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望相助:习近平安全理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张颖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156,共23页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守望相助”安全理念,在此后的八年里,该理念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容涉及周边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全球治理、国家间关系、区域与次区域合作等诸多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更是反复...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守望相助”安全理念,在此后的八年里,该理念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内容涉及周边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全球治理、国家间关系、区域与次区域合作等诸多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更是反复倡导“守望相助”安全理念。作为安全概念,“守望相助”包含“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从周边安全、共同价值观和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等不同视角审视安全问题。“守”,体现了中国安全观的防御性原则;“望”,体现了中国安全观的国际性原则;“相助”,体现了中国安全观的共同性原则。实现“守望相助”的路径包括加强政治互信、建设集体安全机制、强调在国际社会中相互支持以及通过合作实现彼此的安全诉求。“守望相助”安全理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形象表达,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在需求与中国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契合。这一理念表达了中国开放的安全思维,既应用于安全领域,也扩展到政治、经济等更广泛的领域,具有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望相助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安全理念 中国国际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