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经济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
1
作者 刘旭雯 张龙杰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5,159,共10页
民营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然而,从结构维度来看,城乡民营经济发展差距阻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环境维度来看,制约民营经济在乡村发展的外部因素较多;从动力维度来看,民营经济面临助推共... 民营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然而,从结构维度来看,城乡民营经济发展差距阻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环境维度来看,制约民营经济在乡村发展的外部因素较多;从动力维度来看,民营经济面临助推共同富裕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对实现乡村农民共同富裕构成了严峻挑战,应予以纾解。民营经济通过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企业家勤劳致富精神和涵养“向上向善”文化有机融合,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赋能农民共同富裕。因此,应引导民营经济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乡村多业并举;激活乡村各类资源要素,扫除阻碍民营经济在乡村发展的外在障碍;保护民营经济合法利益,增强其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乡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作用机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姜敏 李牧原 《当代农机》 2025年第6期96-98,共3页
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从经济层面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要素高效整合利用,充... 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从经济层面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要素高效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农业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从政治层面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而且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基于此,针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共同富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3
作者 金香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20-223,228,共5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价值意蕴。然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仍然面临乡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价值意蕴。然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仍然面临乡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充分、乡村生态整治任务繁重、乡村治理滞后、乡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严重制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基于此,探索优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立健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共同富裕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共同富裕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共同富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文丰安 陈明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9,共15页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始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国内...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始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其繁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共同富裕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历史选择。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是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重要问题,就必然要聚焦于乡村场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乡村全面振兴不可能仅以乡村资源要素实现乡村现代化,更要从上层政策制定、下层举措落实等全方位推进乡村全面建设。通过梳理乡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并基于乡村共同富裕发展建设现状发现,我国乡村共同富裕以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建设为着力点,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阶段性发展目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依旧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共同富裕难以有效推进;乡村生产资源要素缺乏,难以满足乡村共同富裕的资源要素需求;乡村缺乏优势产业支撑,乡村共同富裕建设难以切入等诸多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减缓了乡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进程。新阶段新征程,乡村发展建设现状明显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步伐,故而要从高处着眼,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现实意义,从细节入手,解除当前阻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障碍,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其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其规划引导和管护,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破除乡村资源要素制约,革新村集体产权制度,优化乡村社会保障政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加强龙头企业对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切实推进乡村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实现生产资源互通共享,释放要素活力,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乡村振兴实际工作为切入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分析当前乡村共同富裕建设中的发展逻辑和现实问题,补齐短板,提高质量,以探寻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资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杭州市第一批共富联合体中80个村庄的调研 被引量:8
5
作者 徐越倩 陈兰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8,159,共18页
扎实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是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如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源式发展则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发布的第一批共富联合体中80个村庄为案... 扎实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是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如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源式发展则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发布的第一批共富联合体中80个村庄为案例,通过NCA与QCA混合的方法发现党建、能人、产业、文化等因素是影响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变量。在多重变量作用下,以内源式发展为导向的乡村共同富裕呈现出伙伴协作型、文化认同型、产业融合集约型、综合发展型等四类“殊途同归”路径,且乡村内在动力的产生和内源机制的变化具有交替性与动态演进性。因此,需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情况,注重空间布局,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打造乡村共同富裕建设的样板品牌。这不仅能丰富乡村共同富裕理论研究,也为其他地区选择匹配性乡村内源式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共同富裕 内源发展 实践路径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祝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1,71,共7页
文旅融合能够促进乡村物质和精神共富、缩小区域和城乡生活差距、保障致富权利机会及规则平等,有效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目前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共同富裕面临着基础设施短板、体制机制障碍、利益联结困境等问题,据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 文旅融合能够促进乡村物质和精神共富、缩小区域和城乡生活差距、保障致富权利机会及规则平等,有效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目前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共同富裕面临着基础设施短板、体制机制障碍、利益联结困境等问题,据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提供文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彰显文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文化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乡村共同富裕 制度保证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意蕴、困顿与理路——以湖南省H县为例
