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1
作者 董倩倩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4期5-8,共4页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支撑。通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发现其有着深刻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理论意蕴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可以说,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为乡村振兴...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支撑。通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发现其有着深刻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理论意蕴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可以说,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为乡村振兴新征程提供了新指南,为全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书写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 乡村振兴 生成逻辑 理论意蕴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乡村全面振兴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李国正 李强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乡村经济生态转型、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农村基... 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乡村经济生态转型、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农村基层治理体系、铸牢农村居民文化自信自强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存在农村产业转型缺乏特色、农村居民生态保护意识较弱、生态保护法律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须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加快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勇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系统辩证思想,形成和确立了丰富完备、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这一整体系统观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系统层级观,坚持共同体构架的国内外合作治理的系统联动机制,对其内核“是什么”的问题作了精要而又深邃的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层层追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之道,彰显了其整体系统思维在回答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性问题上的强大方法论功能;以系统工程方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全面系统展开,立体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鲜明的方法论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恢宏壮丽的生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整体系统 生态困局 环境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明观:乡村、城市平等观——乡村文明复兴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孝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30,共13页
从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大时空和长周期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文明全部演化信息的携带者,就像阴阳两极构成的太极一样,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离、不可替代、生克制衡的平等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公平性... 从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大时空和长周期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文明全部演化信息的携带者,就像阴阳两极构成的太极一样,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离、不可替代、生克制衡的平等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公平性,不仅表现在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两极交替演化的规律,还表现为两极之间生克制衡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代是携带着乡村文明信息充分显化时代,也是东方文明鼎盛的时代,近代以来是城市文明信息充分显示的时代,也是西方文明复兴走向世界的时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失衡、南方与北方失衡、物质与精神失衡、农业与工业失衡、科技与文化失衡等一系列阴阳失调的危机,都与城市与乡村失衡密切联系。从乡村文明复兴中重构城乡两极文明的新关系,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史必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能够担当起对有巨大惯性的世界城市文明走向进行校正使命的国家是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是单纯城市文明复兴,只能是在中国乡村文明复兴中,重构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城乡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有大乾坤,乡村文明复兴是事关人类文明的天下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平等文明 乡村文明复兴 生态文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指导下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添实 王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0,共2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为指导,本文在制度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三种路径,通过完善农村制度建设、优化农村科教模式、推进农村产业更新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民生 乡村振兴 环境保护 生态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历史生成、核心意蕴与基本路径
6
作者 王艳峰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精髓,是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生态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从历史生成看,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与论断,凝聚了中央和地方...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精髓,是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生态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从历史生成看,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与论断,凝聚了中央和地方领导工作的长期实践和哲学思考,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主要贡献者。从思想体系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本体论、“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生态价值论、“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生态实践论,构筑起这一科学体系的核心意蕴。从实践要求看,提供了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思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新视域中,深入发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哲学之思”,由生态学推进到生态观的研究层面,建构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理论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破解全球生态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径探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胡敏华 王丽英 《南方农机》 2023年第9期90-92,共3页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为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课题组...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为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课题组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义,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聚焦乡村民生需求、提升乡村配套设施、丰富乡村建设内涵、实现乡村村民增收等方面迈出美丽中国建设重大步伐,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助推沈阳乡村绿色振兴
8
作者 王自若 刘冬雪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描绘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从而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响应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号召,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其乡村发展应该走什么样...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描绘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从而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响应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号召,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其乡村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生态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角度探析沈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结合当前沈阳乡村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沈阳乡村绿色振兴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乡村绿色振兴 生态文明 乡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造性贡献——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原理的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高帅 孙来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2,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境遇、新诉求、新实践而提出的新思想,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原理的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境遇、新诉求、新实践而提出的新思想,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原理的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生态本体论、生态价值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历史论、生态治理论等。这些新论断涵盖了从本体认识到价值引领、从本质把握到方法指南的多方面、全过程,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使命与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刚 陈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共11页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它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并贯彻在生态思想教育、生态政治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之中。