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现代化转型的困境分析及路径策略--以广西平南县雅埠村小刀锻制工艺为例
1
作者 邹海霞 陈炎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为实现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现代化转型,围绕广西平南县雅埠村小刀锻制工艺的现代化转型展开研究,探讨了其发展情况、困境及转型路径。研究发现,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现代化转型情况为生产方式由手工锻制转向机械化生产、经营角色从“铁匠”变... 为实现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现代化转型,围绕广西平南县雅埠村小刀锻制工艺的现代化转型展开研究,探讨了其发展情况、困境及转型路径。研究发现,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现代化转型情况为生产方式由手工锻制转向机械化生产、经营角色从“铁匠”变为返乡创业者、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化方向发展。但还存在技术升级、市场拓展、文化传承和小刀锻制工艺产业转型的困境,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忽略工艺创新及市场拓展、经营人才流失与主体限制、产业转型缺乏文化与新产业建设。为实现其现代化转型,提出技术创新引领工艺升级、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人才培养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统工艺产业 现代化转型 小刀锻制工艺 广西平南县雅埠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章丘区乡村传统集市人地空间耦合研究
2
作者 赵亮 张笑天 +1 位作者 杨阳 王月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10,共13页
乡村传统集市作为乡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推动城乡融合、人地耦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以济南市章丘区乡村传统集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章丘区乡村传统集市人地空间时空脉络的基础上,从集地、集期和集文要素出发构建乡村传... 乡村传统集市作为乡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推动城乡融合、人地耦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以济南市章丘区乡村传统集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章丘区乡村传统集市人地空间时空脉络的基础上,从集地、集期和集文要素出发构建乡村传统集市人地耦合评价体系,定量解析集市人地空间的耦合特征,提出集地服务体系中心和边缘的等级特征、集期时空布局趋近和分离的高效特征、集文历史遗存封闭与开放的传承特征。根据评价结果,针对章丘区乡村传统集市人地空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集地空间分布与体系的均衡优化、集期时空协调与交错的高效优化、集文遗产传承与延续的价值优化等空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统集市 人地空间 耦合 济南章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乡村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
3
作者 贾鸿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6期136-138,共3页
合理应用乡村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乡村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资源。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对助力乡村振... 合理应用乡村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乡村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资源。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对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从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入手,探讨乡村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以期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乡村居民 乡村传统文化 双重目标 内涵与价值 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豪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4
作者 周红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74-176,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乡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传承主体的逐渐流失、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边缘化趋势加剧以及传承链条的潜在断裂,均对乡村文化的根脉构成了严峻考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有... 随着我国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乡村文化生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传承主体的逐渐流失、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边缘化趋势加剧以及传承链条的潜在断裂,均对乡村文化的根脉构成了严峻考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可以尝试从三个维度着力:一是优化传承主体,二是强化传承客体,三是开拓创新传承载体。让乡村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多元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载体 严峻考验 传承主体 乡村传统文化 文化的根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益村公共空间修复中的乡村传统文化重拾路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段德罡 杨茹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破碎化、边缘化、逐步消亡的态势突出表现为乡村与自然关系割裂,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村落空间建设日趋无序,乡村道德规则碎片化,村民思想意识麻木。而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空间...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破碎化、边缘化、逐步消亡的态势突出表现为乡村与自然关系割裂,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村落空间建设日趋无序,乡村道德规则碎片化,村民思想意识麻木。而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乡村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以甘肃省三益村中心公共空间修复为例,通过重塑空间生态伦理,以空间营建诠释"俭"这一传统文化,并逐步引导村民自主参与建设,来实现乡村传统文化重拾。修复过程将传统文化融于村民的生产生活,使村民在参与建设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益处,同时唤醒了其自身的家园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进而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借鉴参考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统文化 公共空间修复 自主参与 三益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丽群 沈良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当前乡村传统游戏正在逐渐流失,这对乡村文化的丰富以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导致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学习与游戏的绝然对立、乡村文化对城市的盲目趋同、现代科技对传统游戏的挤压,以及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等。
关键词 游戏 乡村传统游戏 教育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场与乡村传统文化振兴及治理--以黄陂区M街道僵狮子活动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伟 彭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9,共8页
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源泉,也是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在维系乡村集体记忆、凝聚村民共识、建构乡村内生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并非一种静态存在,它随着国家话语的演变、国家与... 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源泉,也是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在维系乡村集体记忆、凝聚村民共识、建构乡村内生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并非一种静态存在,它随着国家话语的演变、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而不断地进行着相应的重构和调试。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这使得传统文化治理中的国家在场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国家力量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升级转型,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公共性消解等新问题。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国家要进一步明确在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中的引导作用,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治理原则,为乡村传统文化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在场 文化治理 乡村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区革命与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量:11
8
作者 万振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8,共7页
普遍认为苏区革命使乡村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革命要改变的那个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具有巨大的弹性,它不可能由于短短的几年土地革命而发生深刻的变动;尽管革命对乡村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但是由于这... 普遍认为苏区革命使乡村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革命要改变的那个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具有巨大的弹性,它不可能由于短短的几年土地革命而发生深刻的变动;尽管革命对乡村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但是由于这种弹性的存在,其冲击效果十分有限。在革命进行中,传统社会结构的内核并未消失,而是以各种方式存在于苏区社会内部,一俟条件成熟就会反弹;苏区革命失败后,随着国民党重建乡村社会秩序的进行,原有的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得以全面回复。事实说明发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区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乡村传统的社会结构,经过苏区革命,农村社会结构依然还是传统的那个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乡村传统社会结构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9
9
作者 郑文堂 邓蓉 +1 位作者 华玉武 高建伟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2期46-48,共3页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背景,论述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以及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最后提出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乡村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
10
作者 张士胜 郑玉艳 +1 位作者 洪登华 陶学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9期94-95,共2页
