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建富 姚丽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排斥,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社会场域窄化。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主要路径和策略包括:创新建构“市域统整联合,中高贯通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搭建乡城流动人口子女向上流动的阶梯;提供“梯度设计,分类实施”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乡城流动人口就业机会和质量;以职业教育培训“赋能职业素养,摧毁贫困接纳”,助推乡城流动人口心理重构;以“包容性社区培训,融合性社会场域”,促进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城流动人口 贫困表征 归因分析 职教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非正规就业与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叙 夏显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9,164,共10页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影响以及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对新型社会资本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初次非...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影响以及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对新型社会资本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初次非正规就业效果明显;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型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乡城流动人口获得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进而影响其家庭迁移。因此,需注重新型社会资本的培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原始社会资本"向"新型社会资本"的延展。此外,应当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消除市场歧视,为乡城流动人口提供更完善的就业信息,最终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家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资本 新型社会资本 非正规就业 乡城流动人口 家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对夫妻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传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5-101,共7页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家庭举家流入城市,这种"家庭化流动"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及稳定具有深刻影响,但流动对这些家庭本身的影响如何?本研究在流动与性别相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家庭举家流入城市,这种"家庭化流动"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及稳定具有深刻影响,但流动对这些家庭本身的影响如何?本研究在流动与性别相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的89户农民工流动家庭流动前后的性别分工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工流动家庭的性别分工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 家庭化流动 性别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春荣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6,共5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日益增多,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将会加剧这种趋势。在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分割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该文从劳动者的流动趋势、人力资本水平、行业与职业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劳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日益增多,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将会加剧这种趋势。在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分割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该文从劳动者的流动趋势、人力资本水平、行业与职业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与纵向分割的变化趋势,认为体制性因素导致的横向分割已不是主因,纵向分割才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要想消除纵向分割,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乡城劳动者在职业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培训的政策扶植力度,在产业结构规划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 劳动力市场分割 异质性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的乡城流动会降低生育水平吗?——基于递进生育率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同贵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8,共11页
基于现有理论与文献的回顾,本文提出采用更合适的生育率指标或研究方法,重新划分流动人口类型是研究我国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这一议题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两个方面。本文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的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 基于现有理论与文献的回顾,本文提出采用更合适的生育率指标或研究方法,重新划分流动人口类型是研究我国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这一议题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两个方面。本文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的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删除乡城流动的选择性后,比较了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在递进生育率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农村本地人口的一孩递进生育率为0.945,二孩递进生育率为0.387,三孩递进生育率为0.009;乡城流动人口分别为0.916、0.227与0.004。乡城流动人口二孩、三孩递进生育率小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的乡城流动与生育水平降低之间有着因果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人口 农村本地人口 倾向值得分匹配 递进生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与生育率下降——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同贵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基于2012年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采用离散时间Logit模型分析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二胎生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地区有稳定住房、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读书看报学习活动、在老家不再有农村承包地、较长的流入地居住... 基于2012年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采用离散时间Logit模型分析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二胎生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地区有稳定住房、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读书看报学习活动、在老家不再有农村承包地、较长的流入地居住时间将会降低全部或者部分乡城流动的人口二胎生育的概率。这一方面是因为乡城流动妇女在城镇地区的生活经验与经历改变了她们传统的生育观念,而城镇居民的社会范式也改变了乡城流动人口生育孩子的信念;另一方面是因为乡城流动人口上向的社会流动将驱使她们投入更多的能量与资本到提高自身的社会阶层地位上,因而减少了孩子的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二胎生育 离散时间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青年的伦理困境与出路——基于当代华语电影的内容分析