构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其...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它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并贯彻在生态思想教育、生态政治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之中。构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其使命为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导个人生态观念的改变,以“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促进个人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发展,以生态文明教育创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生活化和数字化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转向,社会化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指向。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创新与深化实践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五个辩证统一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文斌 郭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9,共5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拓展和深化,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中国特色与世界道路、文化观念与制度设计、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方面辩证统一关系的具体论述,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拓展和深化,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中国特色与世界道路、文化观念与制度设计、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方面辩证统一关系的具体论述,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当前背景下,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辩证思维和价值指向,可以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和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智钦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3-201,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撰写的文稿。该文以“一线三论八观”(简称138)创新引领未来为视角,深入研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时,提出完善绿色生态的内涵和政策意涵、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色生态度量标准、设立绿色生态学学科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科学体系 一线三论八 绿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阐发的三重视野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郇庆治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性概念或范畴,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文献或理论视角做出归纳与阐发: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如果说依据党代...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性概念或范畴,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文献或理论视角做出归纳与阐发: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如果说依据党代会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这两种文献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概括更多是一种政策理论或话语体系下的阐释,那么,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视角所提供的就更多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一种理论系统或话语体系下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41
14
作者 姚修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9,共7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历史视野的一种文明观,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方向,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五位一体"的生态社会观、"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民生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环境需要纳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中,极大地拓展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把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为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自然 生态发展 生态社会 生态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乾元 冯红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本源,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实践观、绿水青山的财富观、取用有度的生产观、系统整体的治理观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观念。习近平生...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本源,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实践观、绿水青山的财富观、取用有度的生产观、系统整体的治理观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观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自然观、实践观、财富观、生产观、治理观等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逻辑延伸和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 实践 财富 生产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道路与前景——基于文明形态与“现代化悖论”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孝德 杜鹏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9,共15页
文明形态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也是认识中国乡村价值与地位的重要理论。近代以来,中国在追赶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面临一个需要不断破解的“现代化悖论”难题。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都是通... 文明形态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也是认识中国乡村价值与地位的重要理论。近代以来,中国在追赶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始终面临一个需要不断破解的“现代化悖论”难题。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都是通过乡村破解了“现代化悖论”难题。21世纪以来的快速城市化,使中国乡村再度陷入“现代化悖论”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再度破解了中国乡村“现代化悖论”困境。生态文明导航的乡村振兴大逻辑是: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导航标,乡村文化复兴与教育改革是乡村振兴之魂,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绿色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健康低碳的乡村生活方式是乡村最大优势与魅力,实现全生态化、零污染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只有大力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才能真正破解“现代化悖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形态 现代化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思想下徐州市贾汪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实践探析
17
作者 赵贝妮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2期227-22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要始终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为了开辟一条从生态重灾区向生态示范区转型的道路,给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要始终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为了开辟一条从生态重灾区向生态示范区转型的道路,给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参考,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对潘安湖、马庄村的环境治理,以及对本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例,介绍了贾汪区型发展的成功实践,并从生态转型、产业转型、治理转型3个方面总结了“贾汪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乡村 转型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努力把内蒙古打造得更加亮丽
18
作者 牧远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12期4-4,共1页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全区...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全区林业系统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全区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蒙古 社会主义现代化 林业系统 小康社会 政治任务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贡献
19
作者 胡长生 胡宇喆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0,共17页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而阐发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开创了生态文明...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并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而阐发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开创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国家治理体系论、人民福祉论、制度保障论、系统建设论和"两山"协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20
作者 徐梦馨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0-34,共5页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针对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乡村生态保护意识欠缺、生态破坏问题凸显、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环境治理资金不足等困境,提出提高乡村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针对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乡村生态保护意识欠缺、生态破坏问题凸显、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环境治理资金不足等困境,提出提高乡村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等实践路径,旨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乡村生态振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