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建设中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性缺失与复归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晔 董慧 欧阳小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8,共13页
强国必强乡村,教育强国意为“教育强的国”和“通过教育来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包含乡村学校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当前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少乡土”“缺自我”“弱自信”三大症结,掣肘教育强国建设。... 强国必强乡村,教育强国意为“教育强的国”和“通过教育来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包含乡村学校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当前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少乡土”“缺自我”“弱自信”三大症结,掣肘教育强国建设。基于教育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追求公平性地位、平等性参与、公益性服务和共享性资源等公共性价值。然而,当前的乡村学校教育面临公平地位彰显不足、平等参与机会提供不均、公益服务支持力量有限、资源开发共享程度不足的公共性缺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乡村学校教育必须强化教育的公平地位,确保实质平等参与,拓展公益服务力量,开发共享优质资源,才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只有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形成多元协同善治格局,提升乡村学校资源供给,从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乡村学校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公共性 教育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理路 被引量:10
2
作者 咸富莲 周福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15,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既为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也对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特色化发展、在地化发展、主体性发展、开放性发展,实现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既为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也对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特色化发展、在地化发展、主体性发展、开放性发展,实现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保障,切实关注课程、教学、教师、资源的一体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强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建设,彰显乡村学校办学特色;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培育学生乡土文化自信;构建乡村教师公共身份,提高乡村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助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特色化课程 文化回应性教学 教师公共身份 优质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教育视域下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传承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长娟 王珏璟 赵准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共4页
要传承乡土文化,因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但是乡村原有的生活依托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土文化逐渐被城市文明弱化和边缘化,甚至发生断裂,因此,要对乡土文化断裂进行追踪溯源。乡土文化哺育乡村学生成长,是驻... 要传承乡土文化,因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但是乡村原有的生活依托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土文化逐渐被城市文明弱化和边缘化,甚至发生断裂,因此,要对乡土文化断裂进行追踪溯源。乡土文化哺育乡村学生成长,是驻守在乡村学生心中的精神家园,是他们离不开的生活场域,是乡村学校教育的意义所在。乡村学校教育是传播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对乡村学校教育传承乡土文化的路径选择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 断裂 传承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现状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霍翠芳 王梓娇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5-49,共5页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为全面了解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的现状,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山西省4个市县6所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通过分析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发现山西省乡村学校教育生态存在严重且复杂...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为全面了解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的现状,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山西省4个市县6所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通过分析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发现山西省乡村学校教育生态存在严重且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学校生态失衡、乡村教师生态失衡、课程教学生态失衡.优化乡村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从绿色校园环境、生源回流计划、优质教育资源生态链、优秀教师生态圈、有机课程体系、原生态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探索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生态 城乡教育一体化 生态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化视角下乡村学校教育的危机及消解
5
作者 邵西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6期242-244,247,共4页
在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背景下,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变化,如何使他们不盲目向往城市,同时又不妄自菲薄,维护传承发展乡村地域文化,并使之转化乡村学校教育资源,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发展变革的诉求不是简单地依... 在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背景下,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变化,如何使他们不盲目向往城市,同时又不妄自菲薄,维护传承发展乡村地域文化,并使之转化乡村学校教育资源,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发展变革的诉求不是简单地依靠理论自圆其说,而是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乡村学校教育的在地化改革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变革,需要乡村教育共同体的联结、各级政府部门对乡村在地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保护建设和教师在地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在地化 教育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境遇与突破——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吉祥佩 胡金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2,共10页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乡村振兴起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支持。审视当前影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主体——课堂、教师、学生,未来应该落实乡村学校教育实现“小班化”“数字化”“乡土化”“个性化”的变革,构建“理想信念、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抓住优质乡村学生生源、增强乡村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这几个突破方向。以乡村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构建乡村社会发展共同体,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学校教育 卢曼 社会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困境及超越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文杰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乡村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代又一代乡村人生生不息的文化场所;乡村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一个与乡村文化紧密相关又有其独特性的文化场域。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学校逐渐沦为“文化孤岛”,乡村教师“文化人”角色缺失,“文化... 乡村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代又一代乡村人生生不息的文化场所;乡村学校不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一个与乡村文化紧密相关又有其独特性的文化场域。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学校逐渐沦为“文化孤岛”,乡村教师“文化人”角色缺失,“文化上的外来感”带来的学业落差以及“乡村文化知识与技能”评价缺位等文化困境,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存续与乡村学校的发展。乡村学校发展要超越文化困境,就需要从根本上重塑乡村学校教育的乡土性,进而促进乡村文化与学校的融通融合与双向建构,重构乡村学校的社会教育功能,并以基于乡村文化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保障和促进乡村文化与乡村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乡村文化 乡土性 乡村学校教育 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7,共8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普及,也第一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探寻出了乡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成为革命根据地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水平和实施民众动员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教育正规化 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族乡村学校学生“创业理想”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9
作者 欧群慧 梁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以云南省勐罕镇中学为个案,通过对"创业理想"这一堂课的描述,讨论了傣族乡村学校教育存在的困境:学校教育使人远离自己的故乡,学校教育培养了很多文化边缘人,傣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创业理想 教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