7
作者 邹会聪 邓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本文以当代华语电影为分析蓝本,对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伦理困境与出路进行探究。首先记叙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生存之艰、权力之失、心理之苦、文化之伤和人性迷失,然后审视导致中国乡城流动青年伦理困境的教育规制、户籍规制、劳动规制和... 本文以当代华语电影为分析蓝本,对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伦理困境与出路进行探究。首先记叙中国乡城流动青年的生存之艰、权力之失、心理之苦、文化之伤和人性迷失,然后审视导致中国乡城流动青年伦理困境的教育规制、户籍规制、劳动规制和安全规制,最后提出乡城流动青年伦理困境的破解路向,即激励奋力打拼、弘扬传统美德、加快现代转换和促进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青年 伦理困境 伦理出路 华语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张佳 张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79-3781,共3页
分析了当代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乡城流动 劳动力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移民短途乡城流动驱动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飞龙 姚凯文 刘炳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227,共6页
为探究影响水库移民从跨市流动转向短途乡城流动的驱动因素,基于新迁移经济学,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水库移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最小二乘Logistics回归法构建了短途乡城流动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深入分析发现:家庭因素对于移民选择短途... 为探究影响水库移民从跨市流动转向短途乡城流动的驱动因素,基于新迁移经济学,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水库移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最小二乘Logistics回归法构建了短途乡城流动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深入分析发现:家庭因素对于移民选择短途乡城流动有显著的影响,收入不再是移民流动空间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水库移民人口流动代际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城镇应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特色产业;继续加强移民教育投入,提升其文化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短途乡城流动 偏最小二乘Logistics回归 流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对农村青年性别观念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基于CGSS 2012—2018年混合截面数据的分析
10
作者 戴优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56,共22页
性别观念是测度主观性别平等的重要标尺。本文利用CGSS 2012—2018年五期混合截面数据,考察了乡城流动对农村青年性别观念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检视了“迁徙中国”时代背景下的性别不平等。研究发现:(1)乡城流动对性别观念具有显著的促进作... 性别观念是测度主观性别平等的重要标尺。本文利用CGSS 2012—2018年五期混合截面数据,考察了乡城流动对农村青年性别观念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检视了“迁徙中国”时代背景下的性别不平等。研究发现:(1)乡城流动对性别观念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增强逆概率加权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2)有限混合模型(FMM)识别出性别观念高均值和低均值两类子群体及其影响模式存在差异,乡城流动只对前者的性别观念产生正向效应,对后者没有显著影响;(3)性别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乡城流动对女性性别观念的正向效应高于男性,并且该作用在性别观念高均值群体中更为明显。相关政策应考虑到子群体和性别双重异质性,扫除青年人性别观念现代化的障碍,提升性别平等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 性别观念 总体性影响 异质性效应 有限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基建、劳动力乡城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
11
作者 陈强 吴海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2-23,共12页
基于2005−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以“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多期DID探究乡村数字基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数字基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实施以后,试点地区的泰尔... 基于2005−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以“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多期DID探究乡村数字基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数字基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实施以后,试点地区的泰尔指数和城乡收入比平均减少了0.006和0.086个单位。机制分析显示,乡村数字基建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乡城流动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数字基建在人才培养能力弱、西部和非中心城市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建议政府部门巩固并拓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政策成果,提高乡村数字基建标准,强化乡村数字基建与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衔接以及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弱、西部和非中心城市的乡村数字基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基建 电信普遍服务 劳动力乡城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
12
作者 王若男 阮荣平 郑风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9,共15页
基于中国追踪调查三期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城学生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的有酬劳动参与率下降7.75%,并未显著影响有酬劳动时间,并导致非农劳动参... 基于中国追踪调查三期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城学生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的有酬劳动参与率下降7.75%,并未显著影响有酬劳动时间,并导致非农劳动参与率提升11.28%。(2)机制分析表明,上述结果是由农村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调整产生的,市场劳动主要承担者倾向于增加有酬劳动时间,家庭劳动主要承担者则倾向于退出市场部门劳动或以陪读为目的进入城市地区参与非农劳动。(3)在不同就读阶段、流动范围和代际结构情境下,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基于此,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成本分摊、农村陪读家长就业扶持、不同情境的差异化帮扶三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乡城学生流动 农村家庭 劳动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流动与健康——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婷 李建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7,共13页
