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_5)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的治疗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静昕 张王刚 +4 位作者 陈银霞 赵万红 田玮 杨云 刘苏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78-48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光法检测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内吲哚胺2,3-二氧化酶的表达情况,并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 本研究旨在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光法检测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内吲哚胺2,3-二氧化酶的表达情况,并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以观察吲哚胺2,3-二氧化酶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是否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M5和ALL的白血病细胞中吲哚胺2,3-二氧化酶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4±11.2%和24.7±7.96%,而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吲哚胺2,3-二氧化酶阳性细胞率仅为3±1.2%;两个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阳性细胞率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M5与ALL组之间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阳性细胞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1-甲基色氨酸(1-MT)治疗的白血病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肿瘤消退,生存期延长(P<0.05),部分治疗小鼠达到无病长期生存(注射肿瘤细胞后生存期超过3个月)。结论: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均表达吲哚胺2,3-二氧化酶,1-甲基色氨酸对白血病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1-甲基色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i/KCC-1的制备及其在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中的催化性能
2
作者 张舜光 崔阳 +2 位作者 刘林林 张金颐 陈学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1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Ag的较优负载量及总负载量不变时,Ag与镍(Ni)较佳的质量比。结果表明,Ag/KCC-1催化剂中,不同Ag负载量的催化剂,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所不同,Ag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时,性能较好;Ag-Ni/KCC-1催化剂中,适量Ni的引入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当Ag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12%和3%时,催化性能较佳,与单组分负载的Ag/KCC-1催化剂相比,DMO转化率由90.37%提高至96.75%,MG转化率由90.77%提高至92.48%,MG收率由82.04%提高至8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酯 乙醇甲酯 催化剂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 Ag-Ni/K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羟化酶和GTP环水解酶-1基因修饰永生化成纤维细胞及其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先文 陈生弟 +2 位作者 许德华 徐羚飞 郑仲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酪氨酸羟化酶 (TH)和GTP环水解酶 1(GCH)基因修饰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和表达能力 ,为其混合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PD)作准备。方法 SV40大T抗原转化成纤维细胞使其永生化。构建TH和GCH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永生化成... 目的 探讨酪氨酸羟化酶 (TH)和GTP环水解酶 1(GCH)基因修饰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和表达能力 ,为其混合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PD)作准备。方法 SV40大T抗原转化成纤维细胞使其永生化。构建TH和GCH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永生化成纤维细胞 ,利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检测其在体内外的表达。结果 TH和GCH基因修饰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可长期传代培养且可有效表达 ,脑内移植后TH基因至少可表达 8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氧化酶 成纤维细胞 帕金森病 治疗 基因疗法 GTP 环水解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橙ACC氧化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4
作者 吴波 罗光明 刘红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6,共4页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是植物乙烯合成的1个关键酶,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老熟过程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根据已报道的各种植物ACC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上前后两个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酸橙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是植物乙烯合成的1个关键酶,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老熟过程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根据已报道的各种植物ACC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上前后两个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酸橙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到1个834 bp的基因片段。克隆了酸橙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基因cDNA片段,将片段序列在NCB I网站上进行同源性搜索,显示的皆为不同植物的ACC氧化酶基因,因而认为所克隆的片段就是酸橙ACC氧化酶基因;并运用DNAStar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为278个残基;具有所有植物ACC氧化酶基因共有的保守区域;与多种植物的ACC氧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在72%和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环丙烷-1-羧(ACC)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采后紫背天葵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飞 石洁 +1 位作者 谢意通 姜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70,共7页
本实验通过感官品质测定、生化指标分析、抗氧化酶活力测定以及抗氧化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研究10μL/L 1-甲基环丙烯处理6 h对常温贮藏紫背天葵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甲基环丙烯处理提高了紫背天葵的感官品质,抑制了呼吸强度... 本实验通过感官品质测定、生化指标分析、抗氧化酶活力测定以及抗氧化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研究10μL/L 1-甲基环丙烯处理6 h对常温贮藏紫背天葵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甲基环丙烯处理提高了紫背天葵的感官品质,抑制了呼吸强度,减少了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积累,保持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同时在不同的贮藏时间总体上不同程度地上调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GbSOD、GbAPX1、GbCAT、GbGR)的相对表达量并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抗氧化能力,延缓了采后紫背天葵衰老进程。本研究从抗氧化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角度揭示了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紫背天葵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紫背天葵 氧化系统 氧化酶相关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GOX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田蜜蜜 穆秀杰 +1 位作者 张瑞含 韩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8-703,共6页
