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土文化教育的安化县云台山研学空间景观设计
1
作者 李琼 聂志丹 +1 位作者 何晨曦 石盼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8期96-98,共3页
乡村研学是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教育是乡村研学的重要内涵。以湖南省安化县云台山研学基地为研究对象,以乡土文化教育为研学核心内涵,对该基地某地块进行研学空间景观设计实践,力求进一步提升研学空间教育价... 乡村研学是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教育是乡村研学的重要内涵。以湖南省安化县云台山研学基地为研究对象,以乡土文化教育为研学核心内涵,对该基地某地块进行研学空间景观设计实践,力求进一步提升研学空间教育价值,为研学基地的整体提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教育 研学空间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教育的功能、困境与策略——AGIL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晔 陈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0,共12页
乡土文化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来看,乡土文化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在适应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能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需要;在目... 乡土文化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来看,乡土文化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在适应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能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需要;在目标达成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发展青少年核心素养、健全乡村学生人格、树立乡村学生终身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整合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需要协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模式维持功能方面,乡土文化教育建立在辩证统一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AGIL模型视域下乡村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包括乡土文化教育式微,人才培养定位窄化,内部要素未成合力以及乡土文化价值“失语”。因此,乡土文化教育需要以高质量发展适应时代需要,以“精神陶炼”调整目标偏差,以要素整合增强教育合力,以价值重塑维持认同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教育 乡村学校 AGI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路霞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8期187-189,共3页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学校教育和乡土文化的振兴,乡村学校教育振兴离不开优秀乡土文化的滋养。乡村小学需要依托乡土文化教育培育认同乡土的乡村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可以链接乡村小学与乡土社会,滋养乡村小学的...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学校教育和乡土文化的振兴,乡村学校教育振兴离不开优秀乡土文化的滋养。乡村小学需要依托乡土文化教育培育认同乡土的乡村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小学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可以链接乡村小学与乡土社会,滋养乡村小学的特色发展,增强儿童的乡土认同。在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秉持创新性与批判性结合、整体性与差异化结合、主体性与生活化结合的教育原则,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通过社会支持推动乡土文化教育发展、乡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教育体系、乡村教师扎根乡土文化教育实践等路径对乡村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小学 乡土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仪式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纪德奎 蒙继元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2-35,40,共5页
学校仪式是由学校组织的对学生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具有行动性、凝聚性、能动性与时代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学校仪式成为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展现了乡土文化德育熏陶的活力,在切身参与的过程中推动了乡土文化教... 学校仪式是由学校组织的对学生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具有行动性、凝聚性、能动性与时代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学校仪式成为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展现了乡土文化德育熏陶的活力,在切身参与的过程中推动了乡土文化教育的感染力,提升了学生的乡土情结并加快了乡土文化传统与时俱进的转化力。发展"学生组织+探索"仪式模式,创造情境型乡土文化教育形态,在表演中理解乡土文化教育,构建乡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等均有助于实现学校仪式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仪式 乡土文化教育 乡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乡土文化教育研究的历程与走势——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纪德奎 郭炎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7,共7页
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绘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乡土文化教育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和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我国乡土文化教育的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活跃阶段和拓展阶段,乡土教材、乡土课程和乡土资源、乡土教育一度成... 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绘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乡土文化教育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和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我国乡土文化教育的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活跃阶段和拓展阶段,乡土教材、乡土课程和乡土资源、乡土教育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主题,并呈现出从宏观理论到纵深应用、单一主题到多学科内容、静态资源到动态教学实践、客体聚焦到主体关注、价值诉求到路径建构的研究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教育 研究历程 热点主题 研究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5
6
作者 黎琼锋 朱芸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4期19-23,共5页
