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6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四重维度
1
作者 马福运 周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新境界。应从理论之魂、文化之根、实践之基、未来之钥等四重维度,在“六个必须坚持”对马克...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新境界。应从理论之魂、文化之根、实践之基、未来之钥等四重维度,在“六个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中把握其发展性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把握其批判性逻辑、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升华中把握其创新性逻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中把握其真理性逻辑,从而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逻辑理路和实践要求,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六个必须坚持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解读
2
作者 杜丽华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从辩证法维度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助于进一步明证这一磅礴思想的真理伟力,又有助于彰显这一恢宏思想蕴含的辩证智慧,便于我们把握其精髓,提升辩证思维能力。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体现真理... 从辩证法维度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助于进一步明证这一磅礴思想的真理伟力,又有助于彰显这一恢宏思想蕴含的辩证智慧,便于我们把握其精髓,提升辩证思维能力。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体现真理辩证法,是真理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里程碑式的环节;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将联系发展观贯通始终;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把握唯物辩证法核心,善用矛盾辩证法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真理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之维
3
作者 孙建茵 孙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习近平大历史观整体思维方法是从历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视角分析并把握历史趋势、历史脉动和历史走向的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空间和主—客体间存在着普... 习近平大历史观整体思维方法是从历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视角分析并把握历史趋势、历史脉动和历史走向的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空间和主—客体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即历史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关联性,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具体而言,首先从历时性上看,历史是持续的和发展的总过程,应从整体性视角认识历史趋势;其次从共时性上看,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世界历史之外,而是作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应从系统性视角把握历史脉动;最后从主—客观因素来看,历史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创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应从人民性视角看待历史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历史观 整体思维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材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田心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2,共8页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关本学科具体对象的论述就是坚持“指导”,找不到这样的论述就无法坚持“指导”,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成了学术资源,而不是当作指导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论,防止和克服历史唯心主义“一般社会”论的影响,把问题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去分析,不能从虚构的“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各学科中的问题,建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材体系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实践——以“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为例
5
作者 杨涛 苏姝 +1 位作者 于鑫 张竹昕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通过深入研究“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借助案例引导、知识融合、实践探究等多元教学策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效力和对提升学生认同感、促进... 通过深入研究“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借助案例引导、知识融合、实践探究等多元教学策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效力和对提升学生认同感、促进认知接受的潜在价值。教材设计与实践环节,特别强调思想在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中的应用,致力于培养全球视野和深刻社会洞见的新一代青年。结合显性与隐性思政教学方法,提出了“趣点、要点、创点”等多维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促进深刻思考和个人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课程思政 路径 贵州旅游资源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玲玲 邱耕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阈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阈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两种逻辑:知识逻辑和观念逻辑;表现为两种形态:科学知识形态和观念意识形态。该思想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具有解释世界的功能;又是一种观念形态,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该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知识和观念两大形态的逻辑架构下,分别实现着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统一。作为真理性和人民性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本源性意义,为新时代深入理解和掌握“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答案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知识形态 观念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论要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凡健 刘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4-96,共3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凝心铸魂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凝心铸魂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主题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此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建设 凝心铸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鹏 罗文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9,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明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思想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守正创新”是整个思想建构的基本方式。这些一以贯之的精神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又合理继承、转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38,共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价值意义重大。高校要明确“融入目标”、理清“融入思路”、敲定“融入重点”、创新“融入方法”,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融入目标 融入思路 融入重点 融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0,34,共10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责任担当的关键课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关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责任担当的关键课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对于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有深入领会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价值逻辑,全面考察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现实逻辑,树立科学转化的理念逻辑,构建卓有成效的实践逻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建设高质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科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成效与提升——基于高校思政课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实效性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摸清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真实成效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关键课程作用的实践前提。课题组构建入脑入心成效的“认知-认同-践行-信仰”四重维度的考量机制,经实证研究发现,高... 摸清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真实成效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关键课程作用的实践前提。课题组构建入脑入心成效的“认知-认同-践行-信仰”四重维度的考量机制,经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在理论认知度、情感认同度、理论指导性、整体性成效上均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症候分析,主要存在本领恐慌、主体缺位、方式单一、理论发散、深度匮乏、案例平庸等问题,这影响了入脑入心成效。故应以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的问题链教学体系为抓手,切实推进入脑入心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入脑入心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阐明平凡英雄本质的精微考量——基于习近平新年贺词对平凡英雄礼赞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66,共6页