乙醇酸氧化酶1(glycolate oxidase 1,GOX1)是拟南芥光呼吸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可将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文章以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umbia(Col-0)为研究材料,通过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和聚合酶... 乙醇酸氧化酶1(glycolate oxidase 1,GOX1)是拟南芥光呼吸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可将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文章以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umbia(Col-0)为研究材料,通过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获得GOX1基因1104 bp的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分析其基因功能,并构建带有His标签的PET28a(+)-GOX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中,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诱导表达后的蛋白产物。GOX1基因编码36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0341.48,理论等电点为9.16,属于亲水性蛋白,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SDS-PAGE在40 kDa处检测到目的条带,与理论值预测一致。通过对GOX1基因的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究蛋白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氧化酶1(gox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廖湘洲 卢磊 +3 位作者 宁春利 戴成勇 高滋 张春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49-2356,共8页
实现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醇酸酯的C1工业路线关键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而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本文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包括液相加氢和气相加氢。着重阐述了气相加氢催... 实现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醇酸酯的C1工业路线关键在于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而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本文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包括液相加氢和气相加氢。着重阐述了气相加氢催化剂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相应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合成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加氢反应机理。最后,综合分析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催化剂在现在或将来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将为我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及其合成工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化学 乙醇 乙二醇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Nrf2、HO-1和NQO-1动态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梦颖 何永昌 +2 位作者 孙国柱 徐伟 武利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冲击伤后水肿脑组织核因子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ineoxidoreductase-1,NQO-1)的...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冲击伤后水肿脑组织核因子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ineoxidoreductase-1,NQO-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制作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术后1 h、6 h、12 h、24 h、3 d、7 d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测定Nrf2胞浆、胞核蛋白以及HO-1、NQO-1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Nrf2 mRNA表达。结果自冲击伤后6 h,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24h达高峰,持续至3 d,然后开始下降(P<0.05)。组织学观察印证了脑水肿趋势。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胞浆Nrf2蛋白于伤后12 h开始持续降低,而胞核Nrf2蛋白则于1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3 d时降低,7 d后明显降低,但仍高于NC组(P<0.05)。HO-1和NQO-1蛋白表达与胞核Nrf2蛋白趋势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TBI组术后各时间点Nrf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液压冲击伤后出现核因子Nrf2转位激活,可能通过上调HO-1、NQO-1蛋白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液压冲击伤 核因子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化酶-1 酰胺腺嘌呤二核苷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物产乙醇的酵母特性及耐毒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沈 周桂雄 +1 位作者 张兰波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了的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了的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位脱毒乙醇发酵)。结果表明,Y1和Y4均能在24h内将水解液中所有的葡萄糖消耗完,乙醇产率分别为0.49g/g和0.45g/g,分别达到了理论值的96.1%和86.0%。在含有不同浓度梯度的糠醛及5-羟甲基糠醛的模拟水解液中,Y1和Y4能耐受的最高糠醛浓度均为5.0g/L,最高的5-羟甲基糠醛浓度均大于7.0g/L,当两种抑制剂等量混合时,两株菌能耐受的最高浓度为4.0g/L。两株菌均有较好的乙醇发酵及耐毒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原位脱毒发酵生产然料乙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tropicafiz Y1 Issotchenlda orientdis Y4 木质纤维素稀水解液 原位脱毒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后不同处理对1-MCP处理南果梨酯类物质及乙烯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丽萍 纪淑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5-288,共4页
研究1-MCP处理的南果梨冷藏3个月后,乙烯利、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果实常温货架期间酯类物质和1-氨基环丙酸-1-羧酸合成酶(ACS)以及1-氨基环丙酸-1-羧酸氧化酶(ACO)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乙烯利处理的果实丁酸己酯、乙酸庚酯、... 研究1-MCP处理的南果梨冷藏3个月后,乙烯利、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果实常温货架期间酯类物质和1-氨基环丙酸-1-羧酸合成酶(ACS)以及1-氨基环丙酸-1-羧酸氧化酶(ACO)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乙烯利处理的果实丁酸己酯、乙酸庚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酸己酯、乙酸己酯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果实;比较3种不同处理果实中ACS和ACO酶活性发现,乙烯利处理的果实ACS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果实,水杨酸处理果实ACS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果实,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果实的ACS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乙烯利、水杨酸、茉莉酸甲酯3种处理果实ACO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经1-MCP处理的南果梨冷藏后用乙烯利进行复醒处理可有效提高ACS酶活性,从而提高果实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使果实表现出浓郁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乙烯利 水杨 茉莉甲酯 香气 1-氨基环丙-1-羧合成酶 1-氨基环丙-1-羧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处理延迟采后油梨果实后熟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钟秋平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7-150,共4页
