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育苗期养殖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英 关瑞章 +1 位作者 汪琳 罗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6-531,共6页
为研究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育苗期养殖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了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31个克隆子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得到20个不同的RFLP带型.对代表性克隆... 为研究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育苗期养殖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了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31个克隆子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得到20个不同的RFLP带型.对代表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鲍苗养殖池水体中细菌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主要分为3大类群: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黄杆菌纲细菌,分别占58%、32%和10%.γ-变形菌纲细菌中以弧菌最多,包括已知的鲍病原弧菌,其次是海洋螺菌目细菌.α-变形菌纲细菌主要与GenBank库中未培养的克隆子序列最相似,其中红细菌科细菌最丰富,占所分析克隆子数目的26%.本研究结果表明九孔鲍育苗期养殖水体中存在大量未培养的、未知菌属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育苗期 养殖水体 细菌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耐低盐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湘 刘建勇 赖志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09,542,共6页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1个雄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配3个雌九孔鲍,建立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各家系养殖240d后统计每个家系生长性状,并分别从所建立36家系中随机选取40个稚鲍,在盐度16...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1个雄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配3个雌九孔鲍,建立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各家系养殖240d后统计每个家系生长性状,并分别从所建立36家系中随机选取40个稚鲍,在盐度16下进行耐盐实验,48h后统计各个家系的存活率,应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REML)估算九孔鲍体重,壳宽,壳长与耐低盐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九孔鲍稚鲍在240日龄时,壳长、壳宽和体重遗传力为中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8±0.04,0.13±0.06,0.18±0.15;耐低盐性状遗传力较低,估计值为0.056±0.022,48h家系的平均存活率为0.44±0.23。壳长,壳宽,体重与耐低盐性状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4—?0.156和?0.03—0.14,呈负相关关系,检验不显著。结果证明,对九孔鲍生长性状与耐低盐性状进行改良时,可采用复合育种技术,以加快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生长性状 性状遗传力 遗传参数估计 数量性状 参数评估 半同胞家系 存活率 低盐 全同胞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博 童馨 +2 位作者 黄桂菊 龚世园 喻达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了解我国养殖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用RAPD技术对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的九孔鲍5个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2条引物共扩增出141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大小范围为0.2—2.4kb,其中多态性条... 为了解我国养殖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用RAPD技术对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的九孔鲍5个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2条引物共扩增出141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大小范围为0.2—2.4kb,其中多态性条带97条,多态位点比例为68.8%。基因多样性介于0.210±0.193与0.247±0.187之间,平均为0.224,各群体间没有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福建东山群体和广东惠来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支;深圳、湛江和三亚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另一支。群体间遗传距离介于0.062与0.135之间,福建东山群体与广东惠来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惠来群体与深圳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群体间FST值介于0.176与0.326之间,随机组合检验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已经达到显著水平,但东山和惠来与深圳、湛江和三亚2组之间遗传分化不显著。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表明近年来九孔鲍大规模死亡事件可能与遗传多样性并无直接相关,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遗传选育。不同地方群体间的显著分化表明,各地方群体应分别作为单独的"管理单元(management unit)"进行遗传资源管理,群体之间的移植应严格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遗传多样性 RAPD 遗传分化 养殖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精子短期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蔡明夷 柯才焕 +4 位作者 王桂忠 郭峰 郑云 游伟伟 许贻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及精子密度等因素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精子短期保存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MSO、维生素C、甘油、葡萄糖等添加剂中仅5%和7.5%DMSO有利于... 