7
作者 郭金龙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6-19,共4页
乡村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数字赋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机遇。数字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基于对湖南省H县个案的田野调查,发现数字乡村... 乡村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数字赋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机遇。数字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基于对湖南省H县个案的田野调查,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还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乡村居民数字素养较低和数据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等现实困顿。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通过做好数字乡村建设制度保障、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智慧农业发展升级、创新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筑牢数字网络安全防护盾牌等方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全体农民都能充分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赋能 乡村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共同富裕的逻辑关联、实践过程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洁 宋玉兰 《农业展望》 2024年第8期44-50,共7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本研究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重点基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村集体”的三维协同分析框架,深入探寻广州阳东区...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本研究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重点基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村集体”的三维协同分析框架,深入探寻广州阳东区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高位统筹、市场有效配置、村集体整合资源能够为乡村共同富裕增添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因此,要通过加强党政引领,健全集体经济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激发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盘活优势资源,发挥村级现有资产的效能;发展绿色经济,创新集体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创新发展“飞地经济”,实现“村村抱团”发展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共同富裕 三维协同分析框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新质生产力与乡村共同富裕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明水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治理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治理有助于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发现...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治理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治理有助于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发现,数字治理可通过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治理对东部地区乡村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大于其他地区;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2018年之前,2018年之后数字治理对乡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应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差异化数字治理措施,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新质生产力 数字基础设施 乡村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10
作者 徐念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92-195,213,共5页
基于浙江省衢州市山区县共同富裕的乡村样本考察,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为主线,在分析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路径的基础上,梳理了村企合作型、农特产业发展型和文化赋能产业型三类促进模式,总结了三种模式中所包含... 基于浙江省衢州市山区县共同富裕的乡村样本考察,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为主线,在分析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路径的基础上,梳理了村企合作型、农特产业发展型和文化赋能产业型三类促进模式,总结了三种模式中所包含的强化组织统筹、合理资源开发和提升市场运营等实践经验,以期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促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共同富裕 实现路径 实践探索 浙江省衢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振兴助力辽宁乡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11
作者 顾天明 《当代农机》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以辽宁省乡村地区为例,分析了文化振兴在助力乡村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和文化振兴在现阶段所遇到的挑战,探讨了文化振兴助力辽宁乡村共同富裕的策略。
关键词 文化振兴 乡村共同富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审思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41,共13页
乡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后待绘就的又一宏伟蓝图。立足于既有文献对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进行的解读,从理论逻辑上厘清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和依据;构建由高质... 乡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后待绘就的又一宏伟蓝图。立足于既有文献对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进行的解读,从理论逻辑上厘清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和依据;构建由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能级富民乡村产业、高水平协调发展、高标准绿色发展、高层次精神富足、高品质生活共享、高水平发展环境7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由共享性、富裕度和可持续性3个一级指标组成的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利于正确处理共同富裕总体安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共同富裕 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 新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及法治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丰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衡量维度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里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意味着发展任务繁重艰巨,而且还显露着要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巨大挑战。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最基层。当我们审视中国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衡量维度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里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意味着发展任务繁重艰巨,而且还显露着要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巨大挑战。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最基层。当我们审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时,始终不能忽视乡村在其中的基础性地位,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的突出体现。当前,推进共同富裕还面临在乡村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法治建设有待提升;乡村地区富裕程度不够,城乡贫富差距弥合难度大;乡村改革内生动力不足,规划执行较难等障碍。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应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匹配的法治方向;调整政策取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速城乡弥合发展;重视政策集成,推进乡村共同体完善等途径,寻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经济水平提高的现代化转型与重塑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共同富裕 法治建设 政策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共同富裕:逻辑关联、实践过程与路径选择——基于“战旗道路”的经验观察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龙 张新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5,共9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基于“组织统筹、制度驱动、市场经营”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战旗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组织统筹维度,基层党组织是新型农村集...