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韧性理念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治理与空间规划响应
被引量:
8
1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1,84,共9页
受区位、自然条件、生态管控等多重影响,我国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突出,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三生”系统和韧性理念,建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评估体系,以典型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为例,识别“三生...
受区位、自然条件、生态管控等多重影响,我国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突出,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三生”系统和韧性理念,建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评估体系,以典型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为例,识别“三生”系统协调性、适应性、组织性薄弱环节,解析生产、生活、生态脆弱主导型和多元脆弱复合型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脆弱性治理需求,从韧性提升视角,提出“分区统筹—体系重构—精准供给”的乡村脆弱性空间治理策略,并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宏观统筹布局、中观精准供给、微观实施反馈的规划衔接体系,确保治理策略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
村“
三
生
”
空间
生
态功能区
脆弱性
韧性
空间
治理
西藏
昌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山区三生空间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熊虹霞
闵婕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75-82,共8页
对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旨在为该领域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推动了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彰显了地理学在服务国...
对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旨在为该领域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推动了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彰显了地理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学科价值和意义。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案例,本文利用2010年、2020年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当地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叠加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和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探究了山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秀山县的农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面积均向生态空间转化,其中生产空间减少了75.778km^(2),生活空间减少了16.594km^(2),而生态空间相应增加了92.372km^(2)。生产空间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在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生活空间则集中在县中部,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尽管与2010年相比,2020年的集聚度有所下降;生态空间广泛分布,并且各类用地的重心迁移轨迹在方向和速度上均有显著差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三生空间”的演变产生了显著影响。耕地面积是生产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坡度、高程和劳动力对生活空间有较大限制作用,而劳动力、坡度、高程以及村集体收入对生态空间的解释力度较强。此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三生空间”的影响超过了单一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为秀山县乡村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三生空间”的协调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三生空间”
空间
演化
空间
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韧性理念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治理与空间规划响应
被引量:
8
1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海岸带与陆海统筹专委会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1,84,共9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21-013)。
文摘
受区位、自然条件、生态管控等多重影响,我国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突出,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三生”系统和韧性理念,建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评估体系,以典型生态功能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为例,识别“三生”系统协调性、适应性、组织性薄弱环节,解析生产、生活、生态脆弱主导型和多元脆弱复合型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脆弱性治理需求,从韧性提升视角,提出“分区统筹—体系重构—精准供给”的乡村脆弱性空间治理策略,并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宏观统筹布局、中观精准供给、微观实施反馈的规划衔接体系,确保治理策略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
乡
村“
三
生
”
空间
生
态功能区
脆弱性
韧性
空间
治理
西藏
昌都市
Keywords
rural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vulnerability
resilience
spatial governance
Xizang
Chamdo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山区三生空间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熊虹霞
闵婕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75-8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1277)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QN201800519)。
文摘
对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旨在为该领域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推动了相关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彰显了地理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学科价值和意义。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案例,本文利用2010年、2020年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当地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叠加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重心迁移和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探究了山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秀山县的农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面积均向生态空间转化,其中生产空间减少了75.778km^(2),生活空间减少了16.594km^(2),而生态空间相应增加了92.372km^(2)。生产空间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在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生活空间则集中在县中部,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尽管与2010年相比,2020年的集聚度有所下降;生态空间广泛分布,并且各类用地的重心迁移轨迹在方向和速度上均有显著差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三生空间”的演变产生了显著影响。耕地面积是生产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坡度、高程和劳动力对生活空间有较大限制作用,而劳动力、坡度、高程以及村集体收入对生态空间的解释力度较强。此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三生空间”的影响超过了单一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为秀山县乡村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三生空间”的协调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乡村“三生空间”
空间
演化
空间
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分类号
S1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韧性理念的生态功能区乡村“三生”脆弱性治理与空间规划响应
田健
曾穗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山区三生空间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
熊虹霞
闵婕
《农业与技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