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十年代小说走向再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本文首先从新时期的小说流变来考察“后现代”文化理论和“晚生代”写作的背景;然后从“后现代”和“晚生化’消解悲剧美学精神、颠覆小说的文化批判功能入手,剖析了当今小说述历史而动的文化虚无主义新走向,从而达到重建小说“五四... 本文首先从新时期的小说流变来考察“后现代”文化理论和“晚生代”写作的背景;然后从“后现代”和“晚生化’消解悲剧美学精神、颠覆小说的文化批判功能入手,剖析了当今小说述历史而动的文化虚无主义新走向,从而达到重建小说“五四”文化批判风范、恢复人文理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小说 “五四”文化 人道主义 先锋小说 “后现代” 文化批判精神 “晚生代” 新写实小说 王朔 启蒙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小说与城市文化》(博士学位论文)
2
作者 黄发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2,共1页
本文认为九十年代依然延续着八十年代的文化逻辑 ,只不过是其作用机制变得更隐蔽、更间接、更有效 ,因此 ,九十年代并不是个体文化时代 ,而是过渡性的“准个体时代”。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也不具备个人化写作的本质特征 ,它在外部形态上已... 本文认为九十年代依然延续着八十年代的文化逻辑 ,只不过是其作用机制变得更隐蔽、更间接、更有效 ,因此 ,九十年代并不是个体文化时代 ,而是过渡性的“准个体时代”。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也不具备个人化写作的本质特征 ,它在外部形态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个人化写作的某些属性 ,但在精神层面上却表现出反个人化的潜在倾向 ,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准个人化写作”,其根本意义在于曲折地展示了在当今时代成长为个人的艰难。在此基础上 ,本文论述了九十年代小说发展与城市文化变迁的相关性 ,描述城市文化对九十年代小说家的生存方式、写作姿态、价值选择、审美旨趣的冲击和改塑 ,寻绎城市文化对九十年代小说的精神指向、题材选择、叙述形态、接受图式、叙事模式、文体风格的渗透性影响 ,剖析九十年代小说对城市文化的回应与规避 ,在文化视阈内立体考察置身于各种冲击的漩流之中的小说创作的发展趋向、潜在危机与新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小说与城市文化》 中国 文学评论 生存方式 审美旨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小说和它的想象方式 被引量:5
3
作者 蔡翔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56,共11页
九十年代小说和它的想象方式蔡翔本文系作者为《九十年代文学书系·其他作家小说卷》所作的长序,该书将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所谓九十年代,似乎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相反,在更多的时候,它被赋予一种强烈的文化暗示。... 九十年代小说和它的想象方式蔡翔本文系作者为《九十年代文学书系·其他作家小说卷》所作的长序,该书将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所谓九十年代,似乎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相反,在更多的时候,它被赋予一种强烈的文化暗示。一个通常的,甚至烙有人为痕迹的时间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小说 八十年代 短篇小说 乌托邦 现代性 《一地鸡毛》 日常生活经验 知识分子 作家 《活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和九十年代小说》(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导师:王光东教授、邹平教授,2001年)
4
作者 石曙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77,共1页
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出现了区别于八十年代文学的鲜明特点 ,这种区别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从文学与民间的关系角度看 ,九十年代的小说有着明显的民间化倾向。本文就是试图以描述性的方法说明九十年代小说中“民间”的不同呈现形... 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出现了区别于八十年代文学的鲜明特点 ,这种区别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从文学与民间的关系角度看 ,九十年代的小说有着明显的民间化倾向。本文就是试图以描述性的方法说明九十年代小说中“民间”的不同呈现形态 ,以及民间对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国九十年代有“民间”倾向的小说作家和作品 ,在梳理九十年代“民间”概念的同时 ,提出自己对于民间的理解并展开的对民间与作家审美倾向 ,创作特点之间关系的分析。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 1 )导论 ;( 2 )具体作家文本分析。在第一部分中主要说明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民间化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并说明社会学意义上的“民间”与文学意义上的“民间”的联系与差异 ,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民间”是在民间世界里寻找到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空间 ,这一空间充满了自由 ,生命 ,快乐与活力 ,“藏污纳垢”又生机勃勃 ,也包含着对于奴役的反叛和承受苦难的坚韧意志。在第二部分对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九月寓言》,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这三部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 ,从民间语言在九十年代的意义 ,民间理想的高蹈 ,民间的特别性格与生存哲学三个方面说明民间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以及民间作为一种写作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和九十年代小说 中国 文学评论 创作思想 生存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小说的主导趋势
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8-68,共1页
