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奈韦拉平对乙醇脱氢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代露露 张子航 +5 位作者 王潇微 蔡蕊蕊 旷琳 冯宇川 吕小兰 庹浔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是一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的药物,但NVP会导致肝脏中一些酶的活力异常。乙醇脱氢酶(ADH)是肝脏中一种重要的代谢酶,目前NVP对ADH催化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光谱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NV... 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是一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的药物,但NVP会导致肝脏中一些酶的活力异常。乙醇脱氢酶(ADH)是肝脏中一种重要的代谢酶,目前NVP对ADH催化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光谱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NVP对ADH催化活性的影响及机制。实验结果表明,NVP通过诱导ADH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的模式激活ADH的催化活性,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NVP在范德华力和氢键的驱动下进入ADH的辅酶空腔从而形成稳定的二元复合物。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为1.478×10^(4)L·mol^(-1)(298K)。此外,NVP与ADH的Leu326、Ile328、Arg48等氨基酸残基之间的Pi-Cation、Pi-Alkyl以及Alkyl作用力在维持复合物稳定性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韦拉平 乙醇脱氢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CoLa/Al_(2)O_(3)催化剂上乙醇脱氢氨化制乙腈反应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想 冯超 +3 位作者 楚卫锋 谢英鹏 刘盛林 朱向学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乙醇脱氢氨化法是获得高纯度乙腈较为清洁、安全和经济的途径。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制备条件(焙烧气氛和Co负载量)对xCo0.25La/Al_(2)O_(3)-y(x和0.25分别代表Co和La的负载量(质量分数,%),y代表焙烧气氛)的乙醇脱氢氨化制乙腈反应(在... 乙醇脱氢氨化法是获得高纯度乙腈较为清洁、安全和经济的途径。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制备条件(焙烧气氛和Co负载量)对xCo0.25La/Al_(2)O_(3)-y(x和0.25分别代表Co和La的负载量(质量分数,%),y代表焙烧气氛)的乙醇脱氢氨化制乙腈反应(在410℃、0.1 MPa、无水乙醇空速0.5 h^(-1)、氨与醇物质的量之比为6:1的条件下反应45 min)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XRF、N2物理吸/脱附和CO脉冲化学吸附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o负载量的增加,xCo0.25La/Al_(2)O_(3)-10H_(2)/N_(2)的金属活性表面积先增加后下降,其中10Co0.25La/Al_(2)O_(3)-10H_(2)/N_(2)的还原态Co表面积为23.38 m^(2)/g,其乙腈选择性最高(88.47%)。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将10Co0.25La/Al_(2)O_(3)-10H_(2)/N_(2)在430℃下连续运转120 h,乙腈选择性由初始的88.32%快速下降到21 h的66.80%,随后稳定在65%左右,相应乙胺选择性和丁腈选择性分别维持在12%左右和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条件 乙醇脱氢氨化 乙腈 CoLa/Al_(2)O_(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薛乐乐 井玉莹 +8 位作者 杨凯歌 祁力文 吴桐 任祎琳 臧翌辰 王良海 张海俊 梁伟华 胡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A(ADH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GEPIA)分析ADH1A和VEGFA在HCC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A(ADH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GEPIA)分析ADH1A和VEGFA在HCC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探讨ADH1A在HCC中的相关通路;收集84例HCC患者的样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并选取54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做对照,分析ADH1A和VEGFA与HCC中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ADH1A和VEGF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ADH1A和VEGFA的表达与HCC患者的临床进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DH1A在HCC中低表达而VEGFA在HCC中高表达,并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DH1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VEGFA在HCC组织中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HCC组织中ADH1A高表达组的脉管癌栓及HCC患者的复发比例更低(P<0.05);HCC组织中VEGFA高表达组的肿瘤直径>5 cm、高TNM分期、有微卫星以及G2-G3分化程度比例更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DH1A高表达同时VEGFA低表达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结论HCC患者肿瘤组织中ADH1A的低表达以及VEGFA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可作为HCC患者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醇脱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肿瘤复发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东方田鼠组织器官中乙醇脱氢酶分析
