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曲河典型农业区域氮磷消纳和负荷空间特征
1
作者 苏卫华 王海翔 +5 位作者 陈浩 严星 夏永秋 管瑞雪 王慎强 汪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64-2074,共11页
为探究九曲河典型农业区域氮磷消纳和负荷空间特征,本研究基于2022—2023年期间的系统采样与分析,结合“农田流失-沿程消纳-水体负荷”水质响应模型(NutriShed),全面探讨了流域内氮磷流失量、消纳量及负荷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九曲... 为探究九曲河典型农业区域氮磷消纳和负荷空间特征,本研究基于2022—2023年期间的系统采样与分析,结合“农田流失-沿程消纳-水体负荷”水质响应模型(NutriShed),全面探讨了流域内氮磷流失量、消纳量及负荷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九曲河干流的总磷(TP)月均浓度在0.02~0.12 mg·L^(-1),总体维持在Ⅱ类水质(0.1 mg·L^(-1)),而支流磷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03~0.23 mg·L^(-1),波动较大,部分时段超Ⅲ类水质标准(0.2 mg·L^(-1)),春夏季污染尤为严重;干流与支流的总氮(TN)月均浓度超2.00 mg·L^(-1),支流平均TN浓度高于干流20.4%,且以铵态氮为主要氮污染形态。冬春交替和夏季是氮污染高发期,其中农宴河、永胜河等支流为污染热点区域,空间分布表现为上游农业活动密集区和居民聚集区负荷量最高。NutriShed模型模拟结果进一步揭示,2022—2023年流域TN流失量为404 t,沿途消纳量为147 t,占总量的36.4%,负荷量为257 t;2022—2023年磷的总流失量为57.2 t,沿途消纳量为33.6 t,占58.7%,负荷量为23.6 t。模型分析表明,氮磷含量较高的农宴河等支流是精准治理的重点区域。基于研究结果,建议通过优化施肥管理、合理布局河道生态缓冲区以及精准治理高污染支流等措施,提升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磷消纳 氮磷负荷 空间分异 九曲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曲河提篮拱桥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辉 金建洲 刘光远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我国京沪高速铁路上第一座提篮拱桥———京沪线九曲河提篮拱桥为背景 ,对提篮拱桥做了比较详尽的受力特性分析 ,对提篮拱桥的两个常见的计算模型做了比较 ,指出了平面模型的合理性 ;同时 ,讨论了横撑的位置和数目对提篮拱桥的稳定性... 以我国京沪高速铁路上第一座提篮拱桥———京沪线九曲河提篮拱桥为背景 ,对提篮拱桥做了比较详尽的受力特性分析 ,对提篮拱桥的两个常见的计算模型做了比较 ,指出了平面模型的合理性 ;同时 ,讨论了横撑的位置和数目对提篮拱桥的稳定性和自振特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篮拱桥 钢管结构 混凝土 九曲河 受力特性 横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自动监测流量的引排水量计算精简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萍 谢运山 姚允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99,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文测站逐渐实现流量实时自动监测。此时,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利用较少的流量监测数据进行引排水量计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在数据量相对较少、流量自动监测数据精度较高条件下的引排水量计算方案,根据镇江...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文测站逐渐实现流量实时自动监测。此时,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利用较少的流量监测数据进行引排水量计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在数据量相对较少、流量自动监测数据精度较高条件下的引排水量计算方案,根据镇江市谏壁闸水文站和九曲河闸水文站两个测站不同安装方式的定点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多年的实时流量自动监测数据,以5 min的实时监测流量数据为基准,按不同工况和不同时间间隔分别对两个测站2018~2020年流量数据进行引排水量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引排水年总量和单次引排水量的计算精度,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得到数据精简后的最大时间间隔分析成果。研究成果表明:以30 min时间间隔进行各类工况下的引排水量计算,其精度相对较高,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沿江沿海引排水量实时自动监测数据的精简分析提供借鉴,并可用于水文资料整编和报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排水量 实时自动监测 精简分析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水文资料整编 谏壁闸水文站 九曲河闸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说武夷茶”
4
作者 陈浩然 《福建茶叶》 2009年第2期51-52,共2页
  相传彭祖带领他的儿子彭武和彭夷来到闽北,垦荒植茶,帮助乡民脱贫致富,才有今日美丽的武夷传说.……
关键词 武夷茶 九曲河 风光 大红袍 武夷岩茶 武夷山 星村镇 武夷宫 茗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