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学校美育:价值、功能与实现
1
作者 闫若婻 吴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乡村学校美育发生于乡村的在地场域,有着深厚的地理与文化根基,展现出独特的内涵,体现出生活性、空间性、文化性和创造性的审美特质。乡村学校美育的核心功能包括化育、创新与统合,三者相互交织,构成了学校美育的完整功能体系。乡村学... 乡村学校美育发生于乡村的在地场域,有着深厚的地理与文化根基,展现出独特的内涵,体现出生活性、空间性、文化性和创造性的审美特质。乡村学校美育的核心功能包括化育、创新与统合,三者相互交织,构成了学校美育的完整功能体系。乡村学校美育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维系乡土文化根脉,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要推进乡村学校美育发展,需树立新时代学校美育理念,引领美育实践变革;创新乡村学校美育范式,发挥美育文化特质;建构乡村学校美育体系,全面培养乡村儿童的现代审美品质,为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复兴注入持久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美育 学校美育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闫若婻 姚文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2,共14页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 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有其独特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坚守,探明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选择倾向,需观照乡村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价值立场。新时代学校美育文化诉求在主体、社会与族群的层级结构上指向人的审美品质、社会的精神图腾、族群的文化赓续。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根植于乡村文化传统,不仅内蕴乡村文化的道德与价值观取向、知识与融合度生成,也反映乡村主体的文化行为与表现。然而,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导致乡村学校美育陷入文化困境,核心表现为传统美育文化失语、乡土美育根脉断裂、主体美育体验破碎三个方面。为此,需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学校美育的文化再造之道,从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理念重塑、乡村学校美育文化基因统整、乡村学校美育主体评价调适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学校美育文化生态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美育 文化诉求 文化根脉 审美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新质美育服务数字化改革模式构建研究
3
作者 雷励华 陆盈莹 汪灶文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2,共8页
精神生活共富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美育支撑,数字化改革的创新发展是推动学校美育水平提升的技术引擎。在城乡学校美育差距相对较大的当前,针对如何以数字化改革提升乡村学校美育服务水平问题,文章以精神生活共富为研究视角,首先,分析了学... 精神生活共富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美育支撑,数字化改革的创新发展是推动学校美育水平提升的技术引擎。在城乡学校美育差距相对较大的当前,针对如何以数字化改革提升乡村学校美育服务水平问题,文章以精神生活共富为研究视角,首先,分析了学校美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富价值、乡村学校美育服务生态困境及其数字化改革的关键赋能效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学校美育服务改革的新质目标转向,认为新质美育服务是新质教育理念在美育服务中的具体化表现,具有普惠性、均衡性、适切性与可及性等特征。推进乡村学校新质美育服务数字化改革,一方面,要以共同富裕思想作为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要在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以美育服务生态重塑作为聚焦点。以温州市乡村学校美育服务数字化改革为案例,分析乡村学校美育发展现状及其数字化改革具体措施与主要成效。最后,从统一思想认识、聚焦任务目标以及完善数字技术底座等方面提出数字化重塑乡村学校新质美育服务生态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富 新质教育 乡村学校美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