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人”视角的城乡关系转型及规划策略——基于天津典型村庄的生活体验式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高相铎 陈天 孟兆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35,共7页
城乡关系是认识城镇化过程,反应城市发展规律的重要线索。在以往城镇化的空间视角和人本视角中,更多地偏向"城市地区"及"城市人"的视角,"乡村地区"和"乡村人"的视角观察城乡关系转型的研究略... 城乡关系是认识城镇化过程,反应城市发展规律的重要线索。在以往城镇化的空间视角和人本视角中,更多地偏向"城市地区"及"城市人"的视角,"乡村地区"和"乡村人"的视角观察城乡关系转型的研究略显不足。文章基于天津典型乡村的生活体验式调查,通过"乡村人"的社会经济行为特征,总结出城乡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差距的转向、城镇化的空间路径双轨化转型趋势及城乡统筹的基础空间转向县域单元的趋势。从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城乡统筹策略,市场化带动土地流转的城乡规划整合策略和以县域为最小单元的城乡关系新机制方面探索空间规划策略,引导城乡关系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 关系 转型 空间规划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规划中乡村人地关系基本认知方法研究--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洪亮平 郑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2,共13页
认识与把握乡村人地关系的特点与变化是乡村规划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论文以农村劳动力与村集体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为重点,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三大基本关系、两项基本评价、四类典型特征,并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建构了相对完整的量... 认识与把握乡村人地关系的特点与变化是乡村规划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论文以农村劳动力与村集体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为重点,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三大基本关系、两项基本评价、四类典型特征,并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建构了相对完整的量化分析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和准确地认识县级行政单元范围内乡村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这一研究为乡村规划中乡村的产业发展、居民点体系、空间组织和发展路径的制定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划 乡村人地关系 农村劳动力 集体土地利用 人地关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的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 被引量:46
3
作者 乔陆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8-65,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长远战略部署,目标导向十分明确,关键在于选择可行路径。农村土地整治是地方主体对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能动响应,其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核心内容是调整土地权属和组织土地利用,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长远战略部署,目标导向十分明确,关键在于选择可行路径。农村土地整治是地方主体对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能动响应,其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核心内容是调整土地权属和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聚焦土地利用问题,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注重激活与整合乡村人口、土地、产业、政策等关键要素,形成"土地利用转型→农村土地整治→乡村空间重构→乡村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链,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技术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被赋予新的内涵、价值与功能,实践中需重视土地权属调整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土地整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外界持续输入物质要素才能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村振兴 村转型发展 乡村人地关系 土地权属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聚落建筑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立强 耿昊 +3 位作者 刘彦随 李新港 辛奇 彭淑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7-974,共8页
基于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产品和轮廓提取算法,系统开展了1990―2020年中国乡村聚落建筑形态、面积扩展及其时空变化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乡村聚落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乡村聚落呈现持续扩张... 基于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产品和轮廓提取算法,系统开展了1990―2020年中国乡村聚落建筑形态、面积扩展及其时空变化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乡村聚落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乡村聚落呈现持续扩张的态势。2020年中国乡村聚落面积约是1990年的2倍。小面积的乡村聚落拥有更快的扩张速度,在面积到达特定阈值后开始逐渐放缓。乡村聚落扩张速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西部地区的扩张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乡村聚落的持续扩张和规模扩大,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城乡平衡发展取得了可喜进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乡建设用地“双增长”可能对农业及生态用地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聚落 村地域系统 乡村人地关系 空间格局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村镇建设用地演化及其与人口关联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朝阳 薛东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3,共8页
利用计量统计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村镇空间开发强度和村镇建设用地承载系数等指标分析2010-2016年中国村镇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市域单元村镇建设用地和乡村人口的空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16年中国村镇建设用地... 利用计量统计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村镇空间开发强度和村镇建设用地承载系数等指标分析2010-2016年中国村镇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市域单元村镇建设用地和乡村人口的空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16年中国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村镇空间开发强度呈低速增长,其中建制镇建设用地在村镇建设用地的增量和增速方面贡献最突出;2)市域村镇建设用地的规模和扩张速度存在冷热点的空间错位,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分别呈现“东热—西冷”和“东冷—西热”格局;3)市域村镇空间开发强度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东部的平原区,具有时空稳定性;4)市域村镇建设用地承载系数表现为“南热—北冷”的地域分异特征,冷点的市域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乡村人口规模关联关系存在东西空间分异;5)市域村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对乡村人口流动水平具有差异化的空间响应,其中东北地区“高—低”型和华北地区“低—低”型的市域乡村人口流出对村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约束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设用地 村镇空间开发强度 地域分异规律 乡村人地关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就地建设田园城市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国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39,共2页
我历来觉得,国家治理的基础在于市场。现在全国有2800多个县市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加起来有5600多个。我觉得,这5600多人影响中国,这次到琼海,又一次加深了我的这个感觉。昨天一下飞机去了几个地方考察琼海田园城市的建设情况,今天上午又... 我历来觉得,国家治理的基础在于市场。现在全国有2800多个县市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加起来有5600多个。我觉得,这5600多人影响中国,这次到琼海,又一次加深了我的这个感觉。昨天一下飞机去了几个地方考察琼海田园城市的建设情况,今天上午又听了各位的高见,印象很深,感触很多。特别是近几年,琼海市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为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城市 县市级 村城市化 村城镇化 乡村人 一体化 占田 人过来 从实际出发 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 园地 锡壶茶
7
作者 赖运胜 《广东茶业》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一生身朝泥土背朝天,悠悠南田,郁郁北地,汗水滴透了禾下土。在我的记忆里,能让母亲牵情的无疑是家中的那些园地(自留地)。因为,这是母亲的小粮仓,也是小菜园(果园、花园),还是她的小茶园。园地,名义是属...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一生身朝泥土背朝天,悠悠南田,郁郁北地,汗水滴透了禾下土。在我的记忆里,能让母亲牵情的无疑是家中的那些园地(自留地)。因为,这是母亲的小粮仓,也是小菜园(果园、花园),还是她的小茶园。园地,名义是属父亲的。但如古诗云:“园父初挑雪里芹”,但父亲却不属这类型的“园父”。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情 诗云 园父 小菜园 乡村人 阳光雨露 柴米油盐酱醋茶 陶诗 水晶帘 鸟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助农致富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植物医生》 2017年第8期1-1,共1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今天的生态农业,已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今天的生态农业,已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乡村人的生活,促进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代管理手段 生态效益 经济学原理 南川区 科学技术成果 乡村人 高效农业 生态优势 生态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