4
作者 万祥旭 周宝丽 +2 位作者 黄笑然 金志民 刘春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为研究农林地区典型害鼠生理生化特征,采用PAGE电泳对不同性别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各组织器官中的乙醇脱氢酶分布建立电泳谱图并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东方田鼠各组织器官中均有乙醇脱氢酶表达,同时该酶在不同性别东方... 为研究农林地区典型害鼠生理生化特征,采用PAGE电泳对不同性别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各组织器官中的乙醇脱氢酶分布建立电泳谱图并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东方田鼠各组织器官中均有乙醇脱氢酶表达,同时该酶在不同性别东方田鼠间表达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乙醇脱氢 鼠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小麦肽制备及其醒酒功效评价
5
作者 方颂平 冯盼盼 +4 位作者 刘露 王小露 刘飞翔 徐桢 王卓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1,共8页
为制备高醒酒活性的小麦肽,采用不同蛋白酶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酶解,以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对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为指标进行酶解工艺研究。利用超滤和乙醇溶解分离技术,制备高促ADH活性的小麦肽,并通过动物实验进... 为制备高醒酒活性的小麦肽,采用不同蛋白酶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酶解,以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对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为指标进行酶解工艺研究。利用超滤和乙醇溶解分离技术,制备高促ADH活性的小麦肽,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醒酒功效评价。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小麦肽对ADH激活作用最显著,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质量分数(E/S)0.5%、小麦面筋蛋白质量浓度7.0 mg/mL、酶解时间2.3 h;采用超滤分离获得分子质量为1~3 ku组分对ADH激活率最高,达到85.49%,进一步采用体积分数40%的乙醇溶解分离,其醇溶组分经模拟胃肠道消化处理后对ADH激活率达到120.3%;小鼠翻正反射及旷场精细行为实验表明,制备的小麦肽具有一定的醒酒功效,对小鼠酒后不适感,具有缓解作用。本研究可为小麦面筋蛋白醒酒肽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肽 模拟胃肠道消化 乙醇脱氢 旷场精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乙醇脱氢酶激活肽的纯化、鉴定及其与ADH的相互作用
6
作者 刘昱璇 冯子齐 +1 位作者 王震 余方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目的】开发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肽,并探究其与ADH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ADH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凝胶柱层析色谱、反向液相色谱法(RP-LC)分离纯化分子质量小于1 ku的厚壳贻贝... 【目的】开发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肽,并探究其与ADH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ADH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凝胶柱层析色谱、反向液相色谱法(RP-LC)分离纯化分子质量小于1 ku的厚壳贻贝活性肽(Mytilus coruscus peptides,MCP),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对高ADH激活性的肽组分进行鉴定,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其与ADH间的相互作用。【结果】MCP经色谱分离得到活性组分Y-I-I,鉴定并筛选出其中3条与ADH对接结合能较低的活性肽序列PPLYE、PPLYQ和APPLYQ,其中活性肽PPLYE体外ADH激活作用最佳,在PPLYE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ADH激活率达到77.35%,且呈剂量依赖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PLYE可结合至ADH活性中心附近的疏水空腔内,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与受体蛋白ADH形成稳定复合物,其结合能最低,为-35.58 kJ/mol。【结论】PPLYE作为最佳的ADH激活肽,可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与ADH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提高ADH活性,本研究为厚壳贻贝资源的开发利用及ADH激活肽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 厚壳贻贝活性肽 分离纯化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实采后乙醇脱氢酶活性与乙烯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宁文彬 刘菊华 +2 位作者 贾彩红 徐碧玉 金志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6-389,共4页