以'哈斯'油梨果实为试材,在20℃和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研究了20、40、60、80 n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的乙烯释放量、硬度、褐变指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多酚氧化酶(PPO)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以'哈斯'油梨果实为试材,在20℃和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研究了20、40、60、80 n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的乙烯释放量、硬度、褐变指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多酚氧化酶(PPO)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使果实乙烯峰值约推迟8~10 d出现;在处理后的10 d内,1-MCP能有效保持果实的颜色;1-MCP能有效抑制PPO、纤维素酶的活性,并推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果实后熟 多聚半乳糖醛 1-MCP 乙烯释放量 油梨 采后 延迟 纤维素酶 多酚氧化酶 相对湿度 褐变指数 梨果实 20℃ 活性 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物产乙醇的酵母特性及耐毒研究
12
作者 田沈 周桂雄 +1 位作者 张兰波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位脱...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位脱毒乙醇发酵)。结果表明:Y1和Y4均能在24h内将水解液中所有的葡萄糖消耗完,乙醇产率分别为0.49g/g和0.45g/g,分别达到理论值的96.1%和86.0%。在含有不同浓度梯度的糠醛及5-羟甲基糠醛的模拟水解液中,Y1和Y4能耐受的最高糠醛浓度均为5.0g/L及最高的5-羟甲基糠醛浓度均大于7.0g/L,当两种抑制剂等量混合时,两株菌能耐受的最高浓度为4.0g/L,两株菌均有较好的乙醇发酵及耐毒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原位脱毒发酵生产然料乙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TROPICALIS Y1 Issatchenkia ORIENTALIS Y4 木质纤维素稀水解液 原位脱毒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通过激活NOX4/ROS通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13
作者 汪洪涛 王井 +1 位作者 刘红丽 王效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活性氧(TGF-β1/NOX4/ROS)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 ng/mL TGF-β1处理培养的SiHa、 CaSki、 HeLa、 C4-I和C33A宫颈癌细胞4 h或8 h, 2′,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活性氧(TGF-β1/NOX4/ROS)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5 ng/mL TGF-β1处理培养的SiHa、 CaSki、 HeLa、 C4-I和C33A宫颈癌细胞4 h或8 h, 2′, 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前后SiHa、 CaSki、 HeLa、 C4-I和C33A宫颈癌细胞ROS水平;转染NOX4小干扰RNA(NOX4-siRNA)或加入NOX4信号通路抑制剂二亚苯基碘氯化物(DPI), Western blot法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NOX4蛋白水平, Transwell^(TM)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TGF-β1对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显著上调HPV阳性SiHa、 CaSki、 HeLa和C4-I宫颈癌细胞NOX4蛋白表达,促进ROS产生,并增强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性;敲低NOX4基因或使用NOX4通路抑制剂DPI可逆转这种作用。结论 TGF-β1激活NOX4/ROS信号通路增强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氧化酶4(NOX4) 活性氧(ROS) 宫颈癌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介导BMSCs复合PLGA修复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艳秋 王默涵 +2 位作者 周咏 许敏 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构建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材料血管化组织工程骨,观察其在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将目的基因HIF-1α转染至BMSCs后,与支架材料PLGA复合,修复SD大鼠... 目的构建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材料血管化组织工程骨,观察其在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将目的基因HIF-1α转染至BMSCs后,与支架材料PLGA复合,修复SD大鼠颅骨双侧直径5 mm的标准骨缺损(n=18),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HIF-1α-BMSCs/PLGA复合体(n=6),对照组植入BMSCs/PLGA复合体(n=6),材料组仅植入PLGA支架材料(n=6)。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和HE染色观察缺损区骨形成情况。结果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和HE染色均显示实验组缺损区新骨形成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及材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研究表明HIF-1α能够介导BMSCs促进骨组织形成,PLGA是理想的支架材料,用其构建的血管化工程骨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聚乙醇共聚物 组织工程骨 标准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基对苯二酚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航 曹延萍 +4 位作者 张连珊 陈玮 王慧娟 张金平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mouse mesang-ial cells,MMCs)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tBHQ保护...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mouse mesang-ial cells,MMCs)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tBHQ保护糖尿病肾脏的部分机制。方法 MMCs随机分为4组,正常糖对照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溶剂对照组(HG+D组)、高糖+tBHQ预处理组(HG+t组),于高糖刺激48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2’7’-二氯荧光素探针(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2.7-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MDA)浓度;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Western blot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系膜细胞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hase,γ-GCS)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高糖刺激使MMCs的ROS、MDA、细胞增殖及细胞上清液TGF-β1水平明显升高,而tBHQ预处理可以使以上指标明显下降。②tBHQ预处理可以增加高糖刺激下系膜细胞内Nrf2在细胞内和细胞核的表达以及细胞内HO-1、γ-GC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tBHQ减轻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进而增强抗氧化蛋白、HO-1、γ-GCS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活性氧族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 血红素氧化酶-1 Γ-谷氨酰半胱氨合成酶 叔丁基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玉萍 李英 +2 位作者 高红亮 王建军 侯喜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40-2244,共5页