雷达在《从生存相到生活化一九十年代初期的小说潮流》《小说月报》(1993年3期)一文中指出: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的环境和国内的社会人情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的文学和作家,也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很多作家并未放弃他们认定的审美追... 雷达在《从生存相到生活化一九十年代初期的小说潮流》《小说月报》(1993年3期)一文中指出: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的环境和国内的社会人情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的文学和作家,也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很多作家并未放弃他们认定的审美追求,因而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始终在发展。一方面,由于商品化和市场经济来势迅猛,屈从于钱袋,奉迎落后的文化消费心理现象时有发生,但另一方面,作家们的人格精神和探索精神没有蒌顿,因而创作方法的变异和艺术思维的调整始终在进行。我们的文学并没有在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先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小说 生活化 文化消费 新写实 审美意识 人格精神 小说创作 审美追求 艺术思维 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谈九十年代小说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九十年代小说 社会小说 王蒙 长篇小说创作 文革前17年 《苍天在上》 《曾国藩》 历史小说 艺术小说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论》(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导师:吴义勤教授,2000年)
7
作者 王素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2,共2页
当文学在九十年代日渐滑入边缘、大有被其他媒介文化侵吞淹没的时候 ,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文学的核心地位。它一次次唤醒了大众的期待视野 ,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市场效应 ,同时也为批评者敞开了极有诱惑力的探寻空间。鉴于此 ... 当文学在九十年代日渐滑入边缘、大有被其他媒介文化侵吞淹没的时候 ,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文学的核心地位。它一次次唤醒了大众的期待视野 ,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市场效应 ,同时也为批评者敞开了极有诱惑力的探寻空间。鉴于此 ,本文拟从五个角度探寻长篇小说在九十年代的总体发展态势 ,并穿越小说的思想与艺术殿堂 ,聆听中国小说在与世界文学连接进程中所发出的繁复足音。导论追溯“长篇小说”的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意义。第一章侧重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考察长篇小说在九十年代文学中的繁荣局面与核心地位 ;二是从时间与形态两个视角具体探索长篇小说所呈现的疯狂状态 ;三是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动因 :从社会转型、量化比较、创作主体思维转变与市场规律运作等不同角度挖掘。第二章探讨九十年代长篇小说思想内涵的多维向度 ,如原型塑造的多样性、文化折射的多元性、艺术精神追求的敞开性、历史意识的繁富性等 ,创作主体意识的变化直接影响并投射到文本的思想意蕴上 ,形成比较开放的小说意蕴。第三章关注“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艺术追求。繁富的动机、多元化结构、觉醒的文体意识与多样化的存在态势、多声部叙述的内在韵律与细腻的“纹理”修辞运用 ,以及小说语言的美学意蕴等共同营造了长篇小说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论》 中国 文学研究 多维向度 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民间诙谐文化成份及其功能
8
作者 周引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11-216,共6页
民间诙谐文化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间叙事的一种典型代表。它通常以笑话、故事、谚语、俗语、顺口溜、歌谣等形式出现。针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民间诙谐文化,主要分析其语言的诙谐性。贾平凹、莫言、韩少功、毕飞宇、... 民间诙谐文化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民间叙事的一种典型代表。它通常以笑话、故事、谚语、俗语、顺口溜、歌谣等形式出现。针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的民间诙谐文化,主要分析其语言的诙谐性。贾平凹、莫言、韩少功、毕飞宇、谭文峰、刘醒龙、刘玉堂、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中,均包含了很多民间诙谐文化。这些民间诙谐文化有些单纯出于娱乐目的,体现了老百姓的审美趣味,增强了作品的娱乐性、可读性和艺术性;有些则含沙射影,带有强烈的讽刺批判色彩;还有些借助知识者叙述的修饰,使民间诙谐具有了雅致的幽默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 贾平凹 莫言 韩少功 民间诙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点击(050-060)--《准个体时代的写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研究》(理论)
9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9-150,共2页
研究特定文学历史的整体境况,一个关键问题是对写作者主体的精神际遇及其文本呈现的辨析,黄发有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小说,正是依此为基点展开的。黄发有质疑的是,从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的转型,真的如大众论调所鼓吹的那样。
关键词 黄发有 《准个体时代的写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研究》 文学批评 审美意识 主体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的“私人性经验”
1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私人性 九十年代小说 小说创作 “无名” 女性文学 终极关怀 共名 个人行为 主人公 陈思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仿真”时代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当代文学 文艺复兴 文学思想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小说 工业革命 主流意识形态 世俗情调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