乙醇脱氢酶(ADH)在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果实成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以香蕉果实为材料,测定了乙烯、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量和ADH活性的影响,以了解ADH活性与乙烯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正常后熟的香蕉相比... 乙醇脱氢酶(ADH)在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果实成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以香蕉果实为材料,测定了乙烯、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量和ADH活性的影响,以了解ADH活性与乙烯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正常后熟的香蕉相比,乙烯处理使香蕉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提前11 d达到峰值,ADH活性提前11 d开始上升。1-MCP处理则显著抑制了香蕉的乙烯释放,没有出现乙烯峰,ADH活性也被抑制,活性变化不明显。推测在香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与乙烯代谢成正相关,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可能受乙稀代谢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乙醇脱氢 乙烯 1-甲基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诱导油菜子叶衰老过程G-6-P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万年 林志福 +2 位作者 任国领 杨莉 吕应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离体油菜子叶为材料,研究了暗诱导子叶衰老过程中G-6-P脱氢酶(G6PDH)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暗诱导衰老过程中,2种酶的活性均呈急速下降的趋势。暗诱导1d G6PDH活性下降了40%以上,第4d活性下降了80%以上。G6PDH活... 以离体油菜子叶为材料,研究了暗诱导子叶衰老过程中G-6-P脱氢酶(G6PDH)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暗诱导衰老过程中,2种酶的活性均呈急速下降的趋势。暗诱导1d G6PDH活性下降了40%以上,第4d活性下降了80%以上。G6PDH活性的下降可能是导致植物细胞衰老过程中活性氧水平上升的因素之一,磷酸戊糖途径(PPP)活性的调节可能在诱导植物细胞的衰老中有重要作用。ADH在正常油菜子叶中维持有一定的活性,但在暗诱导离体子叶衰老过程中,ADH活性迅速下降,暗诱导1d活性下降了40%以上,第3d活性下降了60%以上。推测ADH活性变化可能对于衰老的诱导和加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子叶衰老 暗诱导 6-磷酸葡萄糖 乙醇脱氢 酶活性 呼吸速率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载体固定化乙醇脱氢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毛跟年 李鑫 +2 位作者 郭倩 瞿建波 李丽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0-52,共3页
以明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包埋-交联联用法制备了明胶固定化乙醇脱氢酶。结果表明:以15%明胶为载体、4%戊二醛为交联剂、1g明胶固定1mL乙醇脱氢酶制备的固定化酶,其酶活力回收率达52.47%,所得固定化乙醇脱氢酶连续使用10次后相... 以明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包埋-交联联用法制备了明胶固定化乙醇脱氢酶。结果表明:以15%明胶为载体、4%戊二醛为交联剂、1g明胶固定1mL乙醇脱氢酶制备的固定化酶,其酶活力回收率达52.47%,所得固定化乙醇脱氢酶连续使用10次后相对活力为5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 固定化 明胶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破坏酿酒酵母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丽娟 王德良 +2 位作者 程玉来 周建中 葛邦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3,共4页
文中采用醋酸锂转化法,将一段目的基因转入到酵母体内,破坏酵母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的表达。通过对目的基因的扩增和乙醇脱氢酶Ⅱ酶活检测验证基因敲除情况,并通过传代抗性试验验证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基因敲除 乙醇脱氢酶Ⅱ活性检测 醋酸锂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鸢尾苷的酸水解及其对乙醇脱氢酶激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玉涛 马双双 +2 位作者 刘莹 王益 黄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66-1270,共5页
本文对葛花提取物鸢尾苷经酸解法得到鸢尾苷元的水解工艺及鸢尾苷和鸢尾苷元对乙醇脱氢酶的激活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葛花鸢尾苷酸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mg/mL),甲醇浓度5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盐酸浓度4%,此条件下... 本文对葛花提取物鸢尾苷经酸解法得到鸢尾苷元的水解工艺及鸢尾苷和鸢尾苷元对乙醇脱氢酶的激活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葛花鸢尾苷酸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mg/mL),甲醇浓度5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盐酸浓度4%,此条件下,鸢尾苷水解率可达99%以上。鸢尾苷和鸢尾苷元对乙醇脱氢酶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其激活率分别为127.35%和132.35%。酸水解提高了葛花异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鸢尾苷 鸢尾苷元 酸水解 乙醇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粗酶液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志 姜绍通 +3 位作者 罗水忠 潘丽军 李兴江 李以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米根霉细胞中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丙酮酸向乙醇支路的转化,导致丙酮酸向乳酸转化通量减少,降低了乳酸转化率。本文初步从米根霉菌丝体中提取制备ADH粗酶液,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ADH粗酶液体系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温度高于30℃... 米根霉细胞中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丙酮酸向乙醇支路的转化,导致丙酮酸向乳酸转化通量减少,降低了乳酸转化率。本文初步从米根霉菌丝体中提取制备ADH粗酶液,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ADH粗酶液体系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温度高于30℃将降低ADH活力。ADH催化体系pH值对其活力有很大影响,最适pH值在7.5左右,高于或低于此值,反应速度均很快下降。在反应体系中添加0.1μmol的EDTA、Mg2+、Ca2+或Zn2+,对该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DH以乙醛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为6.90×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乙醇脱氢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乙醇脱氢酶基因Ⅲ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武雪 黄晓丽 王喆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5,共5页
