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水溶液中团簇分子的基元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斌 刘莹 +3 位作者 韩彩芹 骆晓森 陆建 倪晓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5-1289,共5页
采用高斯分解法对236nm的紫外光激发乙醇体积浓度为10%~95%的乙醇-水二元混合物产生的荧光光谱进行分解,得到了荧光谱线里面所包含的基元峰,发现每种浓度溶液的谱线都是由8个基元高斯峰组成的,并获得了每个基元谱线的相对强度、峰值位... 采用高斯分解法对236nm的紫外光激发乙醇体积浓度为10%~95%的乙醇-水二元混合物产生的荧光光谱进行分解,得到了荧光谱线里面所包含的基元峰,发现每种浓度溶液的谱线都是由8个基元高斯峰组成的,并获得了每个基元谱线的相对强度、峰值位置数据。对这些高斯峰及相应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乙醇-水混合物的荧光发射机理得到了各种发光团簇的相对大小以及构象信息,进一步计算了它们各自的荧光主发射跃迁能。另外,还对高斯峰半高宽与溶液中分子间缔合形态之间的联系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乙醇-水二元混合物的微观结构和特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元 荧光光谱 团簇 乙醇-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膜蒸馏处理茶多酚-乙醇-水溶液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世安 李宇萍 +1 位作者 李勃 周春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对减压膜蒸馏分离茶多酚 -乙醇 -废水溶液中的乙醇进行研究 .探讨了实验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冷侧压力 0 .0 13MPa ,料液温度 6 5℃ ,料液流量 5 5L·h- 1,料液中乙醇质量分数 2 5 %... 采用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对减压膜蒸馏分离茶多酚 -乙醇 -废水溶液中的乙醇进行研究 .探讨了实验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冷侧压力 0 .0 13MPa ,料液温度 6 5℃ ,料液流量 5 5L·h- 1,料液中乙醇质量分数 2 5 %,在此条件下膜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 ,此时 ,膜通量 35 0 8L·m- 2 ·h- 1,馏出液乙醇体积分数 34 0 2 %,茶多酚截留率 99.6 %.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 ,减压膜蒸馏具有膜通量大、成本低、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可用于工业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膜 蒸馏处理 茶多酚-乙醇-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下乙醇-水溶液的缔合状态 被引量:15
3
作者 曾新安 杨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的缔合状态,采用1HNMR对其氢键缔合展开分析.发现:溶液中弱氢键C H…O随浓度变化的幅度较小,其中CH2比CH3更易形成弱氢键,也更易受浓度波动的影响;至于强氢键O H…C,乙醇分子OH比水分子更易受浓度变化的影...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的缔合状态,采用1HNMR对其氢键缔合展开分析.发现:溶液中弱氢键C H…O随浓度变化的幅度较小,其中CH2比CH3更易形成弱氢键,也更易受浓度波动的影响;至于强氢键O H…C,乙醇分子OH比水分子更易受浓度变化的影响,溶液在乙醇摩尔分数x=0.550时出现最强的氢键缔合网络结构.根据缔合强度大小把溶液浓度范围大致分为3个区间:0<x<0.236时,水分子缔合结构占主要地位;0.236≤x≤0.735时,乙醇分子和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更强、更广的氢键缔合网络结构;0.735<x<1.000时,乙醇分子缔合结构占据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水溶液 氢键缔合 乙醇浓度 氢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溶液中环丙沙星结晶介稳区宽度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龙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研究了环丙沙星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与超溶解特性,得到了环丙沙星的结晶介稳区,同时探讨了体系pH值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环丙沙星结晶过程和工业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热力学基础。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结晶 介稳区宽度 乙醇-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怀勇 周格 王殿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9-42,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质量分数在0%~100%范围内乙醇-水溶液的横向弛豫时间和信号强度,分析了乙醇-水溶液质量分数与溶液分子间氢键的整体作用力及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分子间氢键的整体作用力随乙醇质量...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质量分数在0%~100%范围内乙醇-水溶液的横向弛豫时间和信号强度,分析了乙醇-水溶液质量分数与溶液分子间氢键的整体作用力及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分子间氢键的整体作用力随乙醇质量分数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关系,当乙醇质量分数为55.6%时出现最强氢键缔合状态;核磁共振信号强度随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实现乙醇-水溶液浓度的核磁共振测量,为方便、快速、精确地测量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水溶液 浓度测量 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 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射流均质果胶-乙醇-水悬浊液研究
6
作者 吴雪 王晶 +1 位作者 刘斌 冯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7,共4页
针对韧性材料果胶,研究单一载料介质(水)和混合载料介质(xA=0.24的乙醇-水混合物)对高压射流均质过程射流噪声和料腔压力以及颗粒微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乙醇-水悬浊液比果胶-水溶液的射流噪声明显增大,平均声压增加近81%,说... 针对韧性材料果胶,研究单一载料介质(水)和混合载料介质(xA=0.24的乙醇-水混合物)对高压射流均质过程射流噪声和料腔压力以及颗粒微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乙醇-水悬浊液比果胶-水溶液的射流噪声明显增大,平均声压增加近81%,说明二元组分载料介质强化了高压射流均质过程的气-液相互作用,加剧了气泡溃灭造成的冲击作用。经过高压射流均质处理,果胶颗粒尺寸明显减小,颗粒原有的片状结构被破碎成丝状和碎块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射流均质 果胶 乙醇-水溶液 悬浊液 射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乙醇-水体系中的起泡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牛奇奇 白艳云 +2 位作者 台秀梅 王万绪 王国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88,共6页
