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性逻辑 被引量:17
1
作者 耿步健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共12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要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自律的行动,需要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充分认识和正确领会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性逻辑,即其逻辑起点是人...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要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自律的行动,需要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充分认识和正确领会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性逻辑,即其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逻辑要义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逻辑指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逻辑归属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通过对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性逻辑分析,澄清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与西方自然(生态)共同体理念的本质区别,认识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中“两山论”与“安全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把握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联系,领悟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 “两山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典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培功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达到了新的境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达到了新的境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通过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存共同体、情感共同体、道德共同体的理论逻辑,从而探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对生存共同体、情感共同体、道德共同体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使得“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理论嬗变,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也向世界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5
3
作者 郝雨浓 王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31,共3页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是由逻辑基点、本质核心、实践路径和价值目标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逻辑基点是“两山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知,本质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践路径是“山水...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是由逻辑基点、本质核心、实践路径和价值目标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逻辑基点是“两山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知,本质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践路径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协同治理,价值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对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从而推动我们更加自觉地贯彻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与自然 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生态伦理关系的三维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耿步健 张晨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8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这就必须在坚持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伦理关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这就必须在坚持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伦理关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促进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而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必须要在超越“中心之争”中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汲取“传统精髓”中促进中华传统生态伦理现代性转化、在紧扣“时代特征”中构建生态伦理的基本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理念 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内涵及意义 被引量:35
5
作者 耿步健 葛琰芸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7,105-106,共8页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所阐述的“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所阐述的“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3个方面,具体内涵是指将自然界的动物和山水林田湖草等纳入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对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由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共谋生态治理出路。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权的思想内核,是凝聚各方力量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是引领各国人民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 地球美好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与时代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玲 王芳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8,共7页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由"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共构而成。它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观的承袭发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由"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共构而成。它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观的承袭发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探索实践而逐渐生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为"共建共享"的生态全球观、"生态生产力"的生态发展观、"德法兼治"的生态治理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在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生命共同体"以其独特的理论意蕴和严密的实践逻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浅山沿海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探析——以闽江流域(福州段)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文奎 牟宇峰 +2 位作者 蒋艳君 陈奕 夏继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4-49,共6页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统筹多要素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纲领,但是抽象的理念不易对实践工作形成具体化的指导。文章从仿生学的角度解析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方式,并对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工作的指...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统筹多要素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纲领,但是抽象的理念不易对实践工作形成具体化的指导。文章从仿生学的角度解析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方式,并对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工作的指导含义进行具体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闽江流域(福州段)试点工作实践,从区域生态问题诊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规划管控方式三方面对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进行探索,以期为浅山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理念 浅山沿海地区 生态保护修复 顶层设计 闽江流域(福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8
作者 邵鹏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38,61,共6页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思想成果,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来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划时代意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解”转变...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思想成果,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来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划时代意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解”转变为“共生”,人对自然必然从“工具性”利用走向“生命性”对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布局,展现了中国方案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与自然关系 生命共同体 物质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命共同体
9
作者 见图说(图) 《云南林业》 2021年第8期38-39,共2页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我省国土绿化,建设中国最美丽的省份,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结合职能职责,积极参加关注森林活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的生命...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我省国土绿化,建设中国最美丽的省份,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结合职能职责,积极参加关注森林活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的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推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助推美丽云南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能职责 生命共同体 国土绿化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理念 保护修复 国土空间规划 加快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教育
10
作者 刘建华 《甘肃林业》 2018年第3期39-40,共2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如此呈现...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如此呈现在世人面前,宛如古典山水画,而这个山水画却蕴藏着大思想——生命观。一、培养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美术观在学生美术教育的欣赏课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山水画 美术教育 生命 共同体 渗透 习近平 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的核心人权理念 被引量:12
11
作者 莫纪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5,共11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作为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总结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特点和基本要求,这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作为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总结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特点和基本要求,这与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系列论述中所蕴含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道路基本特征的核心人权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相关论述指出了习近平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独特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价值基础、保障形式、保护重点、保护范围、保护特色以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初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框架,并与习近平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道,共同构成了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对于不断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护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建构和实践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 生存权 发展权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12
作者 耿步健 仇竹妮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9,共7页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属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散见于习近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需要进一步从学理上加强系统研究,以形成足以概括习近平中国特色...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属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散见于习近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需要进一步从学理上加强系统研究,以形成足以概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的理论范畴。本文从总体上分析阐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特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13
作者 刘经纬 郝佳婧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2,共6页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基于历史回眸的追溯,结合当代际遇的现实,立足科学宏阔的实践,对全球生态问题进行敏锐洞察,对人类生态文明进行探索创新,体现了顾全大局的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蕴含了注重...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基于历史回眸的追溯,结合当代际遇的现实,立足科学宏阔的实践,对全球生态问题进行敏锐洞察,对人类生态文明进行探索创新,体现了顾全大局的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蕴含了注重环保的生态思维、眼观大局的全局思维和系统协调的整体思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深入发展、现代生态科学规律深刻把握和人类未来发展前路深邃思考的理论意义;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指导、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性推动和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国际性引领的实践意义;展现了言之有物的叙事理路、言之有理的辩证语境和言之有情的话语表达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4
作者 吴星儒 李沐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3,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以批判的逻辑建构的以实现"两个和解"为价值目标的完备生态理论体系。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以建设的逻辑形成与发展的以构建"生...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以批判的逻辑建构的以实现"两个和解"为价值目标的完备生态理论体系。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以建设的逻辑形成与发展的以构建"生命共同体"为价值目标的科学的生态世界观。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时代化与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解决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 人与自然 继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格局
15
作者 刘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6,共6页
"生命共同体"思想汲取了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关系为本质内容,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为重要理论工具,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 "生命共同体"思想汲取了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共生性关系为本质内容,以系统思维和方法为重要理论工具,擘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命共同体"为起点式概念和理论精神,推进了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历史观、价值观以及治理之道。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框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前瞻性、总体性战略部署,展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新高度,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16
作者 魏华 卢黎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
“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立论之基,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建设宜居乡村、建设宜业乡村、建设和美乡村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与阐述。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立论之基,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建设宜居乡村、建设宜业乡村、建设和美乡村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与阐述。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深度解析“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及实践指向。从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三个维度,提出贯彻“生命共同体”理念、切实践行“两山”理念、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实践路径,即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新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依靠科技兴农,开辟具有生态特色优势的新农业之路;重塑乡风文明,助力提升新农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理念 “两山”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素养 和美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规划技术创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评《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体系创新》 被引量:3
17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利用 生态文明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 粗放式发展 生命共同体 工业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建构——评《中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819,共1页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格局建构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至关重要。生态安全不仅关乎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更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繁荣...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格局建构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至关重要。生态安全不仅关乎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更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繁荣与生存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可持续发展理念 自然生态系统 人类福祉 生命共同体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19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共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情世情新变化,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情世情新变化,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是新时代中国人民为了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 科学把握 创新和实践 思想理念 习近平同志 和平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向度与价值
20
作者 王雨辰 彭奕为 《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共同体理念 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全球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