利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葡萄乙醇脱氢酶基因Ⅲ(ADHⅢ),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高级结构以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ADHⅢ基因全长1 ... 利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葡萄乙醇脱氢酶基因Ⅲ(ADHⅢ),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蛋白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亚细胞定位、高级结构以及功能域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ADHⅢ基因全长1 602 bp,包含1 140 bp的ORF,编码379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具有明显的疏水区域,也无跨膜结构域,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其二级结构的主要构件。葡萄ADHⅢ包含有ADH功能域,和其他植物的ADHⅢ在序列组成、高级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Ⅲ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ADH)产酶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问清江 慕娟 +4 位作者 党永 张烁 景振龙 贺聪莹 颜阳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4-59,共6页
从食醋生产企业的醋醅中采集样品,以乙醇为唯一碳源,用碳酸钙透明圈平板法分离出185株菌株,然后以产酸量和耐乙醇能力为标准,瓶发酵选育出20株ADH产酶菌株;A5-2产酸量为49.85 g/L,耐乙醇能力强,A5-2的菌种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 从食醋生产企业的醋醅中采集样品,以乙醇为唯一碳源,用碳酸钙透明圈平板法分离出185株菌株,然后以产酸量和耐乙醇能力为标准,瓶发酵选育出20株ADH产酶菌株;A5-2产酸量为49.85 g/L,耐乙醇能力强,A5-2的菌种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巴斯德醋酸杆菌( Acetobacter pasteurianus);A5-2乙醇脱氢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pH 4.0,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良好的耐酸碱性;A5-2乙醇脱氢酶粗酶制备条件为硫酸铵饱和度70%~80%,回收率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 醋酸杆菌 选育 酶学性质 ALCOHOL DEHYDROGENASE ( A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SM 2003膜结合乙醇脱氢酶的纯化鉴定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韦柳静 林金萍 +1 位作者 杨雪鹏 魏东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4-168,共5页
通过超速离心收集膜组分、表面活性剂溶解膜蛋白、CM-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等步骤,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SM2003中获得电泳纯的具有1,2-丙二醇脱氢酶活性的脱氢酶,此酶由两个亚基组成,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00和50000。经MALDI-TOFMS-M... 通过超速离心收集膜组分、表面活性剂溶解膜蛋白、CM-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等步骤,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SM2003中获得电泳纯的具有1,2-丙二醇脱氢酶活性的脱氢酶,此酶由两个亚基组成,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00和50000。经MALDI-TOFMS-MS质谱分析与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鉴定,证明纯化得到的酶是乙醇脱氢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6.0;该酶能催化多种一元醇、二元醇,但对包含3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基本无氧化活性;其催化活性随着底物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大多数金属离子及抑制剂(Cu2+、Fe3+、Ca2+、EDTA等)对此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膜结合乙醇脱氢 纯化 鉴定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及酶解液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庆启 张乃珣 +2 位作者 王群 王莎 何福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70-174,共5页
以玉米麸质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对中性蛋白酶酶解玉米蛋白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4h、酶与底物比1.25%、酶解pH 6.95、料液比1:23(m/V),此工艺条件下的水解度预测值为16.51%,水解度实测值为(16... 以玉米麸质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对中性蛋白酶酶解玉米蛋白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4h、酶与底物比1.25%、酶解pH 6.95、料液比1:23(m/V),此工艺条件下的水解度预测值为16.51%,水解度实测值为(16.38±0.11)%。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玉米蛋白酶解液对乙醇脱氢酶的激活率为(21.23±0.17)%,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酶解液中的丙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中性蛋白酶 水解 响应面 乙醇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晓霞 毛跟年 张云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2期92-95,共4页
