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洪昌 王启超 +2 位作者 龙星宇 张克新 马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5,共14页
研究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演化特征,为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演变提供理论依据.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称“黔东南州”)为研究区,运用综合指标法和障碍度模型,从文化、社会经济、生态3个维度构... 研究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演化特征,为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演变提供理论依据.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称“黔东南州”)为研究区,运用综合指标法和障碍度模型,从文化、社会经济、生态3个维度构建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体系,分析黔东南州2013—2020年恢复力水平时空演化特征,并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化趋势符合适应性循环理论的利用和保存阶段特征.②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在空间格局上呈现集群化发展特点和“南强北弱”现象,恢复力平均水平由2013年的0.244增至2020年的0.373.③文化恢复力在各子系统恢复力水平中占主要作用.传统村落数量、土地利用强度、城乡收入差距为山地民族传统村落乡土—生态系统中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为此,在村落乡土—生态系统恢复力提升过程中,既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关键领域应对外部扰动的能力,同时也要协调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三者关系,以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推动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传统村落 恢复力 乡土—生态系统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