断层面、其他地质界面的顺序依次构建地质界面,构建断层面和其他地质界面时严格按先新后老的顺序。运用已构建好的地质界面按先新后老的顺序逐个、依次建立单个地质体,再将所有地质体的面模型组合成整个模型的面模型。通过对面模型进行网格(实体)填充和对网格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最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 地质剖面 GOCAD软件 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矿山地矿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1
20
作者 周智勇 陈建宏 杨立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对真三维环境下地矿工程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采用分形插值算法即改进的中点移位法建立地形模型;建立基于TIN和ARTP的三维数据模型;利用顶板中心线加巷道断面法实现开拓系统的三维实体建模;基于线框法及块段法分别构建矿体的表... 对真三维环境下地矿工程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采用分形插值算法即改进的中点移位法建立地形模型;建立基于TIN和ARTP的三维数据模型;利用顶板中心线加巷道断面法实现开拓系统的三维实体建模;基于线框法及块段法分别构建矿体的表面模型及内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中点移位法,提高了细分过程的平稳性,使整体形状容易控制;顶板中心线加断面法容易实现,建模速度快,效果较好;线框构模法与块段法相互结合可用于精确表达矿体的边界形态及内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矿工程 三维 可视化 三维数据模型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