乡土文化教育是培育乡土情怀、传承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教育的“守望者”,在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乡村学生的乡土情怀,滋养乡村学生独特的文化个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面临着重重困... 乡土文化教育是培育乡土情怀、传承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教育的“守望者”,在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乡村学生的乡土情怀,滋养乡村学生独特的文化个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乡村学校的乡土文化教育面临着重重困境:受“教育上移”影响导致乡土文化传承难以为继,因升学为导向无暇顾及乡土知识教育,而“向城流动”则弱化教师乡土教育情怀等。唤起乡土文化自觉是新时代乡村学校的重要使命。为此,需要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构建适合乡村学校的评价体系以及培育一支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土文化教育 乡村教育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雷平 周亚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5,共6页
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彰显教育特色,保障多元文化留存,促进国家文化认同。在具体实践中,乡土文化教育还面临乡土中国的现实场景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功利化主义依然存在、乡土文化的教育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难。这... 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彰显教育特色,保障多元文化留存,促进国家文化认同。在具体实践中,乡土文化教育还面临乡土中国的现实场景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功利化主义依然存在、乡土文化的教育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代代相传,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从认知体系、课程体系、组织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乡土文化教育体系,以确保乡土文化教育有效地实施,并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教育 价值功能 现实困境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土文化教育的自觉与自信 被引量:30
8
作者 纪德奎 张卓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29,共5页
乡土文化教育是教育供给侧的重要组成,也是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诉求以及扶贫攻坚的实现方式,因此,实现乡土文化教育自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在乡村发展中,由于对乡土文化内容、乡土文化生态传统、乡土精神和... 乡土文化教育是教育供给侧的重要组成,也是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诉求以及扶贫攻坚的实现方式,因此,实现乡土文化教育自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在乡村发展中,由于对乡土文化内容、乡土文化生态传统、乡土精神和乡土资源的轻视,导致了乡土文化教育事实上的虚位;夯实乡土文化教育认知、发挥乡土文化传承功能、创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发展基调、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教育,是树立乡土文化教育自信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土文化教育 自觉 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文素质与乡土文化教育刍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戴云 王洪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本文从当前面向 2 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结合西方和日本在人文素质教育与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
关键词 高校 教育改革 人文素质教育 乡土文化教育 中国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10
作者 苏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4,共6页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种地域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是其得以开展的原始基点。在经受了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等转型的冲击后,中国乡村的社会空间、社会关系等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日渐瓦解,后乡土性特征...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种地域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是其得以开展的原始基点。在经受了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等转型的冲击后,中国乡村的社会空间、社会关系等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日渐瓦解,后乡土性特征日益明显。后乡土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乡土文化赖以滋生和延续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同时也引起了乡土文化教育主体的缺位、教育时空的窄化以及教育内容的缩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文化教育的重兴应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强调政府顶层设计与乡村基层实践的通力协作,选择以政策为引领、乡情为纽带、激励为导向推动乡村文化主体的回归;以村庄"内生"为主、"植入"为辅的多元公共空间供给;以乡土文化为"圆心",外源文化为"半径",在坚守与创新之间延展乡土文化教育内容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乡土文化教育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婷婷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乡土文化发源于中国农耕社会,以延续千年的历史积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智慧,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让乡土文化进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从建设乡土文化师资队伍、打造乡... 乡土文化发源于中国农耕社会,以延续千年的历史积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智慧,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让乡土文化进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从建设乡土文化师资队伍、打造乡土文化第一课堂、开设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将乡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个体的自我修养等五个方面探索乡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教育 大学生 返乡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育视域下乡村学校乡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行为路向
12
作者 周玲烨 付庆科 马利云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6期36-39,共4页
乡村学校处于乡土文化场域,其乡土文化教育富有自然优势,却因“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而未凸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域下,乡村学校乡土文化教育之意蕴在于“安所”和“遂生”,即基于乡村乡土文化场域安乡村儿童活动和情怀之所,涵养精神文... 乡村学校处于乡土文化场域,其乡土文化教育富有自然优势,却因“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而未凸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域下,乡村学校乡土文化教育之意蕴在于“安所”和“遂生”,即基于乡村乡土文化场域安乡村儿童活动和情怀之所,涵养精神文化和道德观念以遂其生。位育视域下,乡村学校乡土文化教育行为路向是“位育中和”,即立足乡土文化教育之本,定位其教育实施路向;坚守“乡土文化”之所,探寻其教育资源以促儿童生长;革新乡土教育之法,致儿童与乡土文化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位育 乡土文化教育 乡村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