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FC-7160和几种典型的碳氢表面活性剂在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水溶液中的泡沫结构、含液量和液膜的表面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水溶液相比,FC-7160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气泡较小且为近圆形,且含液量较高;碳氢... 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FC-7160和几种典型的碳氢表面活性剂在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水溶液中的泡沫结构、含液量和液膜的表面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水溶液相比,FC-7160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气泡较小且为近圆形,且含液量较高;碳氢表面活性剂在50%乙醇-水溶液中形成的液膜扩张模量为0 mN/m,没有表面弹性,所以其泡沫产生之后立即消失;而FC-7160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表面弹性较高,在液膜处的分子排列更为紧密,一方面增大了表面黏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液膜强度,所以其在50%乙醇-水溶液中的泡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水溶液 泡沫 表面张力 界面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层结构对PTFE-PDMS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涛 王峰 +1 位作者 朱海霖 郭玉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以不同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平板膜为支撑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活性层,通过表面涂覆方法制备PTFE-PDMS复合膜,并用于渗透汽化过程,以实现乙醇-水混合溶液的分离;研究了支撑层结构及制膜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 以不同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平板膜为支撑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活性层,通过表面涂覆方法制备PTFE-PDMS复合膜,并用于渗透汽化过程,以实现乙醇-水混合溶液的分离;研究了支撑层结构及制膜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层结构对复合膜分离因子几乎无影响,对孔径大孔隙率高的支撑层,制膜时,PDMS聚合物向支撑层中渗入过多会使复合膜的渗透通量降低。PDMS聚合物向支撑层渗透形成的过渡层是复合膜传质阻力的重要部分,且过渡层厚,复合膜的耐溶胀性好。综合考虑渗透通量及分离因子,复合膜优化制备条件是交联剂正硅酸乙酯的质量分数4%,交联温度80℃,交联时间为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平板膜 聚二甲基硅氧烷 渗透汽化 乙醇-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apid one-step 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for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bic surfaces on anode and cathode 被引量:3
9
作者 郝丽梅 闫小乐 +2 位作者 解忧 张涛 陈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576-1583,共8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method to solve the weak solubility of zinc chloride(ZnCl_2) in the ethanol by adding some reasonable water into an ethanol electrolyte containing ZnCl_2 and myristic acid(CH_3(CH_2)_(12)COOH).A r... This work presents a method to solve the weak solubility of zinc chloride(ZnCl_2) in the ethanol by adding some reasonable water into an ethanol electrolyte containing ZnCl_2 and myristic acid(CH_3(CH_2)_(12)COOH).A rapid one-step 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anodic(2.5 min) and cathodic(40 s)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of copper substrate(contact angle more than 150°) in an aqueous ethanol electrolyte.Morphology,composition,chemical structure and superhydrophobicity of thes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FTIR,XRD,and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ater ratio of the electrolyte can reduce the required deposition time,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needs over 30 min with anhydrous electrolyte,while it needs only 2.5 min with electrolyte including 10 mL water,and the maximum contact angle of anodic surface is 166° and that of the cathodic surface is 168°.Two copper electrode surfaces have different re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odeposition time,and the anodic copper surface covers copper myristate(Cu[CH_3(CH_2)_(12)COO]_2) and cupric chloride(CuCl);while,zinc myristate(Zn[CH_3(CH_2)_(12)COO]_2) and pure zinc(Zn) appear on the cathodic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step 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SUPERHYDROPHOBICITY contact angle AQUEOUS ANODE CATH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s during liquefaction process of sewage sludge in ethanol-water mixed solvents 被引量:4
10
作者 PAN Zi-qian HUANG Hua-jun +4 位作者 ZHOU Chun-fei LAI Fa-ying HE Xiao-wu XIONG Jiang-bo XIAO Xiao-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771-2784,共14页
Liquefaction of sewage sludge(SS)in ethanol-water cosolvents is a promisin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o-oil/biochar products.Effect of the combined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on the distribution/transformation be... Liquefaction of sewage sludge(SS)in ethanol-water cosolvents is a promisin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o-oil/biochar products.Effect of the combined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on the distribution/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s(HMs)contained in raw SS is a key issue on the safety and cleanness of above liquefaction process,which is explor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pure ethanol facilitates the migration of HMs into biochar products.Pure water yields lower percentages of HMs in mobile/bioavailable speciation.Compared with sole solvent treatment,ethanol-water cosolvent causes a random/average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HMs.After liquefaction of SS in pure water,the contamination degree of HMs is mitigated from high level(25.8(contamination factor))in raw SS to considerable grade(13.4)in biochar and the ecological risk is mitigated from moderate risk(164.5(risk index))to low risk(78.8).Liquefaction of SS in pure ethanol makes no difference to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Ms.The combined use of ethanol and water