应用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及精子密度等因素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精子短期保存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MSO、维生素C、甘油、葡萄糖等添加剂中仅5%和7.5%DMSO有利于精子活力的保持;3个试验温度中28℃精子活力下降速度最快,其次为1℃,最慢是5℃;稀释度越高精子活力下降速度越快。正交试验中,九孔鲍精液分别在25个保存条件下保存96 h,保存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取样观察精子活力。25个处理的活力变化数据用生长函数拟合,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出精子活力半衰期,并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较理想的精子保存条件是:温度为7℃,DMSO质量分数为3%,精子密度为7.5×108个/mL;各因素对精子活力半衰期的影响按精子密度、温度、DMSO密度顺序递减;精子密度对精子活力半衰期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及DMSO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exta) 精子保存 正交试验 精子密度 二甲基亚砜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九孔鲍苗细菌性病原的无公害绿色生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志萍 蔡俊鹏 +1 位作者 王志 韩韫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出4株蛭弧菌(Bdellovibriosp.),并对34株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苗细菌性病原进行了裂解试验。结果表明,Bh04-4、Bh04-41a、Bh04-A+和Bh04-1f等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11株、13株、22株和28株病原菌,裂解率为32.4%、... 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出4株蛭弧菌(Bdellovibriosp.),并对34株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苗细菌性病原进行了裂解试验。结果表明,Bh04-4、Bh04-41a、Bh04-A+和Bh04-1f等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11株、13株、22株和28株病原菌,裂解率为32.4%、38.2%、64.7%和87.5%;4株共同作用,则可裂解32株病原菌,裂解率高达94.1%。研究结果展示了应用蛭弧菌控制九孔鲍苗细菌性病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弧菌(Bdellovibrio sp.) 裂解率 孔鲍(haliotis diversieolor)苗 细菌性病原菌 无公害绿色生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年春季东山九孔鲍暴发性病害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军 苏永全 +4 位作者 张蕉南 黄英 张朝霞 鄢庆枇 王德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41-644,共4页
对 1999 年春季福建省东山县九孔鲍的暴发性流行病进行调研和检测,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回归感染确定致病原、对致病菌进行形态(包括电镜和光镜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对病毒性病原进行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以及病理变... 对 1999 年春季福建省东山县九孔鲍的暴发性流行病进行调研和检测,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回归感染确定致病原、对致病菌进行形态(包括电镜和光镜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对病毒性病原进行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以及病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此次东山养殖九孔鲍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致病原是 3 种球状病毒(50 nm 、110 nm 、150 nm )、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还探讨了这些病菌和病毒的致病性,并以 49 种药敏纸试验寻求防治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弧菌 暴发性流行病 细菌性病原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山九孔鲍细菌性疾病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朝霞 王军 +3 位作者 张蕉南 苏永全 黄英 鄢庆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3-199,T001,共8页
本文分离纯化了 1 999年春东山县患病九孔鲍的 2株主要病原菌 ,进行了回归感染、药敏试验、病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 .结果表明此次暴发性流行鲍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在所进行的 4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 ,2株菌仅对氯霉... 本文分离纯化了 1 999年春东山县患病九孔鲍的 2株主要病原菌 ,进行了回归感染、药敏试验、病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 .结果表明此次暴发性流行鲍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在所进行的 4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 ,2株菌仅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 8种药物共同敏感 ,药物联合抗菌试验还表明复方新诺明与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有协同作用 ,氯霉素与复方新诺明等有加成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细菌性疾病 弧菌 氯霉素 病原菌 复方新诺明 磺胺甲基异恶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和杂色鲍等位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黎中宝 田柱 +1 位作者 朱冬蕊 叶承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1,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的养殖群体和杂色鲍(H.diversicolordiversicolor)的自然群体进行了10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在研究九孔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和27个等位基因中,单态位点...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的养殖群体和杂色鲍(H.diversicolordiversicolor)的自然群体进行了10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在研究九孔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和27个等位基因中,单态位点有Ldh -1、Adh -1、Sod-1、Sod-2、Sod-3、Est-1、Mdh -2、Me-1、Idh -1、Sdh-1、Sdh -2、Amy-2、Amy-3,在这些位点只有一个等位基因(Sdh -2除外);有5个位点是多态的,它们是Est-2、Est-3、Mdh-1、Aat-1、Amy-1(P0.99 标准),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27.78%,在这些位点有2~4个等位基因。