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基于“组织统筹、制度驱动、市场经营”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战旗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组织统筹维度,基层党组织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组织轴心,承担着政治引领与利益协调的角色,有利于促进实质意义上的分配正义;在制度驱动维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股份合作赋予了村社集体与村社成员边界明晰、权责明确的财产权利,有利于促进集体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并从制度和程序上保障资源的分配正义;在市场经营维度,利用管理赋能和产业融合的方式拓展了市场需求,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创设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因此,要通过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等方面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以驱动乡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共同富裕 党建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联社、产业跃迁与乡村共同富裕--江苏省丁庄村的案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曼 庄晋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7,共11页
乡村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乡村共同富裕以产业发展和农民参与为前提,而产业发展强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单一产业结构向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跃迁,农民参与注重其在利益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江苏省丁庄村的案例表明... 乡村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乡村共同富裕以产业发展和农民参与为前提,而产业发展强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单一产业结构向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跃迁,农民参与注重其在利益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江苏省丁庄村的案例表明,合作联社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织载体之一。合作联社通过再合作形塑异质化的组织能力,整合多元要素实现乡村产业跃迁;通过合理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农户生产和销售进行“服务”“兜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启示在于:引入多元产业要素是突破乡村产业发展“低水平陷阱”的钥匙;产业组织形式创新为乡村产业跃迁注入动力;农民共同富裕是乡村产业跃迁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联社 产业发展 产业跃迁 乡村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中农”: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及路径建构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乙竹 朱忆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2,共8页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离不开对“大国小农”国情和农情的关注。“大国小农”与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须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使其实现“大国中农”的升级。结合农民群体发挥的中坚作用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来看,“大国中农...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离不开对“大国小农”国情和农情的关注。“大国小农”与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须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使其实现“大国中农”的升级。结合农民群体发挥的中坚作用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来看,“大国中农”无疑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深剖“大国小农”与乡村共同富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厘清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不足的困境,可以为建构“大国中农”理论和实践范式提供靶向基础。基于“大国中农”的价值意义和“大国小农”的现实困境,以增权赋能为指导思路建构理论范式,以内外融合为指导思路建构实践范式,无疑是以“大国中农”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中农 乡村共同富裕 大国小农 适度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年艳 侯文胜 《乡村论丛》 2021年第6期3-11,共9页
本文围绕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重点研究了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实现乡村共同富裕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做好乡村的共同积累;二是建设好新时代的乡村积累的分配机制基础;三是... 本文围绕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重点研究了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实现乡村共同富裕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做好乡村的共同积累;二是建设好新时代的乡村积累的分配机制基础;三是要创建可持续的乡村共同富裕的增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共同富裕 积累基础 分配机制 可持续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18
作者 付欣 《乡村论丛》 2023年第5期37-45,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山东省紧紧围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谋划推出一揽子重大民生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促进共同富裕,乡村共同富裕是关键,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标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山东省紧紧围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谋划推出一揽子重大民生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促进共同富裕,乡村共同富裕是关键,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标志性路径,有助于全力推动山东省在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开新局”,为全国贡献山东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共同富裕 阶段性特征 标志性路径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治理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维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3,I0004,共10页
乡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南京市武家嘴村经过40多年的乡村现代化建设,从一个生计艰难的“渔花子村”发展成为共同富裕典范的“金陵首富村”。依据“村”、民两大理论维度,对乡村共同富裕进行类型学划分,并以武家嘴... 乡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南京市武家嘴村经过40多年的乡村现代化建设,从一个生计艰难的“渔花子村”发展成为共同富裕典范的“金陵首富村”。依据“村”、民两大理论维度,对乡村共同富裕进行类型学划分,并以武家嘴村为案例剖析“村”强民富类型。研究揭示,乡村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体现为互助、互惠、互信的“村”民共演机制和“强耦合-正反馈”的“村”民共演逻辑。与已有的“资源增能”和“技术赋能”研究进路不同,“村”民共演是从“整体分析”转向“要素分析”,为研究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共同富裕 “村”民共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旗渠精神融入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新芳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4期169-172,共4页
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社会主义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形成的强大社会合力,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深挖红旗渠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其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培育、乡村基层治理的价值意蕴... 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社会主义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形成的强大社会合力,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深挖红旗渠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其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培育、乡村基层治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对于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乡村振兴 乡村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