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3
1
作者 叶蓓蓓 姜秀影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28-33,共6页
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问题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独具中国乡村的乡土社会传统、地域文化、乡土资源等特色。基于费孝通乡村理论理解中国乡村教育赖以生存的乡村场域,把握中国式乡村的文化底色,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和理论... 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问题产生于现代化进程中,独具中国乡村的乡土社会传统、地域文化、乡土资源等特色。基于费孝通乡村理论理解中国乡村教育赖以生存的乡村场域,把握中国式乡村的文化底色,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和理论前提。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嵌于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立足于乡土社会特色,以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为本质要求。中国乡村教育诸要素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生产方式、人际关系格局、价值观念的多重挑战。推动实现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立足乡土社会本色,转变现代化乡村教育认知;立足乡土社会秩序,塑造现代化乡村教师群体;立足乡土社会需求,重构现代化乡村教育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教育 乡土社会结构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