乙醇脱氢酶(ADH)是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肝脏、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之中的含锌金属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ADH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短链醇代谢的关键酶,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对其同功酶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 乙醇脱氢酶(ADH)是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肝脏、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之中的含锌金属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ADH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短链醇代谢的关键酶,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对其同功酶的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遗传学特性、分离提取技术等进行了较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其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文章主要对ADH在工业分析、化工生产、食品和医药研究以及生物科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便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 同功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涝渍逆境下玉米根系乙醇脱氢酶活性与耐涝性的关系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晓忠 汪宗立 高煜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7,共7页
土壤涝渍时两个玉米自交系苏80-1(耐涝)和黄早四(不耐涝)根系质膜透性、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和乙醇发酵产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幅与品种耐涝性呈相反的关系。淹水下玉米根ADH对乙醛的亲和力增加,对乙醇的亲和力下降,其增减幅... 土壤涝渍时两个玉米自交系苏80-1(耐涝)和黄早四(不耐涝)根系质膜透性、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和乙醇发酵产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幅与品种耐涝性呈相反的关系。淹水下玉米根ADH对乙醛的亲和力增加,对乙醇的亲和力下降,其增减幅度均与品种耐涝性相反。外源底物乙醛和乙醇对玉米根系ADH的诱导作用与品种对涝渍的敏感度一致。结果表明,受涝玉米根系乙醇发酵的增强,既表现出短期的适应,也是根系伤害的原因之一,玉米品种耐涝性与其低速率的乙醇发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涝性 乙醇脱氢 乙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酶活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彦青 贾士儒 张五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9,共6页
从酿酒酵母前处理方式方面对ALD和ADH酶活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前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破壁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反应温度和缓冲液pH值对酶活测定值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 从酿酒酵母前处理方式方面对ALD和ADH酶活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前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破壁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反应温度和缓冲液pH值对酶活测定值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测定这2种酶的最理想酵母前处理条件,即超声功率420W,超声时间为11min,破碎时间为1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乙醛 乙醇脱氢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I基因敲除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构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菁萍 宋刚 +4 位作者 孙宗祥 凌宏志 蔡柏岩 刘松梅 平文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本实验根据酿酒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构建一株低乙醇产量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以满足人们对低醇啤酒的需要。利用抗性基因筛选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方法,通过引物L1和L2扩增潮霉素B基因(两翼与酿酒酵母同源),按常规醋酸锂法转化酵母细胞后,... 本实验根据酿酒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构建一株低乙醇产量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以满足人们对低醇啤酒的需要。利用抗性基因筛选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方法,通过引物L1和L2扩增潮霉素B基因(两翼与酿酒酵母同源),按常规醋酸锂法转化酵母细胞后,筛选标记与酵母adhI基因发生同源重组,得到一株ADHI酶活性降低的工程菌株。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转化菌株乙醇含量平均值为1.8%(V/V),较原始菌株低了65%。说明转化菌株体内乙醇生成途径受到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基因敲除 乙醇脱氢酶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