在研究杂色鲍的18个等位酶位点和26个等位基因中,单态位点有Ldh -1、Adh -1、Sod-1、Sod -2、Sod -3、Est-1、Mdh-2、Idh -1、Sdh-1、Sdh -2、Amy-2、Amy-3,在这些位点只有一个等位基因;有6个位点是多态的,它们是Est-2、Est-3、Mdh-1、Me-1、Aat-1、Amy-1(P0.99标准),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33.33% ,在这些位点有2~4个等位基因。九孔鲍和杂色鲍在所有位点中共享大多数常见等位基因 ,因此在生化遗传上它们非常相似。本研究揭示了九孔鲍和杂色鲍群体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带谱的变异式样 ,为九孔鲍和杂色鲍的遗传结构及遗传育种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等位酶位点及其等位基因的参考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杂色鲍 等位酶 生化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在九孔鲍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力文 廖昌容 +2 位作者 王瑞旋 王江勇 陈毕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初步研究了新型抗菌兽药氟苯尼考(florfenicol)在健康九孔鲍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鲍血淋巴中氟苯尼考含量的可靠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69%,最低检测限0.05μg/cm3.以20×10-6(m/m)剂量对九孔鲍腹足... 初步研究了新型抗菌兽药氟苯尼考(florfenicol)在健康九孔鲍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鲍血淋巴中氟苯尼考含量的可靠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69%,最低检测限0.05μg/cm3.以20×10-6(m/m)剂量对九孔鲍腹足单次肌注,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原理(SMT)处理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21.25mg/(h.dm3),平均滞留时间(MRT)为2.41h,清除率(C lB)为0.94dm3/(kg.h),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d(ss)]为2.27dm3/kg,消除半衰期(t1/2β)为3.61h.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在九孔鲍体内吸收良好,分布广泛,代谢消除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氟苯尼考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九孔鲍血细胞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淑红 邹志华 +2 位作者 张子平 施永春 王艺磊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85,共8页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九孔鲍血细胞的总RNA,经Oligotex纯化得到mRNA.根据SMART技术原理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采用双链特异核酸酶进行cDNA的均一化,构建成九孔鲍血细胞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3.4×106...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九孔鲍血细胞的总RNA,经Oligotex纯化得到mRNA.根据SMART技术原理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采用双链特异核酸酶进行cDNA的均一化,构建成九孔鲍血细胞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库容为3.4×106cfu/cm3,重组率为92.3%,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2.6×1011cfu/cm3以上.从文库中随机挑取897个克隆,测序获得高质量ES-Ts814条,其中有23条Contigs;762条Singlets,Unigenes共785条,冗余率只有3.56%.以上结果说明所构建的文库质量好,完全可以满足后续基因克隆和表达序列标签测序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均一化 孔鲍 副溶血弧菌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山九孔鲍病毒病病毒的分离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莹 黄印尧 +3 位作者 颜江华 颜青 吴文忠 倪子绵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9-202,T003,共5页
运用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技术 ,在福建东山患病的九孔鲍的肾组织细胞、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中可见有大小为 1 0 0nm的具包囊的六角形病毒颗粒 ,病鲍组织匀浆后 ,经蔗糖分步超速离心 ,RNA酶及DNA酶消化去除组织内DNA、RNA后 ,获得纯化的病... 运用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技术 ,在福建东山患病的九孔鲍的肾组织细胞、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中可见有大小为 1 0 0nm的具包囊的六角形病毒颗粒 ,病鲍组织匀浆后 ,经蔗糖分步超速离心 ,RNA酶及DNA酶消化去除组织内DNA、RNA后 ,获得纯化的病毒颗粒 .又经蛋白酶K消化后得到病毒的核酸 ,以DNaseI或RNaseA分别消化 ,经 1 % (m/m)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该病毒为DNA病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病毒 分离 电镜 超薄切片技术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九孔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朝晖 丛娇日 朱明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4,共5页
