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认同的区域及阶段性差异——基于广州、长沙、柳州三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雷洪 胡书芝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5-100,共6页
乡城移民家庭在城市认同上存在区域性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在区域分布上,移民家庭的城市认同呈现中小城市(长沙、柳州)认同度高于发达城市(广州)的层次性特征;在进城时间分布上,移民家庭的城市认同呈现进城时间越长认同度越高的阶段性特征... 乡城移民家庭在城市认同上存在区域性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在区域分布上,移民家庭的城市认同呈现中小城市(长沙、柳州)认同度高于发达城市(广州)的层次性特征;在进城时间分布上,移民家庭的城市认同呈现进城时间越长认同度越高的阶段性特征。促进乡城移民家庭的有效城市融入,应从时间上的稳定居留和空间上的就近就业角度考虑,以此提升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认同及城市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移民家庭 城市认同 区域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特征与乡城移民的定居意愿 被引量:3
2
作者 毛丰付 朱书琦 白云浩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4,共12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城移民群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住房为代表的社会性因素成为影响移民城市定居意愿的主要原因。基于杭州、广州、大连、西安四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回归模型,探讨乡城移民的居住现状以及住房特征对其定居意愿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城移民群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住房为代表的社会性因素成为影响移民城市定居意愿的主要原因。基于杭州、广州、大连、西安四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回归模型,探讨乡城移民的居住现状以及住房特征对其定居意愿的综合性影响,研究发现:住房特征是移民是否愿意定居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住房产权对移民定居意愿影响最大,住房面积、住房支出、住房区位和住房环境也对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对于无本地户口移民而言,住房区位和住房面积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大,而住房支出和住房环境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相对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定居意愿 住房特征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规律与进路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敏 邓智平 黎明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8,共11页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大致经历了革故鼎新破冰开局、审时度势转轨定向、立桅扬帆高歌猛进、攻坚克难提质决胜四个时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规律,大致包括乡城移民市民化必须以平衡协调发展为首要前提、...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大致经历了革故鼎新破冰开局、审时度势转轨定向、立桅扬帆高歌猛进、攻坚克难提质决胜四个时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规律,大致包括乡城移民市民化必须以平衡协调发展为首要前提、以服务乡城移民为中心内容、以依靠乡城移民为根本路径、以厉行良法善治为基本遵循四个方面。前瞻今后一个时期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进路,需要坚持平衡协调发展走向机制优化、坚持依靠乡城移民走向协同共治、坚持服务乡城移民走向全民共享、坚持厉行良法善治拓展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市民化 平衡协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良法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移民于城市的可持续生计之思:基于职业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学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9,共8页
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庞大的乡城移民群体两栖于城市和农村,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困局一直牵动着人们的视线,该群体亟待于城市建立可持续生计以规避贫困风险,且为其市民化奠基。通过职业教育改善乡城移民生计资本束的水平,助推其在... 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庞大的乡城移民群体两栖于城市和农村,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困局一直牵动着人们的视线,该群体亟待于城市建立可持续生计以规避贫困风险,且为其市民化奠基。通过职业教育改善乡城移民生计资本束的水平,助推其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是可行的。生计资本束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构成的资本集合。职业教育关注职业能力的获得,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使之接近体面就业从而获得就业稳定性;职业教育能提供向上的阶层流动路径,通过改善社会资本水平打开融入城市的通道;职业教育关注人的发展,能改善心理资本水平,通过引导其在城市建立长远职业规划,使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内化为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这三类非物质资本水平的改善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转化为物质资本水平,将乡城移民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束 乡城移民 职业教育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乡城移民职业教育之思——以职业培训为例
5
作者 张学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7,共6页
创新驱动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属性,提升了处于人力资本低端的乡城移民在城市谋生的难度,急需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生计资本水平以建构可持续生计。职业培训是适合存量乡城移民的职业教育形式,借助经济学"理性经济人"... 创新驱动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属性,提升了处于人力资本低端的乡城移民在城市谋生的难度,急需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生计资本水平以建构可持续生计。职业培训是适合存量乡城移民的职业教育形式,借助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劳动经济学在职培训理论,分析职业培训的成本收益模式,阐释政府、企业和乡城移民的行为选择,界定政府和企业配置职业培训资源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乡城移民 职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移民建构可持续生计的新视野——基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思考
6
作者 张学英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2-27,共6页
职业教育和培训能改善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束,从多个维度促进其融入城市。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乡城移民的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均能得到提升,随之工作搜寻的市场范围得以拓展,更为接近体面就业,从而奠定在城市... 职业教育和培训能改善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束,从多个维度促进其融入城市。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乡城移民的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均能得到提升,随之工作搜寻的市场范围得以拓展,更为接近体面就业,从而奠定在城市生存的经济基础,为建构可持续生计奠基。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培养经济社会转型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能够降低经济转型、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可持续生计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依恋、城市融入与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基于福建厦门的调查 被引量:38
7
作者 严金海 王彬 郑文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9,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乡土依恋、城市融入等心理情感因素在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中的影响机理,为科学设计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受到城乡空间依恋的共同... 研究目的:揭示乡土依恋、城市融入等心理情感因素在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中的影响机理,为科学设计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受到城乡空间依恋的共同影响,乡土依恋越强烈,退出意愿越弱;城市融入程度越高,退出意愿越强。(2)在乡城空间转换中,乡土依恋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强于城市融入的正向影响,乡城移民只有真正融入城市后才会乐意退出宅基地。(3)乡城移民对宅基地作为私人财产和居住保障的产权认知对其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乡土依恋在其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4)相比老一代乡城移民,相对更高的城市融入和较低的乡土依恋感知使得新生代乡城移民退出意愿相对较高。研究结论:政策设计应重视城镇化过程中心理情感层面人地关系的作用,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城乡联动,从促进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满足过渡阶段多元需求等方面提升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宅基地退出 乡土依恋 城市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与乡城移民——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分析
8
作者 何晓波 《山东经济》 2011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本文使用CHIP(2002)的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控制了收入差距、移民个人特征、家庭和户主特征、村庄特征和县虚拟变量的情况下,利用"农业税费改革"和"村庄管理政... 本文使用CHIP(2002)的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控制了收入差距、移民个人特征、家庭和户主特征、村庄特征和县虚拟变量的情况下,利用"农业税费改革"和"村庄管理政策导向"为"本地非农就业比例"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在其他条件恒定时,本地非农就业比例每上升1%,家庭移民比例就会上升1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鼓励非农经济发展、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对促进乡城移民、提高移民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市场 乡城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