一个人的流动经历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不仅与迁移的地理距离有关,也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文化差异有关。跨文化迁移一般是通过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和社会网络等途径对移民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选取方言、饮食和观念距离... 一个人的流动经历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不仅与迁移的地理距离有关,也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文化差异有关。跨文化迁移一般是通过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和社会网络等途径对移民健康产生影响。本文选取方言、饮食和观念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代理变量,使用2014年CLDS数据分析跨文化迁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乡城流动人口对于流动的文化距离具有选择性,他们大多在同一方言区和饮食圈内部进行流动,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观念距离也较近。基于Probit回归结果发现方言和观念距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有显著负面影响,收入水平和社会网络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但饮食距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显著。本文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构建了PSM模型,同时使用地形距离这一客观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使用"诊断需住院"和"身体疼痛"两个客观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依然成立,具有稳健性。此外,方言和观念距离对乡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流动持续年份、性别、流动次数、本地方言技能是导致该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人口 跨文化流动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断与融合: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102,共11页
目前学术界主要通过对比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的分孩次平均生育年龄和生育水平来推断中断与融合效应是否存在,但这种研究思路因平均生育年龄的上升既有可能发生在流动中,也有可能发生在流动后而不能直接证明流动事件中断生育行为... 目前学术界主要通过对比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的分孩次平均生育年龄和生育水平来推断中断与融合效应是否存在,但这种研究思路因平均生育年龄的上升既有可能发生在流动中,也有可能发生在流动后而不能直接证明流动事件中断生育行为,因此本文受断点回归思想的启发,基于国家卫计委公布不同年份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生育史重构法和年龄别分孩次生育率、分孩次递进生育率等指标,以流动事件为零点对比流动前后的生育率变化,分析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动规律和流动事件对生育行为的中断和融合效应。研究结果发现2015年乡城流动人口的年龄别1孩、2孩生育率相对2013年都表现为一定的推迟趋势,且1孩高峰年龄段生育水平稍微下降,2孩生育水平则表现为明显下降;分孩次递进生育率变动趋势进一步印证以上发现,即2孩递进率、3+孩递进率和总和递进率都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下降;流动事件对流动人口1孩生育没有明显的干扰,对2孩生育产生了明显的中断效应;融合效应则比较显著,流入地1孩和2孩生育水平都显著低于流出地的生育水平,且有着一定的生育推迟,即使考虑不同年龄队列的生育进度效应,社会融合效应仍比较明显。乡城人口的生育融合效应分析很难在截面数据的基础上控制生育进度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这有赖于纵向跟踪数据和分析方法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人口 生育水平 中断效应 融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之间:当代中国户口制度的变革历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旦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6,共7页
中国户口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延用至今,附随着强大的利益分配功能,是维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杠杆。6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脉搏,户口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时间上看,在改革开放前,城市户口的利益附加功能十分强大,户口的城乡... 中国户口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延用至今,附随着强大的利益分配功能,是维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杠杆。6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脉搏,户口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时间上看,在改革开放前,城市户口的利益附加功能十分强大,户口的城乡隔离十分森严,乡城流动受到严格控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户口的利益附加功能逐渐降低,户口的城乡壁垒日渐松动,乡城流动越来越成为可能。从城市类型上看,具有完善的公共服务的大城市通过设定条件严格控制户口准入,亟需扩展城市规模且公共服务不太健全的中小城镇、新区特区制定了较为宽松的迁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户口制度 乡城流动 二元结构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人口与发展遭遇 被引量:34
16
作者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12,共8页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由此带来的农村留守人口现象直到新世纪初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2004年之前,对农村留守人口的研究只见于零星的研究论文,并主要研究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而自2004年开始,
关键词 人口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农村劳动力 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人口 乡城流动 研究论文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对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影响
17
作者 孙自保 聂强 《高原农业》 2017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分析了藏族农牧民乡城流动问题,并从义务教育的影响角度进行了经验研究。既有研究大多从宗教文化异质性的角度来理解藏族农牧民的乡城流动问题,本文则从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入手,分析了义务教育对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影响。通过... 分析了藏族农牧民乡城流动问题,并从义务教育的影响角度进行了经验研究。既有研究大多从宗教文化异质性的角度来理解藏族农牧民的乡城流动问题,本文则从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入手,分析了义务教育对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影响。通过对西藏自治区5地区10县616户藏族家庭的调查,验证了接受过义务教育的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可能加大,务工时间更长,收入增加,但是就业半径减小。强化义务教育为基础的西藏教育事业发展,有助于藏族农牧民进城务工,融入市场化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 农牧民 义务教育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经济》2019年总目次
18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2-I0003,共2页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户籍制度改革 乡城流动人口 《人口与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