就放养密度对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4个月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九孔鲍的生长明显地受到放养密度的制约。在5个实验密度组中 (分别为每养殖笼中放养35 ,40,45 ,50和55个鲍 )以低密度... 就放养密度对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4个月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九孔鲍的生长明显地受到放养密度的制约。在5个实验密度组中 (分别为每养殖笼中放养35 ,40,45 ,50和55个鲍 )以低密度组的生长率为最高 ,达118.57μm/d。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 ,其生长率逐渐下降。但各密度组的存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 :九孔鲍的壳长与湿体质量的关系为 :W=0.000093605×L3.0395;每月一次对鲍壳长的测量会对该鲍的生长有明显影响 ,在同等养殖密度和养殖条件下 ,不进行测量的对照组生长率比实验组的要高出15.4%(16.25μm/d) ;另外 ,九孔鲍的生长与水温也有明显关系 ,其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孔鲍 生长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双列杂交家系子代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志国 刘建勇 +1 位作者 包秀凤 蒋湘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解决中国南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种质资源近交衰退的难题,笔者以汕尾养殖群体(BD)与深圳野生群体(YS)的九孔鲍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在120日龄、150日龄、210日龄和270日龄时分别对这些... 为解决中国南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种质资源近交衰退的难题,笔者以汕尾养殖群体(BD)与深圳野生群体(YS)的九孔鲍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在120日龄、150日龄、210日龄和270日龄时分别对这些交配组合的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和体质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和配合力估算。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范围分别为5.3~17.0、6.3~15.3、7.8~9.0和-1.0~11.2、-1.2~6.6和-10.9~4.1,反交组相对正交组有较高的中亲优势;BD群体各阶段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值,范围分别为-0.19^-0.09,-0.11^-0.07和-0.40^-0.24,YS群体各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范围分别为0.09~0.19,0.07~0.11和0.24~0.40。YS群体与BD群体各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别为0.01~0.14、0~0.07和0.02~0.07。BD群体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母本效应效应值均小于YS群体,表明增加野生群体在交配亲本中的数量可有效提高九孔鲍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中亲优势 超亲优势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养殖水体及消化道细菌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创华 周毅频 +1 位作者 蔡俊鹏 杨洪志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2002年对汕尾健生鲍鱼养殖场养殖水体和鲍消化道中异养细菌及弧菌的数量和类群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的四季变化从2 4×104~1 3×105cfu ml,平均为7 6×104cfu ml;消化道中异养细菌数量四... 2002年对汕尾健生鲍鱼养殖场养殖水体和鲍消化道中异养细菌及弧菌的数量和类群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的四季变化从2 4×104~1 3×105cfu ml,平均为7 6×104cfu ml;消化道中异养细菌数量四季变化则从1 6×107~5 4×107cfu g(湿重),平均为3 3×107cfu g。水体中弧菌数量四季变化从1 2×104~5 1×104cfu ml,平均为2 5×104cfu ml;而消化道中弧菌数量四季变化则从2 8×105~3 8×105cfu g,平均为3 2×105cfu g。水体中细菌类群由Sphingomonas,Vibrio,Pasteurella,Moraxella,Pseudomonas,Aeromonas,Flavobacterium,Klebsiella,Weeksella和Alcall组成,消化道中细菌类群由Sphingomonas,Vibrio,Aeromonas,Flavobacterium,Shewanella,Sphingobacterium,Pseudomonas组成,水体和消化道弧菌种类主要为Vibriofluvialis,Vibrioparahaemolyticus,Vibriovulnificus,Vibriocholerae,Vibriominicus,Vibrioalginolyticus。并对不同养殖场水源弧菌数量也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消化道 养殖水体 异养细菌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养殖九孔鲍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朝霞 王军 +3 位作者 苏永全 周化民 鄢庆枇 吕嘉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从1999年春季东山县九孔鲍暴发流行病的病鲍内脏提取病原粗提液,经电镜观察和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病原主要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细菌为两种弧菌,病毒为球形,其发生基质为细胞质中一种双层膜的泡状结构,观察到病原入侵后引起鲍的组织细胞... 从1999年春季东山县九孔鲍暴发流行病的病鲍内脏提取病原粗提液,经电镜观察和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病原主要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细菌为两种弧菌,病毒为球形,其发生基质为细胞质中一种双层膜的泡状结构,观察到病原入侵后引起鲍的组织细胞产生严重的病理变化,探讨病原的入侵途径,提出预防该流行病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暴发性流行病 病原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入侵途径 预防措施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九孔鲍能量收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阎希柱 王桂忠 +1 位作者 李少菁 吕哲非 《水产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5-42,共8页
在摸拟自然条件下,设定5个温度梯度(15、19、23、27、31℃)进行了室内水族箱养殖,结果表明,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superrtesxa)的生长能和代谢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于此温度时则相反,呈负相关关系。在温度为27℃时,九孔鲍的... 在摸拟自然条件下,设定5个温度梯度(15、19、23、27、31℃)进行了室内水族箱养殖,结果表明,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superrtesxa)的生长能和代谢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于此温度时则相反,呈负相关关系。在温度为27℃时,九孔鲍的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达到最大值。