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习近平英雄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将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是讲好习近平英雄观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英雄模范的类型包括人民英雄、民族英雄、... 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习近平英雄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将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是讲好习近平英雄观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英雄模范的类型包括人民英雄、民族英雄、劳动英雄、革命英雄、战斗英雄、抗疫英雄、扶贫英雄、平凡英雄等,而习近平在发表的新年贺词中对平凡英雄给予了高度礼赞。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材中相关章节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的话语叙事,聚焦习近平新年贺词对平凡英雄礼赞的视角,对平凡英雄在归属上来自人民、在宗旨上为了人民、在实践上依靠人民的本质属性进行精微考量而钩深致远,以期引导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具象化的平凡英雄整体把握习近平英雄观,做到见贤思齐,了解英雄、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书写壮丽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年贺词 平凡英雄 本质属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
14
作者 安翔宇 王明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研究,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从“一块整钢”“科学体系”“理论结晶”的思想定位来看,这一思想体现着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的本质规定性。立足党的二十大对这...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研究,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从“一块整钢”“科学体系”“理论结晶”的思想定位来看,这一思想体现着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的本质规定性。立足党的二十大对这一思想的新定位新诠释新升华,从“一块整钢”完整把握思想内容、思想特质、思想哲学的整体性,从“科学体系”全面把握逻辑展开、要素组合、层次结构的系统性,从“理论结晶”深刻把握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的学理性,是从本质规定性上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内在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整体性 系统性 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的动态与评析——基于WOS核心合集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昊举 张富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具有相当关注度,具备成果产出、作者群体、期刊平台等基本要素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分别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筑牢道路根基、何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具有相当关注度,具备成果产出、作者群体、期刊平台等基本要素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分别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筑牢道路根基、何以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向、何以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研究方法出现注重“小问题、多学科、重实践”趋向的局部转圜,但在研究价值立场上,“西方中心论”疴症影响深远。未来研究应遵循“破局—立语—传意”原则,在解构海外学界话语霸权与专制叙事的基础上,完善外宣话语体系与传播平台,运用共情传播方式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16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共1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2月4日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出席会议并...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2月4日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主题教育取得的明显成效,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政治局会议 主题教育 教育领导小组 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三农”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17
作者 王巍溪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在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改革等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 在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改革等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农 成就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奋力谱写“思想领航”新篇章——福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综述
18
《福建林业》 2024年第1期4-6,9,共4页
“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号令如山。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是福建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宝贵... “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号令如山。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是福建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宝贵财富和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 全面贯彻 独特优势 党的创理论 深学 篇章 学习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蒲清平 漆钰 向往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6期6-16,共11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奋进新征程的根本遵循与凝心聚力的思想武器。“六个必须坚持”从哲学层面凝练概括了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奋进新征程的根本遵循与凝心聚力的思想武器。“六个必须坚持”从哲学层面凝练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构成了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图大业,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理解把握提升到新的时代高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以谦虚的政治态度全面系统、带着情感、结合实际地真学,以极高的政治觉悟真懂其内容含义与学理支撑,以笃定的政治信仰真信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特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真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学理性问题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庆祥 张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4,F0002,共11页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思想宣传—文本阐释—提炼概括—体系建构。目前,其研究已进入第四个阶段,需要以建构性思维来探究这一思想的重大学理性问题。从时代需求和问题导向两...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思想宣传—文本阐释—提炼概括—体系建构。目前,其研究已进入第四个阶段,需要以建构性思维来探究这一思想的重大学理性问题。从时代需求和问题导向两个方面综合考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性和整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两个行”的关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贡献及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方向、路径和框架,以及党的二十大以后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生长点等10个重要学理性问题,就需要深入研究。从总体上说,在“体系建构”阶段,目标是建构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因此,系统性和整体性、学理性和逻辑性、精准性和稳定性、世界性和通识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体系建构 学理性 “六个必须坚持”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