分析了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内涵,阐明了其保护和传承的理论意义,对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园艺产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乡村传统园艺产品 种质资源 保护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旅游视域下乡村传统人文资源开发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凌云 谢雨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本文基于提升休闲旅游产业化运作层级,加快行业创新式与多元化转型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农村既有的传统人文资源,强化乡村文化素质整合与消费需求引导的有机对接,从而兼顾经济效益、文化效用以及社会功能的同步实现。文章从... 本文基于提升休闲旅游产业化运作层级,加快行业创新式与多元化转型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农村既有的传统人文资源,强化乡村文化素质整合与消费需求引导的有机对接,从而兼顾经济效益、文化效用以及社会功能的同步实现。文章从重构农村传统人文资源的商业定位、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能效等多个维度出发,拟定了促进休闲旅游业革新与乡村优质文化资源科学开发的联动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旅游 乡村传统人文资源 多元开发 创新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工艺发展路径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家榛 孙炜琳 《农业展望》 2019年第2期24-27,33,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探索适合中国乡村传统工艺的发展路径已是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议题。首先总结了中国乡村传统工艺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存在的诸多困境;然后以工艺文化产业强县河北饶阳的民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探索适合中国乡村传统工艺的发展路径已是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议题。首先总结了中国乡村传统工艺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存在的诸多困境;然后以工艺文化产业强县河北饶阳的民俗工艺为例,对其生存现状、振兴工程和建设思路进行考察研究,为中国乡村传统工艺壮大振兴提供思路和借鉴。未来,可通过产业化、现代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乡村工艺文明与城市文明的交融互补,探索其更多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传统工艺 产业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重构及价值传承——以妙源村“立春祭”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鲁可荣 曹斐浩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急剧转型,导致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失去了根基。基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调查分析浙江妙源村"立春祭"传统民俗文化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村民们的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急剧转型,导致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失去了根基。基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调查分析浙江妙源村"立春祭"传统民俗文化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贯穿于村庄发展的始终,完整地承载着乡村集体记忆以及乡村多元化价值。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激发多元主体的文化自觉,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资源,合理重构乡村集体记忆,有效推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统民俗文化 乡村集体记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以肇庆市高要区新桥洋篮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现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7期232-234,共3页
本文阐述了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分析了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对策,以期为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传统手工艺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沁水县以文化振兴为导向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乐宁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6期19-19,共1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如何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实现文化振兴的重中之重。该文基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境遇,以文化振兴为导向,提出保护与挖掘传统文化、恢复重塑“乡愁空间”、打造乡村文创产品、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四...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如何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实现文化振兴的重中之重。该文基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境遇,以文化振兴为导向,提出保护与挖掘传统文化、恢复重塑“乡愁空间”、打造乡村文创产品、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四大策略,并结合塘坪村实践,探讨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具体措施,以期为同类型村庄实施文化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振兴 乡村传统文化 保护利用 文旅产业 乡村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解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以仓东计划为例
16
作者 肖汉臻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229-232,F0003,共5页
为系统解构如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建立精神生产解释框架,以仓东计划为例,总结不同时期仓东村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解释其面临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做法,提炼实践经验,以期为各地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提供... 为系统解构如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建立精神生产解释框架,以仓东计划为例,总结不同时期仓东村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解释其面临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做法,提炼实践经验,以期为各地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乡村传统文化 仓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翔玥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0-14,共5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助于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源泉。以算法为主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在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助于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源泉。以算法为主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在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着“信息茧房”束缚文化传播多样化、数字技术无法捕捉文化隐喻性内涵等困境。实现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的最大化,还需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文化传承主体数字化培养等方面进行纾困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优势 困境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路径研究
18
作者 谭幸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与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同等重要。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难点依然在农村,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推动他们的精神生活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与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同等重要。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难点依然在农村,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推动他们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其次分析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希望能够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农民精神生活 内生动力 精神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8
19
作者 陶金 李庚 +1 位作者 肖大威 卓晓岚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共24页
传统乡村聚落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文化遗产体系。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传统乡村聚落的存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对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探索... 传统乡村聚落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文化遗产体系。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传统乡村聚落的存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对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探索研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通过对重要期刊、报纸、著作、政策文件等历史资料的挖掘与梳理,结合国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和乡村建设发展实况,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研究发展的全过程,揭示传统乡村聚落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发展动力和研究范式特征,并对其研究趋势和方向做出研判和展望,以期推动相关学术研究,促进实践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乡村聚落 乡村建设 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村 传统村落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破圈的机制、场景与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志标 刘冰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62,共5页
短视频传播是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破圈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激励机制、内容呈现和传播策略发现,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短视频能够有效地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场景选择... 短视频传播是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破圈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激励机制、内容呈现和传播策略发现,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工具,短视频能够有效地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场景选择和传播路径规划,短视频成为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破圈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破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