presents similar immobilization effects on HMs to pure water treatment.The contamination factor and risk index of HMs in biochars obtained in ethanol-water cosolvent treatment are 13.1-14.6(considerable grade)and 79.3-101.0(low risk),respectively.In order to further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HMs,it is preferentially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liquefaction process of SS in ethanol-water mixed solvents by introducing conventional lignocellulosic/algal biomass,also known as co-liquefaction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age sludge LIQUEFACTION ethanol-water cosolvent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degree ecological ri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层对硅橡胶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磊 谭淑娟 +3 位作者 蒋冬华 武法文 徐志红 张志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5,共5页
Three types of composite PDMS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AN, CA, and PVDF as support materials and used to separate etha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pervapor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vidently demonstrated... Three types of composite PDMS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AN, CA, and PVDF as support materials and used to separate etha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pervapor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vident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pport layer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lux and selectivity of composite PDMS membranes. The effect of the average pore size of suppor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PDMS membranes was complex, and depended on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kin layers or supports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composite membranes. The total flux of ethanol-water mixture through each composite PDMS membran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In contrast,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ectivity and temperature was different due to various supports. With increasing feed concentration, the flux through each composite PDMS membrane increased quickly while the selectivity decreased.All these observation would be helpful to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the selection of an optimum support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复合膜 渗透汽化 支撑层 乙醇-水溶液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胞内海藻糖微波破细胞提取与传统提取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传斌 李宁 +2 位作者 白凤武 苗蔚荣 苏志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酵母胞内海藻糖大都采用 50 %乙醇 -水溶液回流提取得到 .但酵母经微波破细胞处理后 ,以水为溶剂在室温下提取 1 0 min,就能把海藻糖充分溶出 .与传统浸取相比较 ,微波破细胞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不需有机溶剂、不需加热、海藻糖收率高。
关键词 海藻糖 微波破碎细胞提取酵母 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 提取时间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模拟体系氢键缔合时效性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星 曾新安 樊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2-114,118,共4页
采用氢谱核磁共振测定了40%和60%乙醇含量白酒模拟体系在190d时间范围内的氢键缔合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模拟体系的羟基质子峰不断向低场移动,说明体系内氢键缔合逐渐增强;不同乙醇含量的白酒模拟体系氢键缔合强度不同,... 采用氢谱核磁共振测定了40%和60%乙醇含量白酒模拟体系在190d时间范围内的氢键缔合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模拟体系的羟基质子峰不断向低场移动,说明体系内氢键缔合逐渐增强;不同乙醇含量的白酒模拟体系氢键缔合强度不同,低乙醇含量溶液的氢键缔合整体强于高乙醇含量溶液;而且二者出现缔合最强峰的时间也不相同,高乙醇含量溶液比低乙醇含量溶液较晚出现最强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酿 乙醇-水溶液 氢键缔合 氢谱核磁共振(1H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等规聚丙烯的研制 Ⅴ.粘性聚合物的分离技术
14
作者 刘铭 陈运瑾 刘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液相本体法生产的粘性低等规聚丙烯在排放输送和分离回收时易堵塞阀门和管道。模试结果表明:控制聚合时丙烯转化率为20%~50%.同时预先在闪蒸釜中加入表面分散剂质量分数约0.3%的液体介质及预先充入丙烯单体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 采用液相本体法生产的粘性低等规聚丙烯在排放输送和分离回收时易堵塞阀门和管道。模试结果表明:控制聚合时丙烯转化率为20%~50%.同时预先在闪蒸釜中加入表面分散剂质量分数约0.3%的液体介质及预先充入丙烯单体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采用乙醇-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的分离技术特征,并可用深度冷冻法或吸附极性分子法从回收体系中除去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等规聚丙烯 粘性聚合物 分离 液相法本体聚合 乙醇-水溶液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微量氯离子的微型测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申海燕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88,共2页
利用氯化银沉淀在明胶 乙醇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有机物工艺水中微量氯离子的分光光度法.其λmax=300nm,线性范围为0~6mg/L,吸收曲线为C=-0.00289+1.2164A,回收率为95.2%~101.3%.作者提出的水样中微量氯离子浓度测定... 利用氯化银沉淀在明胶 乙醇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有机物工艺水中微量氯离子的分光光度法.其λmax=300nm,线性范围为0~6mg/L,吸收曲线为C=-0.00289+1.2164A,回收率为95.2%~101.3%.作者提出的水样中微量氯离子浓度测定的实验微型化具有理论上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同时也可在实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明胶-乙醇水溶液 氯离子 微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