对不结球白菜‘常州乌塌菜’、‘矮脚黄’和‘二青’生长过程中维生素C(AsA)含量和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 对不结球白菜‘常州乌塌菜’、‘矮脚黄’和‘二青’生长过程中维生素C(AsA)含量和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AsA含量的积累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模式,且‘常州乌塌菜’中的AsA含量显著高于‘矮脚黄’和‘二青’;GalLDH活性与As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3个品种中GalL-DH活性与AsA积累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AO和APX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As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而‘常州乌塌菜’中AAO活性显著低于其它2个品种,但APX活性无显著差异;MDAR和DHAR的活性则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中AsA含量主要受GalLDH酶活性调节,同时AsA代谢酶AAO也对AsA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而MDAR和DHAR酶活性对AsA积累的作用主要在生长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坏血 L-半乳糖-1 4-内酯脱氢酶 抗坏血氧化酶 抗坏血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绿枝扦插生根过程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和sams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聂浩 焦锋 +3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小玉 唐壮 程嘉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3-637,共5页
植物内源乙烯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不定根的形成以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等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皮层生根过程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1-氨基-羧酸环丙烷氧化酶基因aco和S-腺苷-L-蛋... 植物内源乙烯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不定根的形成以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等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皮层生根过程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1-氨基-羧酸环丙烷氧化酶基因aco和S-腺苷-L-蛋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插穗生根发育过程中aco和sams均表现为表达下调,其中生根率低的未诱导对照组插穗中这2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均表现出先小幅下降后升高的变化特点,而生根率高的诱导组插穗中这2个基因则表现为持续低水平转录,尤其在插穗生根发育后期,2个基因在2个试验组插穗中的转录水平变化呈现近乎相反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和sams的mRNA转录水平与桑树绿枝插穗的生根率呈现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扦插 生根率 内源乙烯 1-氨基-羧环丙烷氧化酶基因 S-腺苷-L-蛋氨合成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铭维 王全懂 +2 位作者 董巧云 强静 马芹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24 h后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频率1.00 Hz、刺激强度1.00 T、刺激时间25 s/次,共刺激5个序列,1次/d)。Rotarod实...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24 h后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频率1.00 Hz、刺激强度1.00 T、刺激时间25 s/次,共刺激5个序列,1次/d)。Rotarod实验评价小鼠身体协调能力和连续运动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后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小鼠停留于旋转杆上的圈数(85.89±3.74)、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36.67±3.82)和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258.70±1.06)均高于单纯帕金森病模型组(59.71±8.33,31.67±3.35,152.35±1.64;均P=0.00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保护受损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及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提高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经颅磁刺激 酪氨氧化酶 多巴胺 免疫组织化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刺参对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静凤 高森 +3 位作者 王玉明 马琴 任兵兴 薛长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研究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对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采用灌胃高脂乳剂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清总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 研究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对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采用灌胃高脂乳剂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清总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肝脏TC、TG含量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terase-1,CPT-1)、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酶系(perox-isomalβ-oxidation enzymes)、磷脂酸磷酸酶(Phosphatidic acid phophyhydrolase,PAP)等脂质代谢相关酶活力;粪便总脂质、TC和胆汁酸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墨西哥刺参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P<0.01)、LDL-C(P<0.05)含量及LDL-C/HDL-C(P<0.05);显著降低肝脏TC(P<0.01)、TG(P<0.01)含量,提高肝脏CPT-1(P<0.01)、peroxisomalβ-oxidation enzymes(P<0.05)和PAP(P<0.05)活力;显著提高粪便中总脂质(P<0.01)、TC(P<0.01)和胆汁酸(P<0.01)含量。提示墨西哥刺参能有效调节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脂质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同时抑制消化道内脂质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刺参 脂质代谢 CPT-1 氧化物酶体β-氧化酶 PAP 胆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头鬼伞多糖对烟草酶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艳兵 谢荔岩 +1 位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9-33,共5页
分析了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真菌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抗性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毛头鬼伞多糖可提高POD、PPO、PAL、几丁质酶和-... 分析了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真菌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抗性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毛头鬼伞多糖可提高POD、PPO、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接种TMV后毛头鬼伞多糖处理的烟草酶活性显著高于不处理者。上述结果提示,毛头鬼伞多糖处理后烟草酶活性的增强可能与其诱导烟草获得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多糖烟草花叶病毒(TMV)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解氨酶(PAL)几丁质酶β-1 3-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