九孔鲍在各温度下的能量收支方程为:15℃:100(C)=18.05(F)+8.00(U)+7.91(M)+39.60(R)+7.14(Psh)+9.36(Pg)+9.9419℃:100(C)=19.89(F)+12.24(U)+7.97(M)+33.74(R)+6.62(Psh)+9.54(Pg)+10.0123℃:100(C)=17.43(F)+12.93(U)+7.04(M)+33.79(R)+6.20(Psh)+10.25(Pg)+12.3727℃:100(C)=15.56(F)+11.03(U)+7.05(M)+28.53(R)+13.67(Psh)+16.12(Pg)+8.0331℃:100(C)=18.82(F)+13.87(U)+12.52(M)+38.44(R)+12.35(Psh)+13.62(Pg)-9.62从能量收支方程中看出,只有小部分能量用于生长壳,一部分能量用于生长软体肉能,绝大部分能量用于代谢,还有一小部分能量用于排泄、排粪和分泌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收支 温度 孔鲍 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志国 刘建勇 +1 位作者 蒋湘 包秀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每个雄鲍配3个雌鲍),分别测定每个母系生长到8月龄的全同胞个体30个后代的壳长、壳宽和体质量,应用数量遗传学的全...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每个雄鲍配3个雌鲍),分别测定每个母系生长到8月龄的全同胞个体30个后代的壳长、壳宽和体质量,应用数量遗传学的全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的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九孔鲍8月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以及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九孔鲍各生长性状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其中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的估计值分别为0.285、0.264和0.343,属于中高等遗传力,显示出较高的选择育种潜力;基于父系半同胞遗传协方差组分及表型协方差分别估计的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表明,各性状间均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壳长―壳宽、壳长―体质量和壳宽―体质量性状间遗传相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934、0.902,表型相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791、0.760。经t检验,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表明,以任何一个生长性状为参数进行选育,均可达到改良九孔鲍生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生长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表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南方九孔鲍苗大规模死亡的一株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俊鹏 刘江涛 王志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4-337,共4页
从汕尾一鲍鱼场的变白掉板九孔鲍苗中分离到一批菌株,对其中的21号菌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归感染试验证明其为病原菌,API条带分析表明该菌为副溶血弧菌,药敏试验揭示该菌对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四环素、新生霉素、新霉素有抗药性,但... 从汕尾一鲍鱼场的变白掉板九孔鲍苗中分离到一批菌株,对其中的21号菌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归感染试验证明其为病原菌,API条带分析表明该菌为副溶血弧菌,药敏试验揭示该菌对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四环素、新生霉素、新霉素有抗药性,但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氯霉素、多粘霉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苗种 病原菌 副溶血弧菌 药敏试验 回归感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九孔鲍免疫防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政强 陈昌生 +2 位作者 战文斌 林茂 杨红玲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平均体重为14.25±2.21g的九孔鲍在水温24.3°C±1.7°C、盐度为(30.42±1.63)‰、pH值为8.15±0.11的环境条件下,饥饿胁迫20d是九孔鲍生理上可以承受的。九孔鲍在停食后5d时间内,血淋巴液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平均体重为14.25±2.21g的九孔鲍在水温24.3°C±1.7°C、盐度为(30.42±1.63)‰、pH值为8.15±0.11的环境条件下,饥饿胁迫20d是九孔鲍生理上可以承受的。九孔鲍在停食后5d时间内,血淋巴液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7d后,九孔鲍血淋巴液蛋白质含量逐渐大幅度下降,由此推测,九孔鲍在饥饿7d后体蛋白被大量消耗于机体的生命维持。饥饿胁迫状态下九孔鲍血淋巴细胞吞噬活性下降,血淋巴细胞呼吸爆发水平下降,体液溶菌酶活性、凝集活性下降,抗感染免疫机能下降;但是,九孔鲍经历5d时间的饥饿,血淋巴抗菌清除效率、血淋巴细胞吞噬活性、血淋巴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水平、体液溶菌酶活性等免疫指标都变化不大,说明九孔鲍具有面对饥饿胁迫的应激适应机制。饥饿之初,机体通过维持既有免疫机能来适应环境、保护自我;饥饿胁迫持续时间超过7d,这种本能的逆境适应方式和机能维持终因营养不济和体内资源的持续消耗而改变和衰退。饥饿胁迫下的九孔鲍血淋巴液中的溶菌酶活性和凝集活性下降可能直接由体液蛋白含量下降引起,而胞内颗粒性物质减少则可能是血淋巴液中溶菌酶及凝集素活性减弱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鲍 饥饿胁迫 免疫应答 抗感染力 副溶血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剂量对九孔鲍胚胎及幼虫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正凛 关瑞章 +1 位作者 胡家财 陈晓凤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09,共6页
采用不同的紫外线照射剂量的海水诱导九孔鲍产卵,观察其对卵子的受精率、畸形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紫外线照射剂量的配制方法是:用紫外线照射过的最大剂量的海水与新鲜海水混合配制出各种剂量的海水.实验把雌亲鲍分成7组,每组20只,... 采用不同的紫外线照射剂量的海水诱导九孔鲍产卵,观察其对卵子的受精率、畸形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紫外线照射剂量的配制方法是:用紫外线照射过的最大剂量的海水与新鲜海水混合配制出各种剂量的海水.实验把雌亲鲍分成7组,每组20只,分别用紫外线照射剂量为0(对照组)、450、600、750、900、1050和1200mW·h/dm^3的海水进行刺激产卵.试验重复3次.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剂量在1200mW·h/dm^3以内,对卵子的受精率影响不大;紫外线照射剂量在750mW·h/dm^3以内,对卵子的畸形率影响不大,但在900—1200mW·h/dm^3,对卵子的畸形率影响很大;紫外线照射剂量在600mW·h/dm^3以内,对卵子的孵化率没有什么影响,但在750—1200mW·h/dm^3,对卵子的孵化率影响很大.综合考虑卵子的受精率、畸形率和孵化率,九孔鲍催产的适宜的紫外线照射剂量应为450—750mW·h/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孔鲍 紫外线 剂量 胚胎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