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区治理对策研究——基于甘肃省金昌市村庄调查截面数据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雅薇
马利邦
+1 位作者
方芳
朱志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1,共12页
从微观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提出分区治理对策,对于因地制宜地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具有最直接的指导作用。以河西走廊金昌市为例,基于2019年村庄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数据探索方法、Pearson关联...
从微观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提出分区治理对策,对于因地制宜地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具有最直接的指导作用。以河西走廊金昌市为例,基于2019年村庄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数据探索方法、Pearson关联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提出分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1)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较大,生活、生产环境质量呈“北高南低”的分异格局,金昌市北部和西部地区生产环境质量较优,生态环境质量呈自西向东蔓延式增长格局。(2)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显著集聚特征,热点区聚集在北部,南部和西部形成冷点区。(3)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受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且各要素的交互作用力大于单因素。(4)将金昌市133个行政村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区,据此从优化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相关治理对策,以期为绿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及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分区治理
金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慧慧
贾海发
+1 位作者
李成英
刘成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2,共7页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揭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5个方面,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熵...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揭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5个方面,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西宁、海东2个行政区内均呈现出东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且大多处在较低水平。从各子系统来看,西宁、海东行政区内的居住条件均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均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周边地区的空间格局;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海东行政区内由北向南呈下降趋势,西宁行政区内则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方法具有典型、可定量的特点,可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测度与评价
空间差异
青海省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区治理对策研究——基于甘肃省金昌市村庄调查截面数据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雅薇
马利邦
方芳
朱志航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61033)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JR5RA519)。
文摘
从微观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提出分区治理对策,对于因地制宜地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具有最直接的指导作用。以河西走廊金昌市为例,基于2019年村庄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数据探索方法、Pearson关联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提出分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1)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较大,生活、生产环境质量呈“北高南低”的分异格局,金昌市北部和西部地区生产环境质量较优,生态环境质量呈自西向东蔓延式增长格局。(2)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显著集聚特征,热点区聚集在北部,南部和西部形成冷点区。(3)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受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且各要素的交互作用力大于单因素。(4)将金昌市133个行政村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区,据此从优化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相关治理对策,以期为绿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及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分区治理
金昌市
Keywords
rural human settlement quality
spatial pattern
influencing factor
district governance
Jinchang city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慧慧
贾海发
李成英
刘成奎
机构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青海省建筑节能材料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2,共7页
基金
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KLKF-2018-003)
青海省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编号:2018-ZJ-T01)。
文摘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揭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5个方面,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西宁、海东2个行政区内均呈现出东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且大多处在较低水平。从各子系统来看,西宁、海东行政区内的居住条件均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均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周边地区的空间格局;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海东行政区内由北向南呈下降趋势,西宁行政区内则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方法具有典型、可定量的特点,可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测度与评价
空间差异
青海省东部地区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分区治理对策研究——基于甘肃省金昌市村庄调查截面数据
李雅薇
马利邦
方芳
朱志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
张